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瑛和蔣文斌都跪下了,一臉鄭重地向端坐在書案後的皇上叩頭。
“皇上,”蔣文斌抬起頭,一臉崇敬地開口說道:“有此明君,是我大周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彆給朕戴高帽了。”皇上擺了擺手:“將來都要在史書中遺臭千秋了,誰還在乎這些。說回眼前的事,明日你該做什麼,你心裡應該有數了。至於老五你,一定要給朕沉住氣。”
“謹遵父皇教誨。”鄭瑛低頭應道。
“陛下,”蔣文斌又問道:“依您看來,宗室之中誰站出來支持‘捐’賦最合適?安國公府的親家禮親王府行嗎?”
“禮親王不好。”皇上搖搖頭:“在宗室中地位其實不高。不過因為他是安國公府的親家,所以才被封了親王而已。”
“那……賢親王如何?”鄭瑛想了想,提出了另一個人選:“他兒子可是戎狄駙馬,眼下咱們和戎狄開戰,他作為大周親王,也該向朝廷表個忠心。”
“王爺的奏議頗有道理。”蔣文斌連忙點頭:“另外,榮康郡王誣告斛律迎歡一案,在朝廷這邊算是不了了之,但斛律迎歡咽不下這口氣,前些日子還堅持要告榮康郡王誣告。但她不管告到哪個衙門,都沒人願意處理。三法司的官員都覺得這是夫妻家務事,不願意多摻和,但此事依舊鬨得沸沸揚揚。賢親王一家若想要與戎狄人徹底撇清關係,也不是不行,隻要他肯與朝廷合作。”
“賢親王可以等一等。”皇上擺擺手:“這‘捐’賦,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最終的目的是要讓朝臣和勳貴們逐漸接受。朕的意思,不如眼下讓賢親王過得再難受些,等到第二次、第三次‘捐’賦,朝臣們開始不滿之後,再與賢親王講條件,讓他站出來公開上奏支持‘捐’賦。”
“如此更好。”鄭瑛點頭:“連續幾輪捐賦,朝臣必有積怨。若是此時賢親王站出來,矛盾焦點一部分會集中在他身上,我們在放出消息,說賢親王為了撇清他一家與戎狄的關係,才主動捐稅。是真是假不重要,理由站不站得住腳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給群臣一個靶子,讓他們的怨憤有個發泄的渠道。”
“那皇上以為,這一次宗室中要誰來響應?陛下放心? 不論哪家,臣連夜上門去說服。”蔣文斌乾脆放棄了自己出主意,直接問皇上比較快。
“這頭一次? 自然是朕的兒女們最合適。”皇上微微一笑:“老四在行宮? 小五和小六不能出這個頭,但朕還有女兒們呢。朕看平陽就很合適? 朕的長女,皇子公主們的大姐,平陽的夫君有爵位在身? 駙馬個性溫和,喜好讀書? 在京中仕子中也頗有聲望。朕看平陽夫妻兩個來帶這個頭就很合適。”
“好!”蔣文斌不管不顧地一口應下:“臣出宮後連夜往平陽公主府? 陛下放心,臣一定……”
“不用你忙。”皇上擺擺手? 輕巧地掃了鄭瑛一眼:“要讓平陽動,不過是小五一句話的事。你去廢半日口舌? 平陽還是得找她弟弟商量,要不要出這個麵。繞這麼個大圈子做什麼?還不如讓小五直接捎個信給她。”
鄭瑛微微一愣? 接著忍不住自嘲一笑。他可真是自作聰明? 有什麼事能瞞得過父皇的眼睛呢?他的勢力有哪些,誰有站在鄭瑾的身旁? 恐怕父皇早已心知肚明,隻不過不肯說破? 冷眼旁觀,看著他與鄭瑾折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