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青的聲音傳來,讓王玄策縮了下腦袋。
嘴裡嘟啷道:“去就去,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看書嗎?整的和個莽夫似的。”
...................................
李承乾這段時間很忙,簡直就是腳不沾地的忙活。
因為朝廷已經議定,編篡一部曠世巨著的決議!
太子牽頭,孔穎達,蕭瑀,就連李綱都成為了主編篡人。
當這個消息傳播開來後,大唐各地都有人給長安熟悉的人來信,詢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更有早已一心教書,不問世事的老先生們直接去了當地刺史府,把當地刺史罵了個狗血噴頭。
“朝廷到底什麼意思?這麼重要的事就讓幾個隻知道功名利祿的小人來做?朝廷難道瞎眼了不成?”
“反正老夫不管,要是這裡麵沒有老夫,到時候老夫就帶著學生去長安找陛下評評理,是老夫的學問不夠,還品德比不上他們?”
“怎麼,不信?”
“好,老夫這就寫信,問問老夫的那些老友是不是也是這麼想的...........”
當地刺史額頭冒汗,連忙拉住老夫子,說什麼也能讓他寫信。
要是這事傳出去,自己還怎麼做人?
還不得被天下讀書人給噴死。
這還是地方賢達,在長安早已不問世事的老夫子顏推之,直接就來到皇宮將皇帝給噴了一頓。
就這完了皇帝連個屁都不敢放,連忙勸老先生不要激動,身子要緊!
不由得李世民害怕啊!
老夫子現在就是大唐讀書人的老祖宗,要是在皇宮出來什麼意外,估計全朝堂的文臣都得來個集體辭官!
最後好說好歹,才將老先生安撫住,讓他專門監督,查漏補缺,省的‘小年輕們’搞出笑話來。
李世民現在簡直就是痛苦並著快樂,他還是低估編篡一部彙聚古今文獻巨著對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影響力。
據長安、萬年縣令上報,就這一個月時間內,就有不下百位在各個領域有巨大影響力的夫子來到長安。
更不要說一些稍有名氣的讀書人了,李世民就算提前做了一些布置,也被搞得手忙腳亂。
這些人可都是在讀書人中有巨大影響力的人,並且一個個年紀都不小了,這要是出個意外,自己這個皇帝還不得被罵死?
最後實在人太多,他想了下,直接大手一揮,將將芙蓉園騰出來,哪裡房間更多,地方夠大,足夠他們折騰了。
李世民此舉,瞬間就贏來了眾多讀書人的讚譽,上表感謝的奏疏更是收的手軟,整日裡就知道傻樂。
他是高興了,但這可苦了李承乾這個太子了。
他忙前忙後,簡直和孫子一樣照顧各位老夫子。
但他也是樂在其中,現在誰人不說一聲太子賢德?
“聽說當初殿下建議陛下編書時,姬鬆那小子竟然敢反對?可有此事?”
這時一位老夫子問道。
李承乾心裡咯噔一下,強笑道:“好畤侯也是好心,畢竟此事耗費巨大,用時日久...........”
老夫子大手一揮:“殿下不必為他說話,太子賢德,但我們不得不說兩句。”
“根據太子奏疏上所言,此書將會彙集自先秦百家以來的儒道釋等百家典籍,不管是詩詞歌賦,還是百工,軍事,農事。這樣一部曠世巨著對我漢族來說,將是曠古絕今的盛典,他竟然敢阻止?李綱是怎麼教的弟子?”
李承乾心裡愧疚不已,說道:“其實這事............”
“太子賢德老夫已知,卻不必為他開脫。”
“好畤侯姬鬆的大名,老夫也是聽說過的,不管其所作所為都當得起奇才之名,但怎麼在此事上如此糊塗?”
李承乾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得了,聽著像是在罵姬鬆,但聽到他耳中,卻是在罵他啊!
這些罵名都是鬆哥兒為孤背的,本來以為隻要自己不說,這事也就過去了。
但沒想到還是傳來出去。
他知道,這後麵必定是鬆哥兒自己故意散播的原因。
但這讓他情何以堪?
“誰在罵老夫的弟子?”
正當李承乾想要說什麼時,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
李綱來到大殿,虎目巡視一圈,最後看向太子旁邊的老者。
“傅奕,是不是你在這兒大放厥詞?”
李承乾一看不對,連忙勸阻道:“夫子,誤會,誤會............”
傅奕一把將李承乾拉開,對李綱不屑道:“就是老夫說的,怎麼,想替你弟子出頭?”
李綱並沒有生氣,而是笑嗬嗬道:“你個老村夫有何資格說我弟子不是?他再怎麼說也是為我大唐立下大功的。”
“而你.......”
斜眼看著傅奕道:“你一個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平生又沒什麼值得稱道的作為,誰給你的勇氣敢詆毀一個為國朝立過大功的國侯?”
傅奕氣的吹胡子瞪眼,指著李綱顫抖著身子,罵道:“老匹夫可敢再說一遍?”
“再說一遍又如何?你是為百姓造過曲轅犁,耬車這樣的神器,還是曾經馬踏突厥王庭,擒頡力於陛前?老村夫有何顏麵說三道四?”
傅奕氣的哇哇大叫,掀翻案幾。
“老匹夫,老夫和你拚了..........”
李承乾大急,連忙喊道:“都是死人啊,還不快拉開!”
周圍守衛這才恍然,連忙將倆人拉開。
其他人看到這裡也趕緊過來勸阻。
孔穎達拉開李綱,苦笑道:“你何苦難為他啊,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還真能將姬鬆怎麼樣不成?”
“就算他敢,那也得有著個本事啊!”
李綱看到傅奕被拉走,這才整理整理衣服,不屑道:“我就是看不慣他那副模樣,不就是編了幾本書嗎,你看看他那得意樣兒。”
孔穎達搖頭道:“你這護犢子的脾氣什麼時候能改改?你那弟子這次確實有些奇怪,按理說不應該啊!”
李綱看到周圍沒人,在孔穎達耳旁說了幾句。
“不會吧?難怪,難怪感覺哪裡不對!”
孔穎達恍然大悟,太子他們還是了解的,不可能突然就有編書的想法,原來都是姬鬆的注意。
並且還甘願充當墊腳石,為太子揚名?
不過他肉有所思,對李綱感慨道:“到底是聰明人啊,聽說姬氏嫡子和太子嫡女定了婚約?這下姬氏百年富貴是有著落嘍!”
正所謂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姬鬆損失下名望,卻為姬氏打下百年興盛的基礎,和這相比,一點樹大招風的名望根本不值一提!,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