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陳啟明媒體聯盟成立以後,關於陳啟明的新聞在市麵上突然少了一大半。
就仿佛,陳啟明突然過氣了一樣。
對於陳啟明現在這種境遇,有人歡喜有人愁。
作為圈裡最紅的人,陳啟明每年占據的娛樂圈資源是非常多的。
其他不說,就媒體這一塊。
但凡事關陳啟明的新聞,每次出現,都是占據的頭條頭刊。
媒體基本都報導陳啟明去了,其他人自然就報道的少。
報道一少,熱度名氣自然得不到提升。
所以,不管跟陳啟明有沒有仇,大部分受他影響,一直被壓製的人在看到陳啟明與香港百分之八十的媒體針鋒相對,甚至直接交惡以後。
這些人便都覺得屬於他們的機會來了。
多位藝人在這個時刻,都選擇了抓住機會,與反陳啟明媒體聯盟合作。
首先第一個與反陳啟明媒體合作的人便是一個大牌。
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天王。
當然,他們所謂的合作不是針對陳啟明。
而是反陳啟明聯盟在不報道陳啟明的新聞以後,為了報社運轉,他們急需一個有人氣,有地位的大牌明星來占據他們的頭條新聞。
而這個機會便被郭天王抓住。
在反陳啟明聯盟的報社都不報道陳啟明以後,郭富城成為了他們力推的對象。
短短幾天,香港大部分媒體上的新聞全是郭天王。
仿佛,仿佛郭天王在這一瞬間成為了華語娛樂圈最紅的人一樣。
而看到這一幕,圈裡無數人都在為陳啟明惋惜。
很多人一致認為,這次陳啟明得罪如此多的媒體,恐怕不死也要脫層皮。
甚至,長此以往下去,他華語樂壇第一人的名頭都會掉落也不一定。
而對此,陳啟明卻是沒有理會,他將心思放在了亞洲電視劇盛典上。
作為一個電視劇獎項,獎項的評選自然不可能由陳啟明一個人來選。
真要是讓他一個人選,那這個獎項的公正性肯定會受到質疑。
因此,陳啟明親自出馬,積極聯係了多名在多少圈鼎鼎有名的存在,邀請他們加入亞洲電視盛典的評委會。
首先第一個人,陳啟明邀請了香港八十年代時期最著名的電視製作人王天林。
當然,陳啟明的第一次邀請他沒有同意。
畢竟,王天林當初可是tvb的人,且現在年事已高,他對當評委不太感興趣。
最後,是陳啟明找到王晶,讓他出麵說服,才讓王天林答應成為亞洲電視盛典的評委會一員。
除了王天林這位德高望重的老電視人,陳啟明還邀請了寶島的瓊瑤,夏祖輝等多位在電視圈聲名遠揚的存在。
當然,內地也少不了。
陳啟明邀請到了《西遊記》導演楊潔女士。
其他還有諸多老演員也被他邀請進這個電視評委會,比如來自內地的演技大師李雪健,濟公飾演者遊本昌。
加上港台一些老電視電影演員,總計36人,一起組成了獎項的評委會。
另外,還邀請了內地,寶島新加坡等多地的多家大型媒體,組成了一個媒體評審團,為選出最受媒體關注獎做準備。
其實,彆看反陳啟明媒體聯盟聲勢浩蕩,但相對全球來說,他們的影響力其實真的很小。
他們的勢力主要集中在香港,寶島那邊也有一些加入。
但是,這對陳啟明又有什麼影響呢?
他又不是名聲出了香港就沒人知道的人。
要知道,他可是全球巨星。
當前國際上公認,能與邁克爾傑克遜爭鋒的存在。
且不說歐美。
就亞洲這邊,反陳啟明媒體聯盟也就隻能在香港狂一下。
出了香港。
內地那邊的媒體照樣天天報道陳啟明,新加坡、馬來西亞、日韓也是如此。
因此,陳啟明一開口,包括新加坡等地在內的多個華語地區的媒體,便爭先恐後的成為了亞洲電視盛典的媒體評審。
再然後是大眾評審。
為了保證獎項的公正性。
亞視方麵特意做了一個電視節目,成立了一個專線頻道,讓觀眾們可以打電話過來投票選出他們最喜愛的電視劇排名。
提到次數最多的電視劇,自然就將當選亞洲電視盛典年度最受歡迎電視劇。
當然,這個評選肯定也不能一味的參照觀眾投票,媒體、導演、演員評審團在其中也有一定話語權可以決定哪部電影獲得最終獎。
時間流逝,十二月二十八日轉瞬即至。
當天,紅磡體育館座無虛席。
反陳啟明媒體聯盟希望的盛典票賣不出去的情況根本沒出現。
相反,亞洲電視盛典在紅磡的獎項門票,不僅一售而空,當天的紅磡門口從早上開始便聚集了大量沒有買到票的觀眾。
有好事記者好奇為何在需要收費的情況下,還有這麼多人前來,去特意采訪調查了一番。
而得到的結果卻是令人意外。
原來,之所以有如此多觀眾前來,還要拜反陳啟明媒體聯盟所賜。
這一周裡,因為反陳啟明媒體聯盟集體不報道任何關於陳啟明的消息。
這導致好多陳啟明的粉絲幾乎找不到任何關於陳啟明的消息,隻能在亞視電視台的娛樂新聞裡看到。
看不到偶像,沒有偶像的新海報,沒有他的帥照。
這怎麼行。
於是,本來不想浪費錢的粉絲們紛紛購買了這次獎項的門票。
甚至,沒有買到票的粉絲們為了能見到偶像陳啟明,還特意一大早就跑到紅磡門口,隻為見一麵偶像。
這裡還有一件事要說。
那就是反陳啟明媒體聯盟的集體封殺陳啟明,這在最開始那兩天是非常起作用的。
市麵上甚至一度找不到關於他的消息。
但兩天過去以後,這種情況開始好轉。
為什麼說突然好轉呢?
這自然要歸功於太平洋娛樂旗下的報社洋明新聞,以及明報,東方日報的媒體了。
在反陳啟明媒體聯盟這個占據了市麵上百分之八十的媒體報社們都不報道陳啟明的新聞以後,包括明洋新聞在內的幾家還在報道陳啟明新聞的媒體便成為了少數還在販賣有關陳啟明新聞的媒體。
起初兩天,關注陳啟明的粉絲們還不知道這些媒體還在報道陳啟明。
但兩天後,很多人就發現了這幾家媒體還在報道。
於是,這幾家媒體便迎來了報紙銷量大爆的日子。
短短兩天時間,這幾家還在販賣關於陳啟明新聞的報社的報紙銷量直接比以往提升了兩到三倍。
兩到三倍,這是什麼概念。
這些報社,除了明洋報社的銷量不是太高外。
其他報社本身每天的報紙銷量便在數萬份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