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山先生出自江東周家,沒錯,就是東漢末年,東吳大都督周瑜的那個家族。
周家在南北朝時期也曾顯赫過,但就如詩中所寫的那樣‘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後期早已沒落,其影響力隻能在江東還有些名氣,家中也沒什麼人做官。
也許是對入仕失望了,於是就潛心做學問。
但世間之事就是這樣,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暗花明又一村。
沒想到還真做出的成績,家中除了柏山先生外,其他人雖然不如他,但其學問在江東地界也算的上聲名遠播。
平日裡更是開壇講學,其門下弟子更是遍布江東,就連現今朝堂上也有不少出自其門下。
當年謝廉就是在其門下學習,雖然未得真傳,但柏山先生或許是憐惜謝廉少年失孤,更是被家族欺辱,對其算得上關懷備至。
當初謝廉回到江東做官,將明州港搞得風生水起,更是朝中有人,皇帝也算器重,現今回到長安被委以重任,擔任戶部右侍郎。
迄今為止,其他學問不錯的學生沒什麼成就,但這個當初隻是憐惜其身世的‘愚鈍’學生,卻成為朝堂顯貴。
想到這裡他就感歎世間世事無常,人生際遇弄人!
當年謝廉女兒成親,他也被謝廉邀請,但最後礙於麵子就推脫了。
他知道其女兒嫁給了當時正如日中天的好畤侯,他也知道江東不少世家都去了,是什麼目的他也一清二楚,他不屑與之為伍。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現在那些世家腸子都悔青了。
本來好好的投入姬鬆門下,以姬氏的傳承世係,他們並不算丟人。
但事情還沒搞清楚,連人家姬氏真正實力都沒搞清楚,就急匆匆地投入當今宰相之一的蕭瑀麾下。
婚禮當天,人家狠狠地給了眾人一巴掌,看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
數十頂級勳貴,鄭家,裴家,王家更是家主出席,這樣的人脈和麵子說明什麼?
更不要說堂堂太子當儐相,皇後親自收其妻子為義女,皇帝親自下旨加封其為建康公主,食邑三百戶,讓眾人目瞪口呆。
除了張家因為是謝廉嶽父的原因,早就知道了一些事情,從而投入姬氏外,其他人都腸子悔青了。
但事情就是這樣,機會擺在你麵前,你不能把握就不能怪彆人了。
現在張家因為姬鬆的關係,也有了了數人為官,這是人家好畤侯親自舉薦的,這是人家勳貴的特權。
更讓眾人嫉妒的是,隻要是姬鬆舉薦的人,朝堂上根本就沒有任何波瀾,都是以最快的速度給辦了。
並且最低的都是一縣縣丞,縣令也有倆人。
和人家一比,再看看其他世家,蕭瑀確實舉薦了,但也就區區數人才得到了機會,都不夠各家分的。
官職也不高,隻有一人成為了偏遠地區的縣令,其他人都是以佐官出任地方,朝堂上一個也無。
但路是自己選的,你自己沒眼光也怪不得彆人。
柏山看的清楚,這裡麵絕對有皇帝的影子在裡麵,看樣子皇帝也不希望姬鬆將江東世家收下。
也有可能是不希望姬鬆被其拖累。
這次接到謝廉的書信,讓他來書院教書。
剛開始還不以為意,但謝廉的言辭很激烈,更是透露出皇帝將是這家書院山長的消息後,他就覺得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