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雙贏!(1 / 2)

姬唐 喬木兮有思 8840 字 11個月前

“《請建軍法部?”

李世民靠在椅子上將手中的奏章放下,若有所思地看著有些忐忑的李績。

“懋功啊!”

“啊,臣在!”

李績連忙道:“陛下請吩咐!”

說實話,他現在有些後悔了。這件事很大程度上來說是有些觸及皇帝的逆鱗,要是往深裡想,一個邀買人心的帽子是扣定了。

但現在這卻是難得的機會,地方軍隊久不經戰事,領兵將領更是連戰場都沒上過,長此以往,大唐軍隊的戰力可想而知!

此法看似在加強軍方權利,但卻實實在在地在整頓軍隊,防止文官往軍中參沙子。不但能讓軍中將士凝聚力更高,還能在一些時候直接對軍中動手。

但這個權利到底放在誰手中他現在也很遲疑,要是李靖還在的話他還能有個商量的人,但現在...........

去找姬鬆?

他搖了搖頭,這奏章就是姬鬆寫的,他要是想說早就說了。直接扔出來讓大家討論,就足以說明他隻提意見,其他的不參與。

其實這也是他想要的,在看到這封奏疏後他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自己堂堂英國公,大唐功勳老臣,到頭來竟然讓一個後起之秀做在了頭上,這放誰都不服氣。

程咬金和尉遲恭兩人和姬鬆就是同穿一條褲子,但在即不是啊!

還有不少老將或多或少都在自己麵前說過一些牢騷,這讓他心中更是不服!

憑什麼?憑什麼姬鬆能坐在武英閣閣首的位置上?還兼領軍情司,監察軍中的權利。為什麼自己不能?

李世民看向李績的目光有些意外,還有些莫名的神色。好似在惋惜,又好似在歎息!

“這件事以後討論,至於能不能成,就交給大家吧!”

隨即有些疲憊道:“你退下吧!”

“陛下.......”

但看到皇帝揮手,他壓下心中的疑慮退出大殿。

當李績離去,李承乾從後麵走出,看了下門外,低聲道:“他不服子毅?還是想邀買人心?”

“都有吧!”

舒展下身子,李世民毫不意外道:“被人利用了還不自知,真不知道是真的老了,還是被權利迷了眼?”

“被利用?”

李承乾明顯有些吃驚。

“這都看不出來?”

將奏疏扔給太子,他站起來道:“這上麵的字跡雖然不是姬鬆寫的,但那語氣分明就是他的手筆。”

“自己抄一遍就以為是自己的了?笑話!”

他有些頭疼道:“這小子要搞事情啊,嫌自己權利太大,給自己找個對手?還是想避嫌?”

對於姬鬆的安排是他考慮了很久才想出來的最優解。要是姬鬆沒殘,他還真不敢將他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現在的武英閣可不是之前的武英閣,它現在不但監管軍隊,還管理著四品以上武將的考核和升遷,並且還有劃撥軍資的權利。

雖然他隻是劃撥,最後還得到戶部和兵部審核,通過後才能施行。但這已經是天大的權利了。

當初李靖可沒有這些權利,可見他對姬鬆的看重!

現在的大唐太大了,大到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突然多出了一塊土地。甚至一個部落,一個國家並入大唐。

邊軍的實力大大超過了國內的地方駐軍,一旦發生不測,那簡直就是一場天大的災難!但要是削弱邊軍,那和自斷臂膀有什麼區彆?

邊軍如果出現問題,被四周蟄伏的那些豺狼窺伺到機會,那就是大唐衰弱的開始。自己在那些人還不敢放肆,一旦自己不在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承乾是不錯,但卻不知道軍中的殘酷,那些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悍將,指望他們對某個人多麼忠心,要是真的信了,那才是傻子。

他不否認有忠心的臣子,並且還不少。但大多數的武將在皇帝強勢的時候還能恭順,但中央一旦衰弱,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舉起兵器對向昔日的忠心對象。

因此,他需要扶持一個能震懾這些驕兵悍將的人坐鎮朝中,讓那些人不敢生出半點野心。那怕朝廷出現意外,也有人能收拾殘局,不至於一朝崩潰!

之前是李靖,李靖一生唯謹慎二字,功勞夠大,軍功夠盛。說是大唐第一也不為過。有他在,誰敢炸刺?

可惜李靖死了!

當李靖死後,他豁然發現,煌煌大唐軍中竟然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

這可把他嚇出一身冷汗,還好發現的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隨自己打天下的老弟兄們現在隱退的隱退,死的死,剩下的也都撐不了幾年,也就隻有李績還能頂上來,但他私心太重,性格陰沉,不適合坐在那個位置上。

他遍數大唐,數來數去,竟然發現中生代的將領也就隻有姬鬆、蘇烈、張士貴、涼國公契必何力等人。三代有潛力的將領還處在積累經驗階段。薛禮、劉仁軌、裴氏的裴行儉、渤海高氏高侃等人。

而真正能讓大多數人心服口服的人卻隻有姬鬆一人,但姬鬆腿殘了,在回長安之後更是有了隱退的意思,這讓他坐不住了。

甚至使用的無賴的手段強行將他放在了武英閣閣首的位置上,為此不惜擔上不體恤臣子的名聲。

難道也不想姬鬆好好休養嗎?

他想,他比任何人都想。他知道姬鬆的本事,隻要他在,隻要皇帝不昏庸無能,那大唐就亂不了。就算是亂了,也有人站出來收拾殘局。

而這個人就是姬鬆。

並且他和邊軍的關係並不緊密,這幾年他有意識地將大多數的軍中力量朝水師轉移,這些他都看在眼裡。

但他不在乎,相比於近在眼前的軍隊,水師的局限性太大了,就算事有不協,水師最多也就是一方霸主,而難成大氣。

所以,這樣一個和邊軍以及地方軍隊聯係不緊密,沒有太多牽扯人,就是天造地設的軍方首腦。

加上姬氏和皇家牽扯太深,甚至到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地步。姬氏注定會是皇家的最忠誠的家族。

再看他的戰績,那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威名。就是聽到他的名字,那些有野心的人就不敢冒頭,冒頭必死。

其本身性格就較為公正,這才是他想要的武英閣閣首。

但現在這小子好像知道了些什麼,竟然誘惑李績和他奪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