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鬆看了眼氣的臉色發白的李淳風,笑道:“我看那財神就不錯,世人都說我有點石成金之能,乃是財神在世。這財神的位置怎麼也得給本公吧?”
“哦對了!”
他好似想到什麼,趕緊道:“你看,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都成了神仙,那陛下怎麼也得是個天帝不是?這紫微星是儲君之星,本公看給太子得了。”
“你說呢?李淳風道長?”
噗通!
李淳風打著哆嗦癱坐在地,浮空起伏,眼看著就差一口氣的事了。
“你殺了我吧,你們......你們怎麼能如此玷汙我道家神靈?你就不怕天譴嗎?”
姬鬆一愣,吃驚道:“還有天譴?那你師父整日給人算卦,算不算泄露天機?要是這都不算的話,那你道家給自己赦封神位,難道不怕被雷劈死?”
他看看天空,喃喃道:“難道你道家能掌控天不成?那陛下豈不是..........”
“閉嘴!”
李淳風傻了,他死死地捂住姬鬆的嘴,哀求道:“郕公,求您了,彆說了行嗎?要是被師父知道,我會被打死的。”
切,就這?
看著嚇得差點尿褲子的李淳風,姬鬆撇撇嘴,不屑道:“要是漫天都是你這種神仙,老子丟不起那人,好好的人不做,非要做神仙?”
“行啊,老子先將打殺了,然後你就可以做神仙了,你說行不?”
唐儉看到都氣的哆嗦的李淳風,實在有些看不過去了。上去踢了他一腳,笑罵道:“你個小道士不知輕重,什麼話都敢亂說?也不怕給你們道家招來災禍?”
“趕緊滾蛋,要是在開春之前不能將剩下的完工,老夫就替你師父好好教訓教訓你。”
“哎,小道這就去,這就去!”
說完連爬帶滾就下了山,那速度,就像是有什麼在後麵追一樣。
“沒想到這座八卦城真的建成了?”
唐儉看著山下氣勢恢宏的八卦城一時間感慨萬千,誰能想到這樣一座神跡般的城池在他們手中建成了。不但建成了,還建的如此之好。
內含八卦要義,輔以諸葛武侯的八陣圖格局,配合大唐將士,這就是一個刺蝟,沒有十倍以上的兵力,想要攻破這座城池,簡直異想天開。
不付出慘重的代價,想都不要想。
除非鎮守這座城池的是個無能之輩,隻要稍微有點能力,在道家高溫的配合下,守住城池不難。除非被圍困一年以上,在外無援兵的情況,才有可能攻破。
從一開始這就是座兵城,除了少量農夫外和必要的工匠,不會有其他人進駐。守將也必然是長安派來的親信擔任。
“是啊,當時老夫還以為這小子在說笑,半年?區區半年就想建造這樣一座城池,就算有突厥俘虜,也不可能。”
“但誰能想到這小子竟然拿陛下都舍不得用的火藥炸山取石,又用火山灰製成黏合之物,有了巨石,有了黏合之物,又有大量的免費勞力,娘的,這小子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
說完就要掰姬鬆的腦袋好似真的要看看裡麵裝的是什麼,黑著臉拍掉這老家夥的手,沒好氣道:“沒做過怎麼就知道做不成?這世上總是辦法比困難多。隻有做了,才知道問題在哪,遇到了解決就是,這有什麼的?”
“你們真以為曆史上那些巧奪天工的建築都是工匠們自己要做的?笑話,沒有人用刀子逼著,他們就是死也做不出來。”
他感慨道:“這人啊,就得逼一逼,不逼一下,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本事,”
“你瞧,這不就成了嗎?”
程咬金和唐儉對視一眼,同時朝姬鬆唾了一口。
“卑鄙!”
“無恥!”
“陰險!”
“下流!”
“..............”
忍著惡心抹了把臉,看著就像躲瘟神一樣離開的兩人,老遠了都能聽到倆人的詛咒聲。
“娘的,陰險無恥,老子受了。”
“但他娘的下流算怎麼回事?”
他想了半天也沒想起自己禍害他們家小娘的事情啊?不過可以試試,嘿嘿!
他托著下巴,看著山下的城池,腦海中閃過一個人模湖的臉。他越是想看清,就越模湖,最後隻能煩躁地揮了揮手,好似要將眼前的人臉打碎一樣。
“相隔千年,沒辦法了啊........”
他將頭埋在懷裡,肩膀聳動,劉老二和大牛眼眶微紅,但卻沒有打擾,隻是默默地陪在他的身邊,讓家主感覺到自己,這樣或許不會感到太過孤單...............
安西的雪來猛烈,也去的果決。
在中午的時候已經是豔陽高照,但皚皚白雪下的大地卻感覺不到一絲一毫的溫暖。隨著八卦城的城牆建好,大軍也都早已入城紮寨。
雖然還沒有建在房屋,但有著城牆的格擋,加上八卦城特有的城坊格局,使得在八個方向都有三座成放射式的梯形坊市。
居住期間,至少也有了阻擋風雪的能力,在這個冬季也能好熬一些,不至於出現大量的凍傷。
他縮在鋪著厚厚皮毛的輪椅上,大牛在後麵推著,他皮冒看向城內還在勞作的俘虜心中閃過一絲不忍,但隨後就丟的無影無蹤!
這世上從來都不公平,在國家和民族利益之間,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西突厥,這個在東突厥滅亡後還一直存在的突厥勢力,從現在開始他們也將慢慢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或許後世的史學家會時不時地惋惜一個草原霸主的消失。
但現在,對於大唐來說,突厥就是仇恨的代名詞,在剛剛結束異族統治中原才不到百年的時代,人們還沒有忘記中原周邊異族對漢族百姓的傷害。
雖然經過漫長的數百年融合,特彆是長江以北,漢家血脈的定界早已模湖不清。
江南人鄙視中原已非華夏血脈,中原人鄙視江南人不過喪家之犬。隋朝數十年間,不管是隋文帝楊堅,還是隋煬帝楊廣,他們都在努力彌補這種分割數百年的裂痕。
但顯而易見,楊堅出身關隴軍事貴族,自身的立場就決定也不大可能做出優待南方氏族的旨意。不然,心高氣傲的關隴貴族會讓他安穩?
他興科舉,收攏土地,建立嚴格的戶籍製度。建糧倉,啟用南方和關東氏族進入朝堂。雖然此舉讓關隴貴族不滿,但卻還在底線之上,不曾惹出什麼大麻煩。
如果再給楊堅二十年時間,或許憑借著他的高超手腕,能將這種裂痕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