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在多方考量之下,確定在靠近東女國的東側三百裡處設立大營。這裡地勢雖然沒有吐蕃高,但也差不了多少。這也是為了讓將士們慢慢適應設立的。不然一開始就在地勢高的地方,將士未必受的住。
等過上一年半載,將士們適應高原環境之後,再往高處遷移就是。並且第二營地已經探查完畢,已經在當地官府的協助下開始建立。
而這個地方就在昌都,此地地勢更高,距離吐蕃更近,並且卡在茶馬古道的節點上,不但能訓練士兵,還能收取稅收養兵。此地往西快馬加鞭不到三日就能到達邏些。一旦在此駐兵,定會讓吐蕃投鼠忌器。
若想對大唐用兵,昌都這個地方必然會成為他們首要的攻擊目標。一旦這裡不被拔掉,他們就不敢輕舉妄動。
柴紹當然知道這裡的重要性,在打箭爐駐兵已經成功迷惑吐蕃,而他則在昌都打造關卡。一旦成功,這裡將是大唐釘在吐蕃頭上的一顆釘子。
所以,他現在的任務就是看住吐蕃,決不能讓其搗亂。
隻是想到姬鬆現在麵對危局,他心中有些不安。但他距離太遠了,根本就是鞭長莫及,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期望他能平安無事。
安西都護府。
當郭孝恪和已經達到到達安西布防的蘇烈,接到聖旨後也是心神大震!
“看來還是小看大食了,沒想到他們動作這麼大?反應之激烈,就像是被踩著尾巴一樣不顧一切!”
蘇烈有些感慨道。
貞觀二十二年被調任安西都護府的郭孝恪,早得知大食人在海上對大唐發起進攻後的第一時間就開始布局安西,他甚至將戰線已經推進到了恒羅斯境內。
按照他的想法,就應該拒敵於國門之外。但卻遭到了朝廷嚴厲拒絕,嚴令他必須停下腳步,不然就立即回長安。在異國他鄉作戰?虧你想的出來,一個後勤就能累死三軍。
並且嚴令他必須以保護當地漢人安全為第一要務,哪怕是大半個西域丟了,但隻要這些漢人無恙,就算他大功一件。
這讓郭孝恪有些無所適從,但命令以下,還是陛下親自寫的詔書,一字不改地下達給他,可見朝廷和陛下的決心。就算再不甘,也隻能退出恒羅斯。
之前西域漢人不多,朝廷也不是很在意安西的經濟和民生,更多的是將西域諸地當做隴西的屏障,和抵擋西突厥的前沿戰場。至於西域的名勝和會不會被打爛了,朝廷甚至是皇帝都不是太在意!
這也是曆史上大唐在西域失敗之後毫不猶豫拋棄的原因,根本不願在西域之地投入太多的力量。
一個是太遠,根本鞭長莫及,糧草運輸和控製都處於羈縻狀態。
但現在,當關中無地青年男子,以及大唐各地家裡負擔過重的青年,在西域入籍就給分地分女人的誘惑下大量遷移後。這才徹底改變了朝廷對西域的態度。
一個生存著大量漢人,並且耕地不缺,土地肥沃的地方,他們沒有理由去拒絕。
西域此舉不但徹底緩解了大唐無地百姓的生計,也間接解決了國內不穩的局麵,為大唐穩定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之前一個九成九都是異族的西域,大唐根本不願花費太多的精力去治理。但當大量青壯男子湧入西域,娶異族女子後。朝廷更是恢複了西漢時期的長史府製度,用以專門管理民生,徹底將軍隊釋放出來。
此時,光安西之地就生活不下十萬漢人,並且還都是年紀不大的青壯男子。這還隻是成年男子,要是加上這幾年和異族女子生下的孩子,據長史府不完全統計,至少有三十萬人,男女孩子基本平衡。
因為都是年輕夫妻,加上平均下來一名漢子男子至少有三名女子計算,這個成長趨勢至少能保持十到十五年。
而到了那時,等這些孩子長大,又是一個人口爆發期。並且為了保證幼兒的存貨率,朝廷更是征調書院醫學生前往西域建立醫館。為此朝廷作保,等五年之後會長安,至少都是一個有品官員。
這或許對世家之人不算什麼,但對貧寒子弟來說,已經是意外之喜了,當初聖旨一下,報名者甚眾!
以此推斷,十年後,大唐在西域的漢族人口至少可達到一百五十萬到二百萬之間。如此強大的發展潛力,如何不能不讓朝廷重視?
一旦人口達到那個地步,西域之地的人口結構將徹底發生扭轉,漢人也將成為此地的人口大族。
那時候,西域將徹底成為大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在郭孝恪麵對危機想要在當地征調漢人加入軍隊的時候,朝廷嚴厲訓斥駁回,並且寧願從大唐國內調兵也不願在西域征調。
在朝廷看來,這簡直就是殺雞取卵的做法。不但不利於大唐在西域的布局,還為將來繼續引入大唐無地人口埋下隱患。根本得不償失!
更何況,朝廷將西域軍政分離,另設長史府管理民生。皇帝更是親口許諾,凡是定居點人口達到萬人以上就設縣管理。就是為了將百姓和都護府分開,如此,豈能答應讓將領在當地征兵?
自從三種高產作物快速推廣,大唐現在根本就不缺糧食,加上在軍糧上的不斷革新,此時已經擁有多種口味的軍糧,滿足軍隊的一切需求。
不但運輸成本下降道之前的三分之一一下,更是占地更下,壓縮餅,炒麵,鍋盔等發明,一個士兵就能肚子帶上半月的口糧行軍。
在如此情況下,大唐會在意調兵的消耗?
大唐此時從來沒有如此大氣過,想想立國之時的窘境,現在簡直就是天堂。
“大都督!”
蘇烈剛來安西,對這裡情況也不是很了解,有些凝重道:“你說大食人會在西域和我大唐開戰嗎?”
其實他心裡也明白,開戰的可能性不大,大食人又不是傻子,海上戰事還未結束,他們傻了才會在西域重新開辟新的戰場,並且還隔著幾個國家。
他之所以如此問,其實就是想聽聽郭孝恪的想法,畢竟論了解,沒人比眼前這位對西域更清楚!
郭孝恪沉吟片刻道:“暫時不會!”
“暫時?”
蘇烈抓住這兩個字,疑惑道:“難道將來他們會?”
“不錯!”
蘇烈和郭孝恪雖然交情不深,但蘇烈來此之後並沒有絲毫插手自己事務的意思。人家如此識趣,自己當然也要投桃報李。
“那要看海上的戰爭如何了!”
深吸一口氣,郭孝恪凝重道:“大唐若是敗了,西域必然無虞,大食人不是傻子,在海上能進攻,何必千裡迢迢,吃力不討好在陸地上進軍?”
“但若是姬鬆勝了..........”
“大食人就會將重心放在西域上,以求突破?”
蘇烈想到沒想破口而出,這讓本來有些自得的郭孝恪有些吃驚!
“大都督不必驚訝!”
看到他這樣看著自己,蘇烈笑道:“托郕公的福,末將在他那裡學了不少關於海上的事情,特彆是戰艦和海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