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計劃就是趕不上變化。
劉德華加入進《互換身份》這個項目就是一個不可預料的變化。
當皮爾特沃夫把關於讓《孤膽特工》的劉華這個角色加入進《互換身份》中進行角色聯動的提議報告給派拉蒙公司的高層以後。
派拉蒙那邊對這個提議顯得很重視。
也的確要重視。
《孤膽特工》這部片子已經在全球範圍上映。
除了在北美拿到了七七多萬美金外,在除了美利堅以外的其他海外地區也拿到了五千多萬美金。
全球票房1.2億美金。
這個數據並不算特彆的耀眼。
但也不差。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孤膽特工》這部電影還是今年內在全球大熱的電影。
電影中的主角劉華受到了很多影迷的喜歡。
因此,當皮爾特沃夫的提議報告到公司高層那裡以後,高層對讓劉華這個角色加入進《互換身份》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能坐到派拉蒙高層位置,沒人是傻子。
相反,他們都很聰明。
既然陳啟明同意讓劉華這個角色加入到《互換身份》這個項目當中,那是不是代表,派拉蒙有希望參與到《孤膽特工》這個項目的後續開發當中?
好萊塢從來都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地方。
《孤膽特工》這個項目是典型的以小博大類型。
第一部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利潤非常可觀。
隻要啟明影視不是傻的,他們就不會放棄繼續開發這個項目的後續。
而派拉蒙方麵對於這個項目還是非常眼饞的。
所以,一天時間不到,派拉蒙總公司那邊就給皮爾特沃夫打了電話。
不僅同意讓劉德華加入到《互換身份》中,還直接提議,可以給他多加一些戲份。
與此同時,派拉蒙還專門派來一個人找到陳啟明,鄭重的向他提出,希望啟明影視能讓派拉蒙參與到《孤膽特工》的後續開發當中。
順帶的,他們也給出了自己的交易物品。
也不算交易物品。
派拉蒙的意思是,可以用他們公司未來某個項目的投資份額來與啟明影視進行置換投資《孤膽特工》的權限。
說白了,其實就是資源互換,風險分攤。
這種做法在好萊塢乃至亞洲影視行業都非常常見。
眾所周知,影視投資是有風險的。
哪怕是再有名的導演與演員他們的項目一樣有風險。
所以,為了降低這種風險,大家在投資一個項目的時候,多會拉上另一個公司,大家一起投資分擔風險。
兩個公司一起投資,雖然賺得少了,但相對的,就算電影失敗,虧損也不會太大。
縱觀好萊塢這麼多電影公司,幾大巨頭公司每年都會有虧損的電影。
有時候一年到頭下來,虧損的片子數量還非常多。
但這些公司始終沒有垮台。
原因是什麼?
並不是這些公司後麵的金主一直在往裡麵砸錢。
講真,沒有哪個金主會這麼傻。
就說陳啟明,他創辦啟明影視以後,便不會繼續往裡麵投錢,相反,他還得從啟明影視裡拿錢出來。
他建立公司的目的是賺錢,可不是撒金幣,如果公司不能給他帶來利益,他何必留著他。
同理,好萊塢的這些巨頭影視公司也是如此。
彆看他們一個個背景龐大,有著諸多財團支持。
但他們要是不能賺錢,這些財團早拋棄他們了。
總之,好萊塢影視巨頭們能縱橫影視圈,除了最開始擁有龐大的資金外,其實後續的資金積累,還是他們一步一步的積累起來的。
而這些巨頭公司每一家的市值都在十億以上,靠的可不僅僅是自己公司製作的那一兩部片子。
他們的利潤來源還有穩定的合作投資以及各種發行渠道。
這次《孤膽特工》的再次成功顯然已經讓啟明影視正式進入到了好萊塢幾大巨頭的目光當中了。
派拉蒙便是想借此機會與啟明影視達成合作關係,以後如果有項目,可以一起分攤風險。
當然,合作歸合作,競爭同樣也存在。
影視圈的公司就是這麼矛盾。
一邊合作圈錢,同時又相互給對方挖坑,想吞掉對方。
在得知派拉蒙想投資《孤膽特工》後續電影的時候,陳啟明的第一反應是拒絕。
原因有二。
其一,《孤膽特工》第一部已經成功,後續如果要繼續拍續集,成功的幾率更大,比拍一部全新的電影更容易成功,如此情況下陳啟明並不想讓利。
其二則是陳啟明還沒有想好怎麼開發《孤膽特工》第二部。
目前,啟明影視已經有了好幾個主打國際的係列項目。
《死神來了》、《狂蟒之災》以及今年準備開拍的《生化危機》。
這其中,《狂蟒之災2》是三月份上映的。
這部片子雖然沒有了陳啟明的主演,但第二部的成績一樣非常喜人。
這部片子在過年過後先在香港上映,最終斬獲三千七百萬港幣。
隨後陸續登錄歐美等地,全球總計斬獲九千七百萬美金。
成績比第一部下滑不少,但依然喜人。
目前公司已經在計劃拍攝第三集。
除了狂蟒之災,死神來了這部去年為啟明影視帶來數千萬美金利潤的恐怖片在今年也會開始拍攝第二部。
再加上陳啟明今年計劃的《生化危機》。
可以說,今年的啟明影視的資金已經嚴重稀缺,不可能再繼續開發《孤膽特工2》。
所以,陳啟明並沒有計劃今年開發《孤膽特工》。
如此一來,自然就不可能讓派拉蒙參與進這個項目當中。
不過,在經過一番思想掙紮以後,陳啟明最終決定對計劃進行改變。
在拍攝空閒的時候,他回到啟明影視,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擱置了《狂蟒之災》第三部的拍攝,將《孤膽特工》第二部提上了日程。
之所以對計劃做出改變,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連續幾部片子的成功以後,陳啟明已經明顯感覺到啟明影視在北美的發展開始受到鉗製了。
到底是外來公司,連續的成功,不可避免的會引起本土公司的仇視。
今年過來,啟明影視不僅受到了美利堅的稅務局頻繁查賬,在項目的發行等各方麵,陳啟明也明顯感覺到了美利堅方麵開始在針對啟明影視了。
所以,為了避免被所有好萊塢影視巨頭公司針對,甚至是受到官方的刁難。
陳啟明必須有所取舍。
還是那句話,吃獨食是很招嫌,且不可能成功生存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