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的宅子是在隋文帝時期就被賜予的,這些年也一直沒變過。
從那斑駁的痕跡,就可以想象到在這所宅子裡,從開皇年間到現在,見證了李綱所經曆的所有事情。
後世有人說他是太子殺手,一生教導過三位太子。從楊勇,李建成到後來的李承乾,這三位太子都沒什麼好下場,非要說他是太子殺手也無不可。
但是,在姬鬆眼裡,李綱隻是一個有著豐富學問的師者。他學富五車,貫通古今,時人稱之為大儒,更是一個堅定的漢族主義者。
但又為人刻板,特彆是在學問上更是嚴厲到令人發指。每當姬鬆學業上有了瑕疵,他都毫不猶豫地指出來,至於什麼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嗬,等你將前人的知識全部吃透,再來和我談這些吧。
以至於姬鬆,這幾年簡直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稍有反抗就是一頓板子。
在李綱看來,姬鬆將來的成就必定是要超越自己的,他要在姬鬆身上擬補自己以前所犯下的所有錯誤。
他好似將姬鬆當做了一個完全沒有雕琢過的美玉,給姬鬆規劃了今後學業上的道路,要將他的根基紮的牢不可破,這樣才能使他在前人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姬鬆從剛開始的埋怨,反抗,到最後的順從,理解。
他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也明白他要這樣做的原因。
李綱對他是嚴厲的,但又是寬容的,隻要不涉及學業上的事,一切都隨姬鬆。
“吱呀!”
開門聲打斷了姬鬆的沉思,李綱身穿朝服,麵帶倦容地走了進來。
姬鬆趕緊上前將老師攙扶起來,李綱沒有拒絕,對姬鬆的到來沒有絲毫意外,應該是門房老伯告訴他了吧!
“怎麼晚上來了?拜帖上不是說後天再來嗎?”李綱隨意說道。
老師說的隨意,但是姬鬆偏偏從其中聽出了打趣的意思。姬鬆不在意地笑了笑說道:“來老師家裡哪還需要什麼拜帖,那是我那晚喝多搞錯了,這不,今天來賠罪來了嘛。”
“你呀你,你從來都不喝酒,以為我不知道?不過你今天能來老師很高興。”李綱坐在椅子上,喝茶潤了潤嗓子高興道。
自從在姬鬆家裡看到桌椅之後,李綱也就問姬鬆要了幾套,說這樣坐著才舒服。
“以前是小子不懂事,誤會了老師,還望老師恕罪。”姬鬆給李綱添上新茶,說道。
李綱滿意地看著眼前這個關門弟子,如果說當初沒有什麼功利心,那絕對是騙人的。
自己也是看中了姬鬆的資質,想要他將自己的學問傳播下去,而姬鬆就是一個很好的繼承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越來越看重自己這個弟子,不光是他的學習能力,還有他那創新的能力。
尤其是後者更加讓自己看重,前人的東西固然重要,但不能固步自封,停滯不前。
華夏文明百花齊放於春秋戰國時期,融合於西漢,發展於東漢兩晉。
但都是在前人的智慧裡來回轉圈,以至於到了現在,竟有了僵化的趨勢。
到了現在,自己和多位老友,都認為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