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郕國公(1 / 2)

姬唐 喬木兮有思 9116 字 11個月前

“姬鬆上前聽封!”

姬鬆上前一步,單膝跪地,上首抱拳。

隻見陳壽拿出一張明黃色的聖旨,看了眼姬鬆,大聲宣道:“大唐皇帝製曰:昔國初之時,突厥南下,國朝洶湧,關中大地險有傾覆之危。十數萬大軍陳列渭水之側,姬氏佳兒鬆者,為人果敢,以衝齡之年帥族部百餘人,雖為父報仇,但其孤身入營,殺其敵將,後又於高陵大敗敵軍,揚我國威。”

“突厥雖退,但仍是大唐之敵。貞觀二年,鬆以弱冠之年入朝聽用,不過年許,創司農寺,鼓勵百姓墾荒,得田無數。貞觀三年冬,臨危受命,以後軍總管之職,帥千餘將士馬踏突厥王庭,生擒其酋,及其以下百官數百人,東突厥隨滅。”

“獻曲轅犁,六腳耬車,水車,使大唐耕作更加得力……”

“山東,兩淮突發大水,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鬆以初建大唐水師南下交州,得糧百萬石,生民得解,其功莫大焉!”

“出鎮宣州,五年富其地..........”

“建書院,迄今為止,已是大唐文華聖地,天下人慕之久矣!”

“組建遠航水師艦隊,遠赴數萬裡海域,得高產糧種,結瑪雅之文明.............”

“獻煉鐵之法,大唐隨有鋼鐵之利,百姓有鐵製農具,效率大大提升!”

“製宣紙,煉鋼鐵,建鐵城,開鐵礦............”

“遼東之行,勢如破竹,得卑沙城,石城,建安城,安市城外以一敵五,勝之!”

“........如此種種,不賞不足以令天下臣民信服,不獎不足以顯大唐之功勳,其所作所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這時,李世民阻止了陳壽的宣旨!

“姬鬆!”

姬鬆一愣,但還是回到:“臣在!”

李世民環顧下方,凡是被他看到的人都低頭不語,就是想要阻止皇帝封賞的人,在聽到姬鬆種種功績之後也瞬間閉嘴!

要是這樣的功績還不能被朝廷冊封,那麼他們算什麼?廢物不成?

這是百官的集體利益所在,其他時候他們哪怕希望將姬鬆碎屍萬段,但在此時,姬鬆得到他應有的功績他們是不會阻攔的。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今日他們可以阻止姬鬆的封賞,那就難保明日彆人就不會用同樣的方式阻止自己的功績!

更何況,看到皇帝如此鄭重,他們就是想阻止也是不可能了。

之前已經說了姬鬆的功績,那麼接下來就是姬鬆的封賞了。

隻見李世民朗聲道:“爾諸奉天征討四方,臥雪眠霜,櫛風沐雨,百戰百勝,萬死半生,報國之深恩,弘濟艱難,宣力甚多,輔城大功,仰稽大唐開國功臣,賞賜等第,參酌得宜,論功高下,定爾爵賞,在爾矣!”

姬青等人聽得熱血澎湃,老師的功績被皇帝親自娓娓道來,這是多麼榮耀的事情?

眾臣心下微沉,凡是和姬鬆交好的全都喜笑顏來,等著接下來的封賞,皇帝如此誇讚,這封賞絕對不低。

但和姬鬆交惡的,心裡則暗歎一聲,這姬鬆怕是要一飛衝天了。現在朝堂已有世家門閥,隴西勳貴,開國功臣,加上代表寒門和平民的姬氏門人,之前還因為姬鬆不在朝堂中心,隻有謝廉一人維持,但以陛下對姬氏的看重,將來朝堂之上必將又要分出一個實力強大的派係了。

李世民可不管眾人怎麼想,看著姬鬆,沉聲道:“今封開國縣侯,好畤侯姬鬆為宣力推誠武臣開國公,其號曰:郕,是為開國郕國公。”

“特進紫金榮祿大夫、金吾衛大將軍、兵部尚書,宣州刺史......”

“封地兩千畝,戶加三百.............”

這時,就在大家以為完了的時候,隻見皇帝退下,陳壽又拿出一份聖旨,大聲道:“另,保留好畤侯之爵位,封地封戶不變,子子孫孫承襲之,與國同休.........”

靜,整個大殿落針可聞,所有人都被皇帝的大手筆給鎮住了。

不但冊封姬鬆為郕國公,這本就是應有之意,誰讓人家有個好祖上呢!

姬氏一門承襲周朝郕侯之名,家裡更有完整的世係,這是天下所共知的事情。

在姬鬆承襲郕國公之時,就已徹底超越先祖榮耀,從此之後,姬鬆本人就是開一脈之祖的人物,為後世子孫世代祭祀!

但保留好畤侯爵位算什麼?還與國同休?

這是不是太過了?

“好畤侯.....不,郕國公還不接旨?”

陳壽笑著說道。

姬鬆此時還出去懵的狀態,郕國公,沒有比這個封號更讓人滿意了。

就算提前從平陽那裡知道會保留好畤侯的爵位,並且與國同休,但真的在兌現的這一刻,他還是震驚地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笑著看著姬鬆,好似鼓勵,又似長輩對晚輩的期許!

從此以後,姬氏將徹底和大唐或者李氏皇族綁在一起了。直到有一天大唐消亡,好畤侯的爵位這才會徹底消失。

從今往後,不管姬鬆立下多大的功勞,也就隻會封賞一些財物,官職,爵位上是不可能了。

在得到世襲的好畤侯之後,大唐將和這個爵位徹底綁定,大唐興,則好畤侯一脈興,大唐亡,好畤侯一脈也將徹底消亡,好畤侯一脈今後也隻能成為大唐的死忠..........

姬鬆想到了很多,但他知道,他拒絕不了,雖然他一直遊離在大唐權利之外,但有些事情根本就阻止不了。

南方世家的投靠,兩港,宣州,書院,司農寺中的官員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聚集在他的身邊。

李世民需要一個製衡朝堂的勢力,和姬鬆有關係的官員需要一個明麵上的領袖,而這些都不是姬鬆自己所能控製的。

姬鬆推金倒玉般俯首道:“臣,姬鬆,領旨謝恩!”

“陛下不可!”

就在大唐目瞪口呆之際,褚遂良突然站出來大聲道。

“褚愛卿有何意見?”

李世民神色不愉道。

“要是關於姬鬆封賞之事,那就不用說了,以他的功績早已應該晉爵國公,但由於朕的一點私心作祟,這才拖到今日。”

不等褚遂良發難,李世民大聲說道:“關於保留好之後之爵位,大家放心,從姬鬆之後,直接降爵至好畤侯的爵位,並且隻掌兵,乃皇家護衛。”

他掃視所有官員,最後目光停留在褚遂良身上說道:“愛卿還有話說?”

褚遂良苦笑一聲,心中苦澀道:“臣.....無異議!”

皇帝都這樣說了,他還能有什麼意見?皇家護衛,這是皇帝再為將來皇家子孫留下的一支保身力量啊!

李世民點點頭,最後說道:“此次封賞大典就此結束,其餘有功將士,隨後將有太子率領兵部,戶部協同下發封賞。”

“退朝!”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