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當走出許多不同的路後,會發生一些不可思議的變化.但那能行嗎?
出海是他的第一步,但絕對不是最後一步,他在不斷驅動大家朝海外發展,甚至在合適的時機脫離中原的控製,走出自己不同的道路。
與其在這片大地上打生打死,那還不如去為這個民族爭一片天。或許當這個地球九成以上都是漢人後,就再怎麼也都是窩裡鬥,總有人會站出來為這一切畫上句號。而他要做的姬是為這條道路的初期保駕護航,直到他茁壯長大成參天大樹,再也無法被突然截斷
既然無法,那就徹底放開,物競天擇,又在規則的約束下不至於那麼赤裸裸,這已經足夠了.
有了四路,他心中暢快不已,之前隻想著混一天是一天,但現在看來有的忙了。不過此時不急,他還有時間.
第二日他又恢複了之前的樣子,麵對一看自己的有些嗔怪的妻子,他嘿嘿一笑,更是的惹的對方對自己拳打腳踢,但他卻全然不在意,想到昨夜的酸爽,給打一頓也值了
剛走出院子就聽到熟悉的聲音,他楞了下,將纏著自己的小家夥踢到一邊去,就朝外麵走了過去。
“楊姨?您怎麼來了?”
說完就覺得有些有不對,連忙道:“不是,我的意思是前幾日去接您,您怎麼不來啊!”
姬母瞪了兒子一眼,沒好氣道:“你啊,就沒一點誠意,這不,我登門‘拜訪’他不來也得來。”
說到拜訪的時候,姬母加重語氣,又看到養老夫人無奈的樣子頓時明白了什麼。頓時嘿嘿一笑,道:“來了就多住幾日,反正我娘他也閒的很,就當是作伴了。今日我讓人好好準備一桌,大家夥在一起好好吃一頓,保管讓您滿意!”
“這怎麼能行,也太破費了,老身”
“哎,姐姐就彆管,我這兒子彆的本事沒有,這錢財上還從來沒缺過。按照他的說法,這天下財富揮之既去,招之既來,您就彆替他省了,省的他拿錢去乾那些不著調的事情。”
姬鬆一臉鬱悶,不就是前段時間用大量錢財換取了幾塊美玉嗎,那可比錢值錢多了,還保值。讓你說的我好像敗家子一樣?
楊老夫人聞言也笑了起來,看了姬鬆一眼,就笑道:“既然你這麼說了,老身也就不客氣了,早就聽說姬氏美食天下聞名,今日非得嘗嘗不可!”
“嘿,那趕情好,正好有幾道拿手菜讓您品嘗品嘗,到時候彆咬到舌頭就好!”
“你這孩子說什麼胡話呢?該打!”姬母聞言佯做要打,姬氏適時也露出害怕的表情,頓時惹的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隨後姬母陪著楊老夫人說話,姬氏又開始指揮廚子開造。這次他選的都是些清單了。什麼豆腐羹,魚丸,還烤了些蛋糕,讓老人家嘗嘗。
對於楊老夫人他是尊敬的,這是個讓人可憐的人,是大時代下的犧牲品。但相對於她的功績,所有的罪孽也該抵消了。
她現在隻是個老婦人而已,一切恩怨也都隨風而逝吧!
隨後幾日姬鬆想著法子讓老夫人留在家裡,各種美食層出不窮,又有母親,楊夫人,武媚和姬澤在一旁勸著,她也就勉強答應下來。
時間緩緩流逝,元宵佳節也在毫無新意中度過,每年基本上都是一樣樣子,看了這麼多年也都膩了。
不過為了不打攪大家的雅興,他也在宴會當晚做了幾首差不離的小詩,不過相比之前的詩詞卻是差了不少,讓原本一睹為快的眾人失望不已!
不過,今年宴會上出現了個姓盧的少年,一首《梅花落震驚四座,就連姬鬆也有些失神。
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
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台。
匈奴幾萬裡,春至不知來。
一是此詩些的是邊疆畫麵,又有伊州西域風情,讓他想起了在西域的日子。二來,這首詩太熟悉了,當得知此人出生範陽盧氏後,他竟然有種見證曆史的感覺。
不過也就如此,以他現在地位早已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出於愛惜其才,他將其叫到身邊,親自勉勵幾句,更是讓他有閒暇時可來府上。
但就是如此,也讓眾人大跌眼鏡,更有人想著這是不是姬鬆在向世家放出和解的舉動?
就連皇帝都頻頻注視,想著他到底有著什麼寓意!
但他能有什麼想法?不過是看到大唐難得出了有才之人,又是自己後世耳熟能詳的人物,心中高興而已!
不過也算是歪打正著,自己心中的打算也需要世家的出力,就當是釋放出和解的信號吧。反正現在世家也沒了開國初期的威勢,大部分力量已經轉移海外,皇帝也不至於對此猜忌什麼。
“年紀輕輕多出去走走沒什麼壞處,但讀書不光是為了做詩詞,詩詞雖好,但卻上不能為君分憂,下不能解民倒懸,怡情而已,萬不可浪費太多時間於此。”
“你之聰慧少有人及,如此更要多多珍惜,不可恃才傲物,沉下心來好好讀書,才是正道。”
但少年人自有其傲氣,就在對方想要反駁的時候,隻見一老者出現在麵前,對少年大聲嗬斥道:“還不快謝郕公指點?郕公乃是當世智者,能點撥你已是天大的造化,豈可無禮?”
不等對方答話,姬鬆就笑著擺手道:“什麼智者不智者的,說出去讓人笑話。這孩子聰慧異常,但自古少年多才並不是什麼好事,希望你們能好好教導,彆浪費了一身才情才是!”
老者躬身一禮,恭敬道:“多謝郕公指點,這孩子從小就聰慧,但身體卻不好,又被家裡人寵著,確實該好好教導了!”
姬鬆點點頭,就再也沒有說什麼!
對他來說這不過是個插曲,但他不知道的是在回家後,老者就將其送去了太白書院,有著那麼多年輕一輩的佼佼者在旁,想必能收收他的傲氣。
這些姬鬆當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在意。
元宵過後三日,朝廷開印,貞觀二十六年第一次朝會開啟,姬鬆也早早起來坐上輪椅來到朱雀人外等候!
不過,還沒等一會兒,就見有宦官出來,說是陛下有旨,讓鄂國公,盧國公,郕國公,以及多位老臣先去大殿等候。
姬鬆自然沒什麼意見,能進去的誰願意在外麵吹風?更何況又不是他一人。於是,在眾人羨豔的目光中,他們幾人施施然地走進了朱雀門.(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