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股票認購證的銷售已經結束,認購證的價格已經被炒了起來。
其實早在認購證即將銷售完畢的最後幾天,一些嗅覺靈敏的人便發現了裡麵的巨大利潤,從而瘋狂的湧進股票市場,想要撈上一筆。
其實在這期股票認購證發布之前,申城便已經發行過一段時間股票。
但是當時因為買股票的人太多,造成了很大的踩踏事件,搞的政府部門壓力非常大,後來為了規避這些風險,才搞了這麼一個搖簽的認購證。
這認購證買了後,隻是說你有了購買股票的資格,但是搖簽之後,能不能中,誰也不好說,如果中了那還好,如果搖簽失敗,那麼你花的這三十元買的這一張認購證便被作廢。
這對於此時的低收入群體來說,花三十元去買一張紙,然後賭運氣看能不能掙錢,這誰也不想冒這個風險。
這期認購證在銷售之初,上級部門非常樂觀,對於認購證發行的問題,不少人認為一定非常火暴,在確保發行安全方麵動了很多腦筋。
有人提出每個發行網點的營業麵積要大,周圍場地要開闊,便於人流的疏散。
有人認為維護發行秩序光靠各金融機構自己的經警隊伍還不行,還得請警方提供警力支持。
萬國證券提出每份認購證的收費再提高幾倍,避免散戶盲目進入。
還有人提出認購證發售時間不宜太長,避免發售過多,中簽率過低,讓人罵我們騙錢。
為了認購證發售過程中的治安問題和發行紀律問題,金融部門的人沒少開會,但就是沒人提出認購證賣不出去怎麼辦?賣得過少怎麼辦?
然後等到九二年1月19號開始銷售的時候,所有人都傻了眼!
第一天發售的時候,怕可能發生的問題出在自己下屬的發售點,當地政府派了不少機關工作人員到各發售點協助工作,同時掌握第一手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結果卻發現,各發售點開門前一開始還有些人排隊,但排著排著,看沒有多少人跟上,排的人積極性就不高了。一天下來,一算發售出去的認購證,遠遠低於原先的預計,第二天的情況還不如第一天。
到了第三天的時候,證券部門的腦袋都大了,喉嚨上火,嘴皮子起泡,都有點無計可施。
他們當時發行的時候太過樂觀,預期銷售五百萬份認購證,結果眼看發行時間都快要結束了,才賣出了五十萬份不到,這可如何是好?急的相關負責人團團轉,要是這麼搞下去,他們根本就沒法向上級交代。
到了這個時候,銀行部門開始與當地政府聯合,大力宣傳購買認購證的好處,廣播電視每天播放的都是股票行情的分析,同時要求各網點加強推銷工作。
可是在這個時候,彆說外界的人不想買,就連銀行內部的人也不想買,在被迫內部消化了一些認購證之後,下麵的人紛紛反映工作非常難做,認為每份認購證的價格定得太高了,中國百姓根本就買不起。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一個是是國民對股票的認知不足,另外一個則是相關部門連最基本的民眾消費方式與消費心理都不了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申城股票市場的不開放性。
此次的股票認購證,主要針對的是申城本地人,隻有本地戶口的人才有資格購買,外地的人想買的話,就得曲線救國,要麼以彆人的名義買,要麼就想辦法搞一些不記名的“白板”認購證,否則的話,一開始想買都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