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是沒事可以去睡覺去,火攻?虧您想的出來?這裡是什麼地方?這是大西北,是氣候多變,風向倏忽即變的大西北,你要放火?”
姬鬆揉了揉發脹的額頭,他沒想到這老爺子突然跑來給他說使用火攻?
是,他不否認確實想過這個辦法,但又立即給否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啊!
這次本來就冒險,要是在點火的時候風向再有變化,到時候就不知道燒的是自己還是敵人了。水火無情,它可不會認人。
加上這裡是草原,一旦燃起大火,那就不是他們能控製得了的。一旦大火蔓延,不說突厥人,就是大唐也要跟著倒黴。
它不是聽話的孩子,你想讓它往哪燒就往哪燒,風險太大了!
“呃!那啥,老夫還有事,就先出去了哈!”
說完就頭也不回地往外走,實在是太丟人了,被自己個晚輩這麼說,他實在是臉上掛不住。他想到了火的厲害,卻忘了火的不可控性。
一旦出了意外,到時候就不是幫忙了,而是成全敵人了!
“回來!”
姬鬆無奈,看著一臉尷尬的老爺子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
“您老想要幫我,替我分擔一些,這些我都明白。但有些事情我們做不得,我們可以殺個屍山血海,也可以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其極,但有些事卻做不得。”
“火攻確實是個辦法,但他是不可控的,更是有違天和的。一旦大火燒起,這方圓千裡可有幸免?我們要是用了此法,你說突厥會不會也使用同樣的辦法對付我們?”
他還想要說什麼,卻看到老爺子的臉色,嘴唇蠕動幾下,愣是忍下沒有再說什麼。
“此戰我有幾分把握,火攻之法我不同意!”
“好了,我要休息了!”
老程張嘴想說什麼,但卻不知道說什麼,隻能歎了口氣,出了帳篷!
“怎麼樣老程,大將軍同意了?”
看到老程出來,郭孝恪連忙問道。
“屁,老子這次丟大人了!”
於是就將姬鬆說的話複述一遍,聽完郭孝恪張大嘴巴,看向老程的眼神都有些不對。
“想笑就笑吧,老子這次算是丟人了,被一個晚輩埋汰!”
說完就開始唉聲歎氣!
“行了,這事確實是我們考慮不周,也怪不得子毅,畢竟他是大將軍,考慮的也要周全一些。現在想來火攻是不錯,但風險太大了啊!”
聞言,程咬金冷哼一聲:“馬後炮,這會兒說這有什麼用?”
郭孝恪也不生氣,摟著老程的肩膀道:“好了,走,喝酒去。我們啊都老了,比不得年強那會兒了,我們還是不要添亂了。”
這不過是一個小插曲,西域的局勢一直都在按照姬鬆的謀劃不斷上演。突厥收縮了勢力,但卻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
殺戮還在上演,隻是效果差了許多。
現在唐軍一直都在外圍圍獵,冷不丁地就給突厥一下,氣的賀魯跳腳大罵李世民和姬鬆,卻沒有絲毫辦法。
派出的人少了,就會被一口吞下,但要是多了,唐軍輕騎進退如風,根本就不給他們圍剿的機會。
這裡一馬平川,十二支校尉部相互穿插,聯合,看似鬆散,卻又相距不遠。隻要一方遭遇圍剿,左右各方不到半個時辰就能支援。
就在突厥趕往碎葉鎮的路上又有數萬人傷萬,牛羊草料損失無數。
姬鬆看著手中的戰報笑了笑,就不再去想此事。現在才哪到哪?好戲還在後麵呢。
不過,長安也應該知道西域的境況了吧?
長安,太極殿。
就在三日前,馴鷹就將西域的情況送了回來。得知消息的李世民立即召集重臣緊急商議,但足足商議了三日卻還在不斷爭吵,就是沒有一個論斷!
“不行,郕國公此舉太過冒險,一旦和突厥大戰之後損失過大,那麼接下來和大食人打仗還怎麼打?如此做太危險了。臣請陛下緊急下旨叱責姬鬆,立即想辦法和突厥和談,我們決不能陷入兩麵作戰的局麵,不然西域危矣,大唐西疆危矣!”
“放屁,現在說這話還有什麼用?還和談?虧你說的出口?西突厥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們就是在等大唐和大食相爭,而他們漁翁得利。他們就算是傻子也不會和大唐和談,甚至還會和大食人聯盟。現在不趕在大食人到來之前將西突厥解決,那等待大唐將士近百萬大軍,到時候還怎麼打?”
“那迫使突厥提前西遷呢?或者給予他們好處,承諾將來..........”
“不要說了!”
李世民大吼一聲,眾人頓時鴉雀無聲!
李世民有些失望地看著下麵的這些臣子,房玄齡和杜如晦都老了,現在隻想著息事寧人,圖個安穩,早已沒了當初的銳氣。
剩下的將領不是老了,就是眼光不夠長遠,隻看到了姬鬆如此做的危險,卻沒有看到一旦對突厥不管不顧,接下來大唐將要麵對的局麵將是何等的艱難!
他環顧一周,最後看向丹陛上的太子道:“太子,你作為儲君,也見過許久,可有什麼想法?”
頓時,所有的目光都看向李承乾,他們也想知道這位監國太子到底有什麼辦法?
不過大多數人都不以為意,如此艱難局麵,一個沒上過戰場的太子能有什麼辦法?
李承乾麵不改色,上前道:“臣並無良策,請父皇降罪!”
聽到這話,原本就不抱希望的李世民隻是煩躁地揮揮手。
“但..........”
就在這時,李承乾突然道:“但我們是不是太過看重西突厥了?一群喪家之犬,就讓我大唐滾滾諸公束手無策了?”
說完不等眾人反應上來,朝皇帝躬身道:“父皇,郕國公來信可有請求增援?”
李世民搖搖頭:“不曾!”
“那可有憂心之舉?”
“不曾?”
“那西域各都督府都督,各軍統帥可有軍心不穩?”
李世民聽到這裡若有所思,但嘴上卻說道:“也不曾,朕也奇怪這是為何?按理來說此時應該人心惶惶才是,但據玉門關守將來信說,西域同仇敵愾,軍民積極備戰。上至老者,下至孩童,都在為大戰做準備,甚至的婦人都在幫助大軍縫補衣服,運送糧草。”
“你是說..........”
李世民瞪大眼睛不可思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