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所謂聯邦不好局(2 / 2)

他一頭乾脆利落的短發整整齊齊梳好,臉龐上的線條冷硬,五官深刻,獨具西方人的特征,然而麵部表情的缺失使得他看上去就像是一具不動聲色的傀儡,憑空讓人生出一股寒氣。

羅夏,這就是綠色光點的代表人之一。

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但是由於黑幫火拚,最終淪落成為了孤兒,卻憑著超人的眼力和判斷力,白手起家成為了知名的星探,身價可觀,成為CIA事實上隻是一句玩笑話。

美國中央情報局,也就是CIA在許多人看來充滿了神秘色彩,這大概是因為從事間諜工作畢竟不是件可以隨便張揚的事,但是CIA卻一反常規,開始在報紙、像《經濟學家》這樣的高檔雜誌上刊登廣告,公開招募“間諜”。

這些廣告把行動處描繪成一個由二十幾歲、漂漂亮亮的年輕人組成的五彩繽紛的聯合體。

當然,這隻是表麵現象。

事實卻此,那是截然不同。

CIA的成員刪選,是在極其嚴格的條件下進行的。

首先,成員需要經過一年的正規訓練,再經過CIA對學員的能力、智力進行了測驗和性格穩定性篩選後,才會被分到美國中央情報局下屬各個部門,在訓練辦公室的控製和指導下工作三年左右,然後正式派往世界各地,執行秘密任務。

這種嚴謹的機構怎麼可能都是未經人事的年輕人的主場?

所以,這些玩意兒,也隻是用來蒙蔽少數人罷了。

而在多數人看來,羅夏之所以會被選上CIA,擔當少將的名頭,也隻是被CIA利用了他公眾人物的身份,被用於當做宣傳CIA的工具罷了。

很多自以為是的家夥還在暗地裡偷笑批評CIA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竟然把工作重心安排在這種無聊的地方,還給一個娛樂圈的“天才”一個軍事上極其重要的位置,這不是扯淡是什麼?

由於CIA在美國是強大的機關,所以這些輿論起初並未登上大眾的表麵。

但是由於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的推動,某些流言蜚語很快卷席了整個美國,於是形成了兩極分化。

這分化在這裡暫且不說,但是不可否認,羅夏在這種衝突下,加上他的星探身份,一下子就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聲名遠揚,這也是不少圈子裡的人嫉妒羅夏成就大業是運氣使然的關係,但這不可否認羅夏的厲害。

真正的聰明人可不會像是那些被蒙蔽的無知群眾,也不會像是那群自以為是看破真相的家夥一樣踏入心理陷阱。

是的,心理陷阱——

真正的高手,永遠都是大隱隱於市。

CIA沒有那麼愚蠢,大智慧的人永遠都了解那個機構真正的恐怖。

所以他們特意調查了羅夏,即使很多東西並不明了,但是一個成就就足以奠定少將是絕無虛假了。

那就是一個網站——一個,國際網站,具有深刻影響的網站,成為了各知名人士交流平台的網站。

那個網站的主人是羅夏的身份一經透露,至少某些人對羅夏就多了幾分忌憚,甚至是嫉妒CIA受到這麼一個寶貝。

但是這份忌憚自然不可能表現出一絲一毫,所以,這些消息,被儘數隱瞞了下去。

在外界看來,羅夏隻是一個有CIA做後盾的特殊星探罷了,在真正知情人看來,羅夏的影響力卻是至關重要。

這又是一個兩極分化,不,不是兩極分化,還有CIA內部,形成了第三級的分化。

他們贈送給予羅夏的名詞就隻有一個——“遠離”。

因為,那是一個瘋子,徹徹底底的瘋子——“Madling”。(。)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