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收購銀河映像(2 / 2)

這幾乎占據了整個香港電影市場的總票房的一半。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由陳啟明執掌的太平洋陣容已經超越嘉禾、永盛,成為了香港第一影視公司。

在香港電影行業的從業人員,陳啟明現在已經成為了鄒文懷那個等級的人物。

如此人物,哪怕他年紀才二十多,但卻沒有任何人敢輕視他。

況且,就像杜琪峰說的一樣,他對陳啟明這邊收購銀河映像的條件很滿意。

這代表他已經同意了要並入啟明影視。

而銀河映像一並入啟明影視,陳啟明自然就是他的老板。

對待未來老板,他自然要拿出點態度出來。

“李小姐,又見麵了!”

跟陳啟明打完招呼,杜琪峰便看到了跟在陳啟明後麵的李若彤,目光一閃,他顯然沒想到李若彤居然會跟陳啟明有一腿。

不過,他也沒太驚訝。

陳啟明這個檔次的人,有大量的女明星會巴結他。

現在,李若彤跟在他旁邊,這一點都不奇怪。

“杜導。”李若彤很有禮貌的跟杜琪峰握了握手。

她跟杜琪峰合作過。

今年初的那部《十萬火急》,她便有參與主演,還是女主角。

“先坐吧,咱們坐著聊。”陳啟明拉著李若彤找了個位子坐下,安排福臨樓又上了些菜。

“對了陳總,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偉家輝,我們銀河映像的骨乾,他也有公司股份。”

坐下後,杜琪峰開始為陳啟明介紹另一個陳啟明有些陌生的男子。

“久仰大名,《和平飯店》我看過,很有意思的一部電影。”

陳啟明並沒有見過偉家輝本人,但他的名頭還是聽過的。

偉家輝在香港編劇行業非常的有名。

1981年,他就加入了香港無線電視台編劇組,1987年晉升為創作總監。

他編劇和監製過大量電視劇。

編寫了《神雕俠侶》和《新紮師兄》等無線經典劇集。

製作的第一部劇是《衰鬼迫人》,監製的第一出劇是《誓不低頭》。

1989年,監製劇集《義不容情》、《還我本色》。

1992年,監製了劇集《大時代》,1994年,與無線分手多年的黃日華回籠無線的首部劇集《馬場大亨》也是出自韋家輝之手。

而他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也很出名,《和平飯店》,就是周潤發去闖蕩好萊塢之前,在香港拍攝的最後一部戲。

“我跟家輝是1990年認識的,當時我是《愛的世界》的導演,他則是編劇。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覺得他才華出眾。

去年,他本來是打算加入邵氏電影的,被我勸下,與我一起創建了銀河映像。

哦!我們公司打算放在太平洋院線放映的《一個字頭的誕生》就是由他創作執導。”

杜琪峰在旁邊介紹與偉家輝的認識過程。

“陳總你好,以後請多多關照。”在杜琪峰介紹的時候,偉家輝主動站了起來與陳啟明握手。

陳啟明不是一個沒禮貌的人,他也不想給人留下一種他很高傲的感覺,於是也起身。

“你們請放心,韓成說的那些條件我都知道。

隻要你們並入啟明影視,我保證,不會插手你們的創作。

而且,我還會給予你們資金支持。

我相信,全香港,目前應該隻有我敢繼續在電影上投入大量資金。”

陳啟明的話並不是誇大其詞。

目前的香港,還真就隻有他這個億萬富翁還在繼續投資電影。

其他投資人,要麼虧得褲衩都沒有,要麼就急流勇退,已經撤走了在電影行業的資金。

九十年代後期,為什麼會有大量的導演都開始成立電影公司?

王晶、杜琪峰、王家衛、徐克等等。

幾乎所有出名的導演,都選擇了在這一時期開電影公司。

之所以如此,除了他們想自己當老板。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投資人了。

電視劇正在火速興起,大量擠占電影空間,經濟危機席卷東南亞。

種種因素導致香港電影行業大縮水,大量投資人都開始不看好這個行業,帶著資金跑路。

沒有了投資人,像王晶這些導演,自然不可避免的就隻能選擇自己開公司了。

要不是投資人大量跑路,可能還真沒有這麼多導演選擇自己開公司。

畢竟,在之前,這些導演們混得那叫一個好。

手一伸,大量老板揮舞著鈔票找上門。

他們隻需要負責拍攝就行。

而拍攝的時候,不可避免的還能坑上老板一筆。

總之,大部分導演開公司其實都是逼不得已的。

就像杜琪峰與偉家輝。

他們之所以建立銀河映像,主要原因還是沒有大金主了。

原本,如果大都會還是他們的金主,有無線在後麵頂著。

結果,誰想到邵爵士居然會在影視行業大縮水的時候選擇重組邵氏。

大都會的資金被抽離,杜琪峰等人沒有金主支持,自然就隻能選擇自己乾老板。

當然,不可避免的,這其中肯定也有杜琪峰等人夢想做大做強的想法在其中。

“這一點我們相信,啟明的實力我們是有目共睹的。

我唯一的顧慮就是,陳總,太平洋院線能放映這麼多電影嗎?”

杜琪峰提出了他的顧慮。

太平洋院線目前在香港的戲院總共是五十多家。

這個數量在目前存在的院線中並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最少的。

但太平洋院線的合作公司實在太多了。

啟明影視不用說。

除了啟明影視,還有王晶的最佳拍檔,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周星馳的星輝,永盛(永盛已經大量減產,但電影公司還在)。

現在再加上銀河映像,太平洋院線的合作公司就太多了一些。

這麼多公司一起製作電影,每年最低不會少於十幾二十部電影。

如此多電影全部放在一家電影院,檔期安排,還有排片都會是一個大問題。

年初,永盛就對太平洋院線將他們的《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安排著與《狂蟒之災2》一個檔期有所不滿。

“這個你們放心,從七月開始,太平洋院線不僅會大量增購戲院,同時,還會增加熒幕。

一個戲院,保證不低於四個熒幕。

排片方麵,完全是足夠的。”

陳啟明直接給出解釋。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