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半年!(1 / 2)

姬唐 喬木兮有思 9115 字 2024-05-14

夏日的蟬鳴總是讓人心煩氣躁,忙完一陣的姬鬆拿著蒲扇晃悠悠地轉動輪椅來到門前的台階上。

或許是想巴結新任的上司,原本的台階也不知被誰給弄成了緩坡,以他力氣足以自個上下無阻。猛地被夏日照射,眼睛頓時有些不適。閉上眼睛適應一會兒,這才來到院子中的槐樹下。

這樹明顯是人工培育的,原本雜亂無章的枝丫,愣是被修剪成了傘蓋狀的樹冠,在咧咧夏日中,讓烈日無法船頭樹冠。

一股涼風吹來,他舒服地閉眼享受。

但這風來的快去的更快,還沒等享受難得的涼爽,滾熱的風又將他環繞。

老尉遲病了,皇帝連續三次親自去看,更是帶上最好的禦醫,但卻隻能束手無策。姬鬆沒去,也就沒有人來找他。

他不去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早年戰場上的創傷讓尉遲早已透支身體。要不是這些年姬鬆和孫道長給他開了不少滋補的藥,怕是也堅持不到現在。

這半年時間他的生活很規律,早朝他是不去了。除非萬不得已,那太極殿根本就不會去,就算去了也是一言不發。

接手武英閣後,他就對軍中一些事情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各地五品以上將領分批來長安述職。

聰明人都知道這是姬鬆對軍隊的篩查,凡是在述職期間不合格的大概率是回不去了。就算無事,也很可能被調離原來的軍隊。

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有人更是以病倒為由不來。

但早已做好準備他能慣著他們?

不來是吧?行!

既然病了,那就是不能處理事務了?那好,省的自己去找理由了,直接調任其他人前去上任,再將他手下的親信調離。

如此大唐就不勞煩你了,既然有病就好好治。

如此搞了幾個刺頭後,所有人都老實了。哪怕是再不情願也得來長安一趟,哪怕知道這次可能回不來了。

不是沒有想過搞事情,但在軍情司的監控下,還沒等他們有動作就被抓了起來,完了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泄露消息的。

陸陸續續來到長安,心裡有鬼的本以為這次在劫難逃,已經做好的身死的準備。但結果卻讓他們大吃一驚。

軍中他們確實回不去了,但卻並沒有治罪,而是在解除兵權後去了地方當縣尉,或者問題不大的被調離了軍中做了閒職。

一些過錯不大,並且有本事的,被留了下來,聽說要去什麼陸軍學院當教員?

沒錯,姬鬆在查清楚所有將領的事情後,就將其分門彆類分為了好幾個類彆。像那種不將士兵當人看,私心重的將領,全都罷免了。

那些翻過大錯,或者能力不匹配的人也都調到了他處。至於一些過錯不大,情有可原的人就被他分到了大唐各地擔任地方縣尉,或折衝府將領。就讓這些桀驁不馴的邊軍將領去地方上折騰那些豪強世家吧!

在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邊軍將領,指望他們和你虛與蛇委?

剩下的就是一些有過人本事,並且能力不錯的年輕將領,他留下一部分。

在上奏皇帝組建陸軍學院後,派他們去當教員,三年之後,想走的官升一級。不想走的也可以繼續待在學院教學。

他們教授學子的不是詩書禮儀,而是排兵布陣,指揮軍隊的本事。

剛開始朝臣是不同意的,但在姬鬆給皇帝說明這樣做的好處之後,加上讓皇帝本人就任第一任學院院長,李世民想也不想就答應了。

這樣的機會他要是錯過那就不是他了。

隻要自己是院長,凡是從學院出去的將領天然就會和他親近,說是天子門生也不為過。

朝臣們的阻力重要嗎?

當然重要,至少李承乾這個監國在遇到大的阻力時隻能妥協。但是遇到李世民,那就不一樣了。

在李世民看來,朕想聽你的建議那就聽聽,要是不想聽的時候,那就是當做放屁!

朝臣們憋屈嗎?

當然憋屈,但他們敢表現出來嗎?

在強勢的皇帝麵前,他們連個屁都不敢放!

半年時間也隻夠較為近的將領回到長安,像安西等地的將領他放在了最後。

紛紛擾擾半年時間過去,他發現自己身邊的能說的上話的人越來越少了。那怕是家裡的人也都小心翼翼地和他說話,也就孩子們和妻子母親還能一如既往,其他人................

隨著武英閣的權勢越來越大,他自身的威勢也越來越重。之前李績還不是很服氣,但在幾次敲打後,不也老老實實地接受自己的壓榨?

每個人都在變,隻是他的變化有些大罷了!

所有人都以為他坐在現在的位置上,必定會為姬氏牟利,這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他姬鬆何意例外?

說的沒錯,他確實牟利了,並且還不少,但卻不是姬氏,而是水師。但所有人都沒有拿這事說事。他執政偏向於海外,注重於水師建設。

更是在嶺南的廣州開設了軍港,用以軍隊駐紮。

長孫無忌也不知和嶺南的馮盎打成了什麼協議,聯名上書請求在廣州開設港口,建立市舶司。

不出意外地李世民同意了,並且大力支持。不但派遣得力官員前去廣州主持事宜,還從明州和登州抽調了不少官員前去。

之前李承乾詢問過他的意見,但他能說什麼?

隨著明州登州港的繁榮,所有人都知道坐擁一座港口到底意味著什麼。之前由於皇帝不許,很多有心思的人也隻能偃旗息鼓。

但現在,皇帝同意廣州建港,那麼說他們機會是不是來了?

於是就有人開始試探,先是遼東,再是蘇州。反正是靠海的地方都有人提議開設港口。

但他們也不想想,除非皇帝瘋了,才會同意他的提議。還沒等上奏皇帝,就被李承乾給擋了回去。

朝廷為什麼重視登州和明州?

還不是因為這兩地每年為大唐貢獻著大量的稅收,一旦大量開設港口,那就意味著本原集中的海貿將被分分散,雖然這樣做會對當地民生起到很好的促進?,但卻沒了競爭優勢。

官員以及管理成本直線上升,也不利於稅收的增長!

現在從事海貿的人就那麼多,整個世界能在海上航行的國家不出一手之數。要那麼多港口做什麼?

除了分潤登州明州的利益,沒有半點好處!

至於廣州則是地理位置優越,不然他也不會在哪裡建立軍港。加上哪裡更加靠近南海,所以才答應下來。

至於其他的,他的作為倒是讓很多人佩服的很。

不但沒有為姬氏謀其私利,並且處事公正,這讓很多人想要看他熱鬨的心失落不已!

說好的年輕氣盛呢?說好的得意忘形呢?

年紀不到不惑之年的姬鬆,行事穩重的像一個老狐狸,就是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都對他刮目相看!

作為一手將他推到這個位置上的李世民更是滿意地的不得了,不但多次在公開場合稱讚姬鬆老成持重,為人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且行事靈活機變,反倒成了百官楷模。

聽得姬鬆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於是他又加高了下堆積在文桉上的文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