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四登陸外星
為登陸做好充分準備,然後建立外星營地,甚至對外星實施地球化改造。在星際飛船搭載人類飛往目標行星的過程中,飛船沿途可能要拋射小型探測器到其他一些行星的軌道中,這些行星與目標行星同在一個恒星行星係統裡。通過研究來自行星大氣層的光線的光譜,我們就能找出有趣的化合物例如水和甲烷。如果我們發現失去均衡的化學反應,就可能意味著行星上有生命。如果真的存在外星生態環境,那麼我們就會麵臨來自那裡的危險,而且我們也會把危險帶到那裡。在地球上,當來自舊世界東半球,指歐、亞、非三洲的疾病在500年前被引入新世界指西半球或南、北美洲及其附近島嶼時,新世界遭遇重創;與此同時,新世界的惡疾也傳到了舊世界。在著名科幻多個世界之間的大戰中,火星入侵者被地球上的普通感冒消滅。這並非沒有道理外星人可能對地球上的病原體毫無抵抗力,
因為它們從未麵對過這些病原體,不可能演化出防禦能力;而地球人一旦到了有生命的外星,也完全有可能麵臨同樣的毀滅。所以,在登陸太陽係以外行星的初期階段,應該先由機器人宇航員查明有關情況,然後再由穿著防護服的人類宇航員實施登陸。當然,一些危機可能相當微妙,要等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浮現出來。地球人在麵對截然不同的生態方麵,沒有絲毫的經驗可言。因此,地球人前往定居的外星上最好沒有任何生命存在。如果外星環境條件與地球類似,那麼地球移民可以把地球生物包括動植物和微生物引入到外星上去。這就要求外星至少應該位於“可居住帶”以內。也就是說,這裡與母恒星的距離既不太遠也不太近,既不太冷也不太熱,這樣的行星表麵才可能有液態水存在。
當然,要想支持來自地球的生物存活,外星不僅要有液態水,還得有可供呼吸的大氣層。我們甚至還可以在外星上重建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並且從引入微生物開始進行。為了在很熱、很冷,或者在化學上很危險的外星環境中繁衍生息,我們可能需要把能忍受極端條件的微生物引入到外星上以製造二氧化碳。隨著外星環境改善,植物也被引入到外星上進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轉變為氧。這一切的結果就是外星環境的地球化改造。在一部好萊塢科幻大片新外星人中,
一家公司參與在外星上“建立更好的世界”,外星的地球化改造隻花了幾十年時間就完成了。而事實上,這種改造需要耗費的時間長得多至少要好幾百年。不過,一旦完成對外星的地球化改造,這顆外星就會真的像是第二個地球。步驟五首次接觸外星人如果遇到的是一個先進的外星文明,我們應該怎麼辦在影視劇星際迷航
中,有現成的一套指南來約束地球人和外星人之間的接觸。例如,該指南說,一個先進的人種不應該乾預外星文明的發展。一旦一個人種變得足夠先進而能夠進行太空旅行,與外星人的首次接觸就應該遵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
迄今仍無任何官方協議來界定這個問題如果找到了外星文明,地球人應該怎樣應對不過,要是我們真的和外星人首度相遇,這與地球上不同文化之間的首度相遇可能不會有本質上的不同。從好的方麵說,一個例子是美洲土著“斯坎多”教會了歐洲移民怎樣抓鰻魚、種玉米。從壞的方麵說,當英國的庫克船長登陸新西蘭時,
毛利族人用他們的戰舞歡迎他,卻被英國人誤解為威脅之舉,於是他們向毛利族人開火而不是伸出橄欖枝伸出橄欖枝是毛利族人的傳統。外星人的樣子可能像蜘蛛或者蛇,我們可能會對它們退避三舍。它們也可能像鳥或魚,但是智慧強得多。所以,我們最好不要帶著偏見去見它們。我們帶給它們的任何禮物都必須事先經過仔細消毒,而它們可能甚至不了解送禮的概念。總之,一切情況都不能事先假定。用來界定與外星文明接觸原則的首份協議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避免生發敵意。如果我們麵臨的是很難避免的徹底的外星文化,我們進入它們的地盤將很可能被視為入侵或危險。而我們穿著防護服以避免交叉汙染,卻可能被它們看作是對它們的害怕。有一點我們可以假定外星人也會對我們感到好奇,正如我們對它們感到好奇一樣。我們在它們眼中是什麼樣子我們是否會被它們當成威脅我們將在外星上怎樣生活它們將從我們身上學到什麼如此種種有趣的問題,都隻有等到我們真的定居外星或遭遇外星文明那一天才會有答案。而對這些問題的好奇心,不正是促使我們竭力實現太空旅行的動力的一部分嗎網,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