半刻鐘後,王立屋內點起油燈合上燈罩,四仙桌一側擺著文房四寶,另一側擺著新年飯菜,中間則理順了一摞白紙。
白紙最上方的一張隻有三個大字,正是計緣所寫的“白鹿緣”,這也是王立打算作為書封的紙。
介於神仙留書的精妙書法,這次說書人王立寫字也格外小心,雖然依舊不算好字,但儘量做到工整,否則總有種玷汙神人書法的感覺。
此時此刻,睡夢中的計緣好似也心有所感,夢中還在雲霧上飛走,外界書閣上的身軀卻露出笑容。
“天橋案桌揮紙扇,屏風醒木道傳說。”
。。。
科舉在大貞經過幾次變革,如今的會試殿試每三年一次。
州解試以前的各州考舉相對自由,根據題目不同考試時間也不同,有的幾個時辰有的考一天,但會試內容有所不同。
考基本功需要背誦的內容人人都知道準備,詩詞歌賦之類的考生也大多會在事先有預備,但是一些論策和解意題目會比較多,因為這已經是真正篩選為官之才的時候了,所需時間也會長不少。
會試一般由禮部牽頭朝廷各部都會出題,自二月初九開始,分彆在初九、十二、十五這三天開始,舉行三場考試,每場持續三天之久。
大約在杏花盛開時節,會張榜告知會試成績,故也叫“杏榜”,這階段榜上有名的其實都已經算是人才。
而杏榜揭曉之後休息五日就會開始最終的殿試,角逐出整個大貞書生這一代的名次,雖然狀元未必就能當多大官,至少確實是光宗耀祖的榮譽。
時間過得飛快,即便依舊寒冷,但各方貢士的心卻是火熱的。
今天是二月三十,杏榜揭曉之日,大貞各州的書生才子全都集中在京城貢院榜牆外,帶著各種複雜情緒焦急等待著官差張榜。
計緣便是原本不知道貢院在哪個方位,可站在楚府的書閣一眺望就知道確切位置了,因為那邊真當是文氣群集濃密成雲,想忽視都難。
‘尹夫子本就才情卓絕,過年得了天地清氣,如今浩然之氣正盛,靈台思緒清明無比,成績肯定會更上一層樓!’
帶著這種對友人的信心,計緣根本就沒去貢院外湊熱鬨。
……
尹兆先和史玉生擠不過彆人,也沒有家仆開道,就被一眾書生壓縮到了角落。
“哎呀,尹兄啊,你怎麼一點都不急啊,我這心裡和貓爪一樣的!”
越是接近放榜時辰,史玉生越是緊張,這會汗都要下來了,可看看邊上的尹兆先,還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
尹兆先聽史玉生這話,忍不住反駁一句。
“誰說我不急?我急得很!但急也沒用啊,湊前頭你成績就能變好?”
“你說的是有理,但咱這麼後麵連榜單都看不到啊!”
尹兆先也苦笑一下,這不是不可抗力嘛,剛想說點什麼,朝廷差役渾厚的嗓門就響了起來。
“肅靜~~~~”
整個貢院榜牆外的原本喧鬨的環境一下安靜下來。
“張榜~~~~”
官差吼聲落下,有四名帽簷銀邊的差役從貢院中出來,其中一人抱著一張成卷的黃布,比這差役身高還長。
外頭有差役持棍將一眾書生擋開,在武藝不俗的差役麵前,這些書生再擠也過不了線。
四名差役合力將之展開,之後四人一起躬身起跳,輕功展開之下,在空中提起動作,紛紛抓住黃布一角往榜牆拍去。
“砰”“砰”“砰”“砰”四聲掌牆交擊。
等差役落下,巨大的杏榜已然張貼。
片刻後,尹兆先感受到了一種熟悉的氛圍,一如當初在稽州春惠府那般。
人群中眾多書生紛紛在傳。
“尹兆先是誰啊?”“這人在哪?”
“我上榜了,哈哈哈,我上榜了”“我也是哈哈哈!”
“恭喜恭喜啊…”“哎……”
“認識尹兆先嗎?”“不知道啊……”
“我知道我知道,文曲街上聽過名頭,是稽州解元!”
“哎呀才高八鬥才高八鬥啊!”
……
聲音從到後傳來,滾滾嘈雜中“尹兆先”三個字被反複提及,史玉生表情有些不可置信,尹兆先自己也心跳加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