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蓋蘇文死了!
他的屍體旁還有著一位雙腿極度扭曲的老者,他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那裡,但不遠處半截被咬斷的舌頭,無不說明此人命不久矣!
“可惜了!”
當李世民包紮後傷口,不顧眾人勸阻來到此處時,隻是掃了一眼已經看不出人樣的淵蓋蘇文,就滿眼可惜地看著地上的老者。
姬青上前給老者把脈,不一會兒站起身來朝李世民搖搖頭!
“厚葬吧!”
對於楊萬春他雖然恨,但更多的卻是敬佩!
以一介殘軀能將他逼到這個地步,無不說明了他的能力。
但他也知道,此人是高句麗死忠,根本不可能投降的,隻是對於這樣忠貞的人死去感到可惜罷了!
“至於他……”
看到淵蓋蘇文的屍體,李世民滿是憎惡!
如果之前還對其有些欣賞的話,那麼現在就隻剩下厭惡了。
“宰了喂狗!這樣的人不配入土為安,徹底消失在天地才是最好的歸宿!”
“傳令!”
“立即傳信劉仁軌對淵蓋蘇文族人進行逮捕,告訴他,死活不論!”
杜如晦眼睛眨也沒眨一下就接令了,對於淵蓋蘇文眾人都沒什麼好感!
這次要不是姬青他們來得及時,不但陛下會死,他們一個個要是死了還好,要是被生擒了,那才叫生不如死!
還好是死了,要是還活著,落到大唐手中,怕是連當初的頡力都不如吧!
“陛下,現在不是泄憤的時候,此時李績還被困在山道呢,他們留的糧食並不多,要是時間長了可就不好說了!”
杜如晦出言道。
“對對對!還是先救人要緊,那裡還有不少高句麗軍隊呢!”
杜如晦算是提醒了李世民,現在還不是安全的時候,等將所有人消滅之後才是慶祝的時候!
隨即也不耽擱,朝姬青問道:“你等現在還有餘力?可否先讓將士們去將英國公他們救出來?”
麵對姬青等人他現在充滿了喜愛,心中早已下定決心,等回到長安,說什麼也要將這些人弄到自己身邊。
這樣的大才,還是文武雙全的人才,將來出將入相絕不是空談!
姬青聞言有些惶恐道:“陛下言重了,都是陛下的將士,陛下長劍所指就是我等所向,彆說現在不累,就是累了,怕也要爬去。”
“更何況李績伯伯對我等都有教導之恩,說是半個師傅也不為過,救他是我等應該做的。”
其他幾人也連忙說道。
李世民先是一愣,隨即就哈哈大笑起來!
就在眾人不解之際,指著幾人笑道:“你們啊,這點和你們先生簡直就是一個模樣,做事小心翼翼,怎麼?還擔心朕在試探你們不成?”
姬青訕訕一笑之後也不言語,就馬上吩咐眾人立即去營救李績!
看到幾人離去,李世民有些感慨道:“姬鬆教的好弟子啊,這幾人你們就看著吧,今後大唐數十年時間內,必將是這些人的天下,整個大唐也沒有多少人出其右者!”
聽到皇帝的評價,不管是杜如晦還是長孫無忌,或者是尉遲恭都被震撼到了。
此言一出,就等於說是陛下對這幾人的期待或者看重,說是簡在帝心也不為過!
隻要姬青等人今後安安穩穩的,按部就班地入朝為官,將來位極人臣可以說是穩了。
想到這裡他們就不由得對姬鬆產生了些許嫉妒,能在朝中屹立這麼長時間的,都是有自己訴求的。
要都是淡泊名利的,也不會踏入朝堂!
為名,為利,為家族延續,為子孫後代!
想想他們的孩子,相比其他人還算出類拔萃,但和姬青等人一比,簡直就是無法直視!
珠玉在前,其他人還怎麼比?
眾人心思姬青等人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無所謂!
他們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十年生死,早就看透了很多。
他們錢財不缺,地位,有著姬鬆這個師傅在前,誰敢輕易惹他們?
美女?
嗬嗬!
以他們的實力和地位,想要美女什麼樣的沒有?
就在李世民等人正在討論姬青等人的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帳外傳來!
唰!
帳簾被掀開,隻見一位身穿鎧甲,麵色凍的發青的將領出現在大帳之中。
“陛下,臣來晚了!”
姬鬆單膝跪地,絲毫沒有顧及手上皸裂的傷口。
來人正是姬鬆,他們踩著雪橇來的,但看樣子還是來晚了。當得知淵蓋蘇文已死,姬青等人救駕之後,這才放下心來!
看著姬鬆的慘樣,並不比自己好到哪去,心中那點不滿早就煙消雲外了!
姬鬆此時身後頭發被凍在一起,臉上大小皸裂的傷口不少,手上更是都快爛了。
可見在路上趕的有多急!
“好了,快起來吧!”
上前將姬鬆扶起,拍了拍他身上的積雪,感慨道:“你雖然沒有趕來,但你的弟子們卻趕到了。”
“是他們救出了朕!”
說起當時的情形到現在都不能釋懷,就差一點死了!
“陛下無恙就好!”
姬鬆聞言也一陣後怕,這要是出個意外,他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咦?”
姬鬆環顧一周,有些疑惑道:“姬青他們呢?”
“哈哈!”
李世民笑罷,說道:“被朕派去清理山道了,李績現在還被困在那裡呢!”
說完臉色有些難看道:“這次李績為了給朕爭取時間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恐怕傷亡不會少了。”
那種決死衝鋒的勇氣不是誰都有的,要不是李績不斷為他們爭取難得的時間,他們也撐不到現在!
“陛下不必介懷,將士們能為陛下出生入死,也都是心甘情願的。要是陛下是一介昏君,他們也不會如此!”
“能為您這樣的聖明天子去死,他們泉下有知也能含笑九泉了。”
杜如晦說道。
李世民聞言臉色有些低落,但很快就重新拾起了往日的神態!
“他們都是為朕死的,那麼朕也不能讓他們失望。下去之後統計好他們的名字貫籍,等回到長安朕自有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