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姬鬆得知這消息時也是萬分不解,按理來說戰事進行到這一步已算是必敗無疑,無用的掙紮根本就沒有任何作用,楊萬春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除了增加無端的傷亡外,還能有什麼作用?
姬鬆不明白,但此時也由不得他明白了。外城一破,內城攻破已是遲早的事情!
楊萬春竟然能在如此絕境之下還能組織士兵抵抗,古之名將也不會如此!
李世民麵色上看不出什麼,但以姬鬆經驗來看,他此時的心情恐怕不會太好!
本以為一戰可下,現在卻又重新回到了原點。
安市城的軍隊數量並沒有減少太多,幾次攻城大唐足足損失一萬餘人,高句麗也有大約兩萬人,這次更是一戰之下損失上萬人,此時城內隻剩下不到七萬人。
但相比之前,高句麗不但沒有處於劣勢,猶豫外場被破,大軍全部進入內城,相比於外城,內城小的優勢凸顯出來。
本來需要五六萬人防守的城池,現在或許隻需要不但三萬人就能防守的絲毫不漏!
並且內城城池更高,同樣擁有護城河,運送物資,調兵簽章更加便捷,如此之下,唐軍想要破城的代價更高了。
更為嚴重的是,現在已是九月,氣候已經降了下來,按照以往經驗,不到一月時間就會徹底冷起來!
想要再次填土造坡,怕是沒有時間了。
“下令暫緩攻擊,先控製外城,其餘諸事隨後再議!”
李世民說完之後就轉身離去,並沒說下一步的計劃!
姬鬆明白,李世民此時也猶豫了!
姬鬆回到營帳,但不等他坐下,就見大牛從外麵進來!
“侯爺,青哥兒他們來信了。”
姬鬆一愣,隨後大喜道:“快,快拿過來!”
大牛不敢怠慢,趕緊將書信遞給姬鬆。
拿到書信,姬鬆迫不及待地打開。
上麵說的事情不斷也很簡短,隻是說平襄城的事情已經處理妥當,太白山以南的所有原高句麗國土都以在他們的控製之下,另外百濟和新羅在得知大唐已經拿下平襄後也果斷撤軍,不敢在邊境久留,擔心引起大唐注意!
此次來信是告知他將在三日後就會啟程前來安市城於盾會和,詢問姬鬆還有什麼要交代的。
因為死馴鷹傳遞消息,區區不到千裡距離,半日就可抵達。所以,就算是現在去信他們也能子明天早上收到消息!
姬鬆沉吟片刻,並沒有馬上做決定,而是稍微洗漱下,且穿戴整齊交代大牛好奧照顧馴鷹,而他自己這趕往中軍大營!
“陛下,好畤侯在外求見,說是有要事稟報!”
陳壽看了眼皇帝的背影,小心低聲說道。
“讓他進來!”
姬鬆很快進來,當看到背對著自己的皇帝,就知道他此時心裡並不好受!
大當初信誓旦旦,自信滿滿地來到遼東,本以為手到擒來的滅國之戰,現在卻演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不但士兵損失慘重,現在更是虎頭蛇尾!
“啟稟陛下,平襄城來信,說是太白以南已被我軍控製,不日價將前來與大軍會合,他們詢問陛下還有什麼要交代的。”
姬鬆說完聚不在言語,靜靜地等待了起來!
不多時,李世民呢放下手中的長杆,將目光移開掛在牆上的地圖。
歎息道:“不愧是你的得意弟子,短短數月之間合縱連橫,縱橫高句麗大後方,殺莫支離,擒高句麗王,少年英才啊!”
“就算此次未能儘全功,但有了生擒敵酋的事情,朕的臉麵也不算難看,算是有了塊遮羞布!”
李世民自嘲道。
“不惜嚴重了,此次隻是意外,安市城不過苟延殘喘罷了,等到來年開春,遣一員上將,十萬兵馬,安市城必破。”
“現在天時任何地利都不在我們,能達到現在的樣子就算臣也十分意外,可見這並不會我大唐的將軍不夠優秀,將士不夠英勇,而是時機不對,這並不是您的錯!”
李世民聽完突然笑了起來,而且笑聲越來越大,最後更是笑得眼淚都流了下來。
姬鬆滿頭黑線,心想有這麼好笑嗎?
“哈哈!沒想到……沒想到我們的好畤侯也有拍馬屁的時候?這麼多年可沒見過你說朕的好啊,現在怎麼為朕開拓了?”
“因為您必須是至高無上的天可汗陛下,決不能有半點錯,就算是錯了,那也是彆人的錯。”
“一次失敗並不算什麼,更何況我們輸了嗎?”
姬鬆搖搖頭,道:“並不是,我們並沒有輸,不但沒有輸,而且還是大勝,得城百座,破敵數十萬,繳獲無數,這樣的大勝古今能有幾個?”
“區安市城不足為慮,雖有遺憾,但以我大唐國力,來年必然將高句麗滅國。”
“您現在想的不應該是怎麼破高句麗城,而是想著怎麼治這些新的之地。自古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既然高句麗已經成為我大唐國土,那就沒有放棄的道理。”
“隻要花費數十年之功,讓高句麗徹底歸心,再施以教化,學漢字,說漢話,穿漢服,數代之後,這裡就是我大唐不可分割的領土。”
“在鬆心中,您永遠是從如不破的,當年就是麵對竇建德數十萬大軍您都能麵不改色地衝擊大軍,現在一座安市城就讓您意誌削弱了嗎?”
李世民沉默了,這應該死姬鬆這些年對自己說最多的心裡話了,那其中的坦誠讓人感動,晚輩對長輩的崇拜更是讓他欣喜!
是啊,他不是沒有失敗過,多次險死還生才有了現在的大唐,一時的失敗並不算什麼,更何況還不算失敗!
現在不能破城又能怎麼樣?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就安市城這區區數萬年還能翻天不成?等到明年,旦夕可破!
“行了,你這小子沒事煽什麼情?搞得朕都有些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