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爺的模樣, 怕不是害羞了?”瞧著袁釗霖狼狽的影子, 采英不覺納悶。
蘊寧隱約猜到些什麼。卻是搖了搖頭, 並未多說。隻回頭吩咐采英:
“去看看,咱們的菊花餅可是好了?”
大正舊例, 立秋祈福,以求豐穰,又有咬秋習俗。
是以所謂鬥花,乃是獻繁花於天地,除驕花盛景之外, 又有各種秋食,更有才藝比拚以彰天地靈氣,儘顯盛世太平。
更有那家有適齡兒女的, 還可借此機會相看一番, 以覓得佳婿佳媳——
曆年來凡能在盛會中大出風頭的,一俟盛會結束, 家裡俱皆官媒雲集,挑挑揀揀之下, 莫不皆大歡喜、心想事成。
是以凡是能拿到請柬的, 哪個敢不精心準備。
唯有蘊寧, 雖是明白其中關竅,也並未放在心上——
上一世也好, 這一世也罷。蘊寧何嘗有機會學那等琴棋詩畫?
也就是跟在祖父身邊時, 還能讀書識字罷了。才藝之類的卻是不要想了。
要說最擅長的, 則是種植花草、看診針灸之術並做些吃食。
偏是這幾樣, 卻俱是那些權貴之家並不看重的,於女子聲明而言,也是雞肋一般的存在。畢竟彆說出身好的小姐了,就是男子,何嘗不注意保養?所謂君子遠庖廚,更彆說鎮日裡和泥土打交道了,哪一家裡可不都養著花匠呢?要個會種東西的兒媳婦有什麼用呢?
哪裡比得上聰明賢淑、知書達理的?
至於說後兩者,自然也是同樣的道理。
把個采英和采蓮給愁的,昨兒個一個晚上都沒睡著。
倒是蘊寧,不獨一點兒不著急,還勸她們彆事事都看的那般重——
不是已經做了菊花餅嗎?
對自己喜歡的事,蘊寧從不會敷衍,所有程序,俱不假手他人,更有袁釗鈺知道了後,特意送來的請工匠精心做的菊花模子,不管彆人看了自己拿出的吃食後如何想,蘊寧則是甚為滿意。
之前已是使人送到了蒸籠裡,想著這會兒應該好了的。正自思忖,采蓮驚喜的聲音從外麵傳來:
“啊呀呀,小姐,您的手怎麼那麼巧呢?瞧瞧這菊花餅真真是跟活的一般。”
采英忙接出去,正好瞧見采蓮帶了兩個捧著籠屜的廚娘過來,裡麵可不是正有十二個熱騰騰、金燦燦的菊花餅?
隻蘊寧做的菊花餅和旁人做的大為不同,明明是麵食,卻是真如盛開枝頭的菊花一般,微風過處,甚至花須還會微微抖顫,凝結上麵的露珠也是將落未落,淡淡馨香,隨風而散時,竟有兩隻蜜蜂撲閃著翅膀飛了過來……
這樣的場麵,不獨廚娘,便是采英和采蓮也全都傻了眼——
老天爺,小姐這廚藝也太出神入化了吧?
“收起來吧。”蘊寧也很是滿意,瞥了眼左邊的廚娘李嫂子,“李嫂子昨兒個說家裡小孫子每到這個時節就會眼睛紅腫是嗎?做菊花餅的麵可還剩著些呢,李嫂子不妨做些花樣的小饅頭帶回去,吃兩個就能好了,明年應該也不會再犯。”
這可不單單是菊花餅,裡麵蘊寧添了好些味藥,吃了自是對人大有裨益。
“哎——”李嫂子愣了下。她家裡可不有一個小孫子?闔家上下,也就那麼一根獨苗,且一家子都在袁家當差,日子也很是過得去,和富人家的少爺相比,他們家這獨苗過的也是不差了。
偏是這兩年不知為何,每到秋日就會眼睛紅腫,很是看了些大夫,卻也不見好。即便過了秋季,又會自己個好了,一家人依舊未免有些憂心忡忡。
倒不想隨口說了那麼一句,小姐就記在心上了,還願意把那些聞起來就好吃的菊花麵賞給自己。一時感激涕零,不住道謝:
“啊呀呀,我們小姐真是菩薩轉世,這麼好的心腸……”
又過了一會子,菊花餅上的熱氣已是散儘,采英和采蓮便撿拾了放在旁邊的描金匣子裡,兩人各提了一個,又使仆婦捧了兩個花盆,跟著蘊寧往外去了。
袁家正堂裡這會兒正熱鬨的緊。
先是二房夫人秦氏,帶著嫡女袁明玉、庶女袁明蘭到了——
袁明玉十六歲,已是定了人家,袁明蘭則剛過完十三歲的生日,正是要讓人領著到處轉轉的時候。
秦氏自打丈夫亡故,便鮮少出門,自然要把兩個女兒拜托給大嫂丁芳華,和丁芳華說了會兒話,又囑咐袁明玉姐妹:
“……去了後,有什麼事就去跟大伯母說,記得照看好妹妹們……”
又說了會兒子話,便告辭離開。
這邊秦氏前腳離開,後腳三房太太趙氏就到了,她的身邊則跟著袁明秀、袁明芳兩朵姐妹花。
甚至各自的丫鬟還每人手裡一把樂器——
袁明秀的是古琴,袁明芳的則是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