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部主事,一個縣令,現在都成了五品官員,這在長安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
算算這才多長時間?就算是世家子弟,有家裡大量資源傾斜,也很難在這麼短時間坐到如此高位。
但咱家侯爺就做到了,隻要是和侯爺在一起的官員那個不是主管一方?
現在自己機會來了,豈有把握不住的道理?
姬鬆揮揮手,示意他趕緊滾蛋,孫登也是個趣人,笑嗬嗬地拜謝走人,絲毫沒有在意姬鬆的無禮。
不在自己麵前短架子,這是把他當自己人呢,怎麼可能有意見,高興還來不及呢!
看著孫登離去,大帳裡隻剩下他一人,姬鬆才有時間想一些事情。
皇帝的想法他知道,想要控製草原想法已經路人皆知,但姬鬆知道,這並不容易!
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
人口流動性大,管理困難,語言,習慣等等都不相同,想要有效的控住草原,他們要做的太多了。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劃分牧場,將大草原劃分成無數個小牧場,將所有民族交叉安置。
讓他們定居,或者在劃定的區域活動,這樣就能很大程度上削弱草原上的實力,讓他們不斷進入到內耗當中。
等他們內耗的差不多了,大唐再來收拾殘局,這樣就簡單多了。
還有就是教化,按照姬鬆的意思,就是將剛剛被李淵打擊的佛道兩家趕到草原上來。
讓他們去教化草原人一心向善,最好和滿清時期一樣,大量牧民出家為僧,然後給予他們較高的地位和待遇。
久而久之,草原也就安定下來了。
姬鬆其實對於滿清的民族政策,如果不提其奴性政策的話,對於少數民族的政策還是很欣賞的。
有清一朝,也許其本身就是少數民族出身的原因,他們對於這些民族的政策很有針對性。
不管是草原民族,還是關於高原地區,他們都進行了有效的統治。
所以,姬鬆打算再參雜一下自己的想法,想出一個辦法,儘快有效的統治草原,也為今後西域的統治做下試驗。
想到這裡,他推開桌案上的雜物,取來筆紙,想了下,就開始寫奏章。
...................................
接下來幾天,姬鬆在馬周剛來草原當晚進行了盛大的晚宴,邀請了各個草原部落的首領參加。
他們此時正在交易,大部分都在,隻有少部分也派來了使者,所以當晚的宴會很隆重。
當姬鬆介紹了馬周一行人之後,各部落首領表情不一,但姬鬆可不管這些,他話說的好聽,無非就是大家看在他姬鬆麵上,多多配合馬周等人的管理。
但話裡話外都是你們最好給本侯老實一點,要是敢陽奉陰違,自有大軍前來征討。
在做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沒人是傻子,此時人為刀殂,我為魚肉,既然不敢反抗,那就好好配合就是。
總之,在當晚大家都是賓主儘歡,直到半夜才離去。
姬鬆也難得破例多喝幾杯,最後更是被被人抬進了帳篷,直到日上三竿才慢慢醒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