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對於中文流行歌曲既定模式的顛覆,對專輯整體概念的堅持使之界碑意義明顯,甫一推出,即受業界肯定,好評如潮。
這張打著麵向國際旗號的原創國語專輯《浮躁》與以往王菲專輯龐雜的幕後創作不同,極力精簡創作製作人員。
張亞東第一次成功監製王菲全輯作品,竇唯+張亞東+王菲+cocteautwins的創作模式成功將王菲推向了顛峰。
有樂評人甚至喊出了華語樂壇男歌手陳啟明稱王,女歌手王菲稱後的說法。
這張專輯以王菲自主自在的狀態作為專輯主導概念,除去兩手作品假手他人,一首純音樂作品,其餘詞曲創作均由王菲一手包辦。
幕後編配製作上的bandsoud風格簡化一切煩瑣的的器樂鋪陳。
中文流行音樂詞作往往左右著作品的重心,《浮躁》卻刻意淡化作品中詞作的地位,僅以標題敘述歌曲情境,歌曲吟唱則用簡單重複的音節強化標題模繪的況味,於是成就了這張完全由“意識”或“潛意識”主導的概念專輯。
雖然王菲在創作形式上無限接近她男朋友竇唯的創作風格,但王菲的駕禦將京式小調的轉音融合於英倫搖滾之中,鄧麗君風格、cocteautwins、竇唯……王菲奔逸絕塵的悟性使得她能把這些深刻影響她的歌者的靈魂化合。
而cocteautwins度身創作的兩首作品在整張專輯中並為顯得突兀,反與王菲自己的創作水乳交融。
林夕與黃偉文,香港樂壇兩大詞作高手為王菲填下《分裂》與《掃興》,在文學性與意象表達上的完美結合更為專輯生色。
王菲自己的詞作,更是即興色彩濃厚的詩性作品。
今年是王菲相對較為低產的一年,整年隻推出一張專輯,一張ep,而這張《浮躁》毫無疑問的成為了她出道以來最成功的唱片。
專輯充滿音樂品位與詞作意象上的興奮點,在工業化的今天,唱片一樣做到儘量少考慮唱片的商業因素,做一張反映自我的,真實的,充滿誠意的流行音樂作品,就是值得喝彩的了。
而王菲作為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流行歌手,在這張唱片中走到了商業的背麵,又獲得了慣性化的成功,這又引證了那句老話——藝術的成功歸根到底都是個人魅力的成功了。
自《十萬個為甚麼》開始,王菲每張大碟都有進步,新的音樂風格逐一出現。
經過《胡思亂想》、《討好自己》等摸索階段後,《浮躁》的推出可說是達到王菲音樂路的最高峰。
繼《誓言)和(出路》等作品後,王菲對bj搖滾情有獨鐘,可能因為監製是竇唯和張亞東的關係,整張《浮躁》的歌曲均以此為主要風格。
(墮落)可說是王菲親自創作曲詞的眾多作品中較具代表性和水準的一首。
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對愛情的執著,歌者決定與情人一起墮落,不再計較彆人怎看。
除《墮落)外,王菲還曲詞包辦創作了《無常)、《浮躁)和《末日)。其中(浮躁》隻有簡單的二十二個字,全歌以不知何解的吟唱為主要構成部份,可謂香港流行樂壇傳統音樂概念上的大突破。
其他如<想像》、(哪兒)和《野三坡》更進一步打破文字規限,以不知何解的語言為歌詞,摒棄傳統的國粵甚至英日語歌詞,以自然的聲音,毫無阻隔抒發內心最原始的感受。
改編cocteautwins的歌曲(知己知彼》曾成為不少人的談論話題,而(知己知彼》一曲的受落亦肯定了王菲的音樂品味得到聽眾的支持和認同。
放棄再單純改編cocteautwins的作品,製作這張《浮躁》時,王菲特彆請了cocteautwins為她作了兩首新曲(分裂》和《掃興》,作更進一步的音樂交流。<分裂》承襲了《知己知彼)的迷幻精神,王菲放輕的唱腔加上和聲的編排,確實達到分裂的效果。《掃興)營造的感覺雖然跟《分裂》不同,但歌詞的意境卻很相像,都是那樣的欲斷難斷,委曲求全。
大碟以《無常)拉開序幕。沒有前奏的編排,一開始便聽到王菲的聲線,唱著各樣的自然景象。
一個悠閒的畫麵,王菲卻看到這一切美麗和洽之後,那世事的無常。
一切安好的九月天,隻是缺少了煩惱,卻令王菲心浮氣躁,胡亂想像,情緒分裂而不安,整個人冷靜不下來。
整張唱片的十首作品,歌者都是處於這種不安的情緒狀態裡,而且越後部份的作品,所展現的情緒越不穩定。
不聽不看不說,王菲獨自陷入對愛情和生活的迷失裡。
明顯的《浮躁》嘗試展現一個較為精神層麵的狀態,將生活上、愛情上的點點不安感覺加以捕捉,乃王菲繼《迷路)這帶詭異味道的歌曲後另一更完整的深入精神領域的音樂作品,更是王菲曆年來最統一而完整的概念唱片。
《浮躁》不但在音樂上注入了bj搖滾的元素,更將之與北歐迷幻風格融合無間,完成這實驗性的概念創作。
王菲親自參與撰寫大部份旋律及部份歌詞,是第一張真正屬於王菲自己的作品,成功擺脫過去一切被指抄襲的風格,突破自己,也打破了香港樂壇的傳統框框。
這樣一張堪稱完美的專輯,雖然在人氣是或許比不了陳啟明。
但在口碑上,陳啟明都有些震不住。
在九月十日的一期寶島樂壇雜誌上。
主編便直接提出了陳啟明新唱片銷量或許會超越王菲,但歌曲的藝術造詣方麵會比不上王菲的說法。
陳啟明對這說法自然是不服。
但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王菲這種另類歌曲的口碑是他難以擊敗的。
因此,他乾脆不去管口碑可能比不過王菲的事,開始專著於唱片的銷量。
人無完人,王菲在華語樂壇就像是影壇的王家衛。
拿一坨屎出來都有人說香。
過於計較反而會傷到自己。
所以,他乾脆不去理會這些,而是專著於銷量。
反正他陳啟明本身就是一個以銷量成就現在地位的歌手。
銷量才是他的基本盤。
如果要想追求口碑的話。
彆說一張,十張專輯的歌曲他都能搞出來。
反正樂評人的尿性都是什麼歌另類就是好歌。
他要是拿一些另類到極致的歌曲出來,保證這些樂評人會瘋狂吹捧他。
現在,他還是繼續玩銷量就是。
在他心裡,銷量才是王道。
口碑再好,銷量有我高嗎?
樂評人吹捧再多,銷量有我高嗎?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