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大殿之上姬鬆侃侃而談,要想解決蝗蟲問題就要弄清楚蝗蟲的由來和繁殖方式,這樣才能應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往往越嚴重的蝗災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的。
古書上就有“旱極而蝗”的記載。微臣查過近些年的幾次大蝗災也都與當地的嚴重乾旱相聯係。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蟲是一種喜歡溫暖乾燥的蟲子,乾旱的環境對它們繁殖、生長發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
因為蝗蟲將卵產在土壤中,土壤比較堅實,含水量在較多時最適合它們產卵。
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迅速生長,釀成災害的緣由有兩方麵。
一方麵,在乾旱年份,由於河道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含水量降低,且地麵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一丈方圓土中產卵數千個卵,每個卵塊中有數十粒卵,即每丈方圓就有上千粒卵。
同時,在乾旱年份,河、湖水麵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麵,乾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生殖力較高。
相反,多雨和陰濕環境對蝗蟲的繁衍有許多不利影響。蝗蟲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會延遲蝗蟲生長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陰濕的環境還會使蝗蟲流行疾病,而且雨雪還能直接殺滅蝗蟲卵。另外,青蛙之類的天敵增加,也會增加蝗蟲的死亡率。”
聽到姬鬆說出蝗蟲的由來,大家這才恍然大悟。自古以來大家常常將蝗災和神明聯係在一起,很少有人去想到底是為什麼會這樣。
姬鬆的一席話,卻讓他們知道了隻要有旱災的地方就有可能發生蝗災,這是相輔相成的。
但是知道歸知道,但又什麼辦法來應對呢?
“大家知道了乾旱會影響到蝗災的發生,還有一些蟲子的天敵對蝗蟲也是有很大的作用。
據臣觀察所知,雞鴨在對付蝗蟲方麵有著極高的效率。平均每隻成年雞鴨每日可以吃掉幾斤蝗蟲,而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雞鴨?”眾人無語,沒想到竟然這麼簡單。
“天生萬物,相生相克。毒蛇過處必有解藥。先人的智慧還真是讓人望之莫及!”李世民聽到後感慨道。
姬鬆繼續說道:“我們還可以發布詔書,讓更多的百姓去滅殺蝗蟲卵,將之消滅在萌芽狀態!”
“第三,就是可以在當地修建鳥巢,用以吸引捕食鳥類前來,也能遏製蝗蟲的繁衍速度。”
“但是想要徹底改變蝗蟲肆虐,從跟子上解決蝗蟲的危害,卻要大量的時間和朝廷嚴格的政令。”
姬鬆想到後世那個國家在關中等地大量的植樹造林,未必沒有想要遏製蝗蟲的原因。
“什麼辦法?”李世民激動地站了起來,能夠徹底解決蝗蟲的危害,這是多少王朝都沒有做到的事,要是再他有生之年做成了,那..............
想到這裡,他再也按耐不住,向姬鬆急聲問道。
“一,草原上有一種優質的牧草,微臣稱之為苜蓿,蝗蟲是不吃的,隻要是苜蓿所在之地,蝗蟲都是退避三舍。
我們可以根據這一特性在河道的兩邊和較為乾旱的地方種植它,可以有效的遏製蝗蟲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