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回去種三七(2 / 2)

結果還是蘇誌剛那裡說有,他是在法院工作,有法院執行的車輛,又便宜還很好,不是淘汰的,而是有人欠債不還被法院強製執行的。

有人好辦事,陸在川就從法院買下那輛二手車,辦了過戶手續。

是輛二手的小四輪貨車,雖然不是轎車,不過反倒方便了,可以裝東西。

林海源和吳技術員都不會開車,陸在川請蘇誌剛介紹了一個退伍軍人幫忙開車,人品完全不用擔心。

接下來就是建房子買設備招人,陸在川暫時在金縣住下了。

另一邊蘇木順利通過本學期的考試,不用去上課了。

實驗室也批了下來,直接和廖叔平開始做藥理研究。

學校的項目主要還是“關於苗族弩藥針療法在風濕性關節炎方麵的運用”。

不過私底下兩人也把現在的苗族白藥進行改良,方便以後推出市場。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配方終於確定下來,藥效也在實驗室得到驗證,各種數據表明並不比雲南白藥差。

而且中成藥的特性並不需要像西藥那樣進行人體實驗,隻要能拿到批文就可以投入生產。

不過有廖叔平在,批文完全不是問題。

“現在就是要解決原材料的問題。”蘇木說道。

“對,一些輔助材料進行采購是可以的,不過三七是主要材料,還是自己種植比較好,一可以保證藥效,二可以降低成本。”廖叔平說道。

“嗯,我之前就說過要在我的家鄉進行三七種植,我們家那裡是大山,放在山裡種植完全就是野生自然環境,可以保證藥效。”

“當然還是要技術指導,完全任其自生自滅的話有些可能也會有問題。”蘇木說道。

“這沒問題,我來指導。”廖叔平說道。

“我們可以離開學校嗎?”蘇木問。

“沒事,我們的項目完全是自己做主,不需要彆人插手,最終隻要得到項目成果就可以。而且這個本來就是苗藥,在苗族地區實踐是很正常的。”廖叔平說道。

蘇木點頭,既然師父都說沒問題,那就不用擔心。

“我可以幫你聯係三七的種苗,到時候把這種苗種下去就行。”廖叔平說道。

“可是三七一般要三年五年的藥效才好,我們這種下去要三五年才能收獲是不是等太久了,而且藥農也不會答應。”蘇木說道。

“藥農那邊可以適當給些補償。當然如果三七質量好就是當年產的也完全沒問題,主要是看三七的皂苷,能達到就沒問題。”廖叔平說道。

“我們那邊氣候和雲省差不多,海拔也高,各方麵條件都很好,如果是種在山上肯定不會比彆人的差。”蘇木說道。

廖叔平點頭,“那我們就回去種三七。正好也可以帶動你們的鄉親富裕起來,這是好事!”

“至於你們之前說的製藥廠,不用那麼著急,沒個幾年很難見效益,現在主要是要穩紮穩打,過幾年步入正軌,一切就都好了。所以這些三七就是等一等也不是問題。”廖叔平說道。

蘇木點頭,是啊,自己有些太著急了,做實業不像是挖礦,一挖出來就能變現。就是有些礦場可能也要幾年才能挖出礦,就像之前那個張老板他就沒堅持下去,後來才便宜了自己。

做什麼都要用恒心毅力才行,不能隻想著馬上收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