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區長請說。”
張雲起接過資料翻閱了起來。
霍建忠道:“我說個大概情況,第一個方案是把全部資產賣給貴公司,區政府以土地作價入股第二個方案是罐頭廠的國有資產由貴公司全部買斷,區政府不再控股。土地有償使用,繳納土地使用費。張總,你對這兩套方案有什麼想法?”
張雲起聽到這話樂了。
他怎麼可能沒有想法,直接合上資料說道:“既然談具體的收購方案,那我就直接說了,霍區長,龍景園罐頭廠的情況我也有做過調查,第一點,龍景園罐頭廠的生產設備相當落後,隻有一條70年代的罐裝線,不僅生產速度慢,而且極大提高了人力成本,導致一個小破廠居然需要200號工人。”
張雲起看著霍建忠的臉色,繼續說道“第二點,就我所知道的,龍景園罐頭廠的地皮、廠房、機器、商標、庫存等等全部資產都加起來,評估價是1100萬,但同時欠了龐大的外債,銀行500多萬,供貨商300多萬。而目前龍景園罐頭廠已經停產7個月,停薪11個月,加上這兩百多號職工的工資,已經資不抵債,接近於破產的邊緣,又或者實際上已經破產了。”
張雲起說的這些都是實情。
如果不是這樣,市政府不會求他接盤。
當然,眼下除了他,也不會有人接盤。
因為收購龍景園罐頭廠意味著背上近千萬的債務,如果還要恢複生產,安頓員工,所需的花費肯定遠遠超過設備和廠房本身的價值。雖說罐頭廠那幾十畝地皮位於市中心,毗鄰裕仙街,距離湘南學院不遠,未來的商業開發價值不可估量,但在這個年代,江川市有這個遠見的人應當是極少數的,按照一般人慣有的邏輯來說,花那麼大的代價收購一家瀕臨破產的國企,還要伺候一幫子效率低下的國企職工大爺,肯定是完全不如重新開廠的。
然而現在,霍建忠給的兩套收購方案裡都憑空挖掉了土地這塊的價值,大大降低了罐頭廠的收購價值。在張雲起眼裡,如果沒有那塊地皮,罐頭廠的價值是負一千萬,他不知道是不是上次談承包經營沒給好處,霍建忠故意拿捏他。
不過想了想,張雲起又覺得不大可能。
霍建忠的政治嗅覺不至於那麼低,氣度不可能那麼經過昨天龍景園罐頭廠職工鬨事的事情後,他應該清楚他的處境不太妙,市長楊家榮肯定會質疑他的辦事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儘快配合自己接盤龍景園罐頭廠安置好200號職工才是他的燃眉大事。
這麼想來,霍建忠不願意把地皮納入整體收購方案當中,大概是因為產權改革這個禁區他還不敢把步子邁的太大,93年國企產權製度改革才剛剛拉開序幕,賣國有資產本身就容易讓人質疑搞私有化,引起社會各方的反對和指責,動不動就是“崽賣爺田不心疼”、“敗家子”、“千古罪人”、“私有化的突擊隊長”每一項帽子都能壓死人!
霍建忠不敢做“霍賣光”是正常的。
張雲起能說什麼呢?誠然,國企產權製度改革造成了巨大的國有資本流失,滋養了一大批鑽進國家的心臟部位汲取巨額財富的吸血鬼,但是這場浩蕩的改革運動的偉大功績不可抹殺,它沒能阻擋大型國企進行資本壟斷,但至少讓一大批中小企業完成了投資體製的改革,養活了千千萬萬個像龍景園罐頭廠那兩百多號吃不起飯的普通工人。
是非對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張雲起不是白蓮花,改革大潮滾滾向前,沒有人可以阻擋,自問問心無愧就好,他繼續道:“霍區長,在龍景園罐頭廠接近破產的情況下,如果進行收購,不但要承擔近千萬的債務,公司還要投入巨額資金安頓職工和恢複生產,所以如果地皮不包含在收購方案裡麵,甚至還要繳納使用費,你覺得這個罐頭廠值一千萬嗎?這個不合理,恐怕要不起。”
霍建忠也知道張雲起說的是實情,咳嗽了兩聲說:“張總,這隻是初步洽談,你可以提你的收購方案。”
張雲起道:“我的方案是收購龍景園罐頭廠的全部資產,包括地皮。”
霍建忠道:“那你願意出多少資金?”
張雲起道:“這個沒有。”
霍建忠以為自己聽錯了:“什麼?”
張雲起重複道:“0元收購龍景園罐頭廠全部資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