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事,姬鬆當然得去宮中和李承乾商議一番,不出意外,李承乾對於此事當然是樂見其成。
“不過,我們真的派人去嗎?這一來一去怕是要耗費不少時間,值得嗎?”
麵對李承乾疑惑,姬鬆直截了當道:“陛下,我們現在去不是說為了占據地盤,而是去打基礎的,瑪雅人的文明還處於極為幼稚階段,就好比我中原夏商時期,更多的還是以部落為主的聯盟製。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去占領多大的地盤,這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畢竟太遠了,大唐也鞭長莫及。”
“我們要做的是同化他們,當他們穿漢服,說漢語為榮的時候,相同的膚色下,誰還分得清他們是瑪雅人還是漢人?”
“不但要教誨他們如何更高效的生產,還要教他們讀書,甚至教誨他們煉鐵,要是有可能將這種模式在殷州兩塊大陸上複製,如此一來,不戰而屈人之兵,加上一旦時際成熟,我們大量移民下,就他們那數百萬的規模,很快就會同化。”
“要知道,在高等級文明下,同化一個與世隔絕的文明是何等的簡單。”
“並且這不是我們要去的,而是他們邀請的!”
李承乾一愣,隨即哭笑不得地指了指姬鬆,實在不知說什麼好。
“那他們能做主嗎?畢竟已經離開了這麼長時間。”
“陛下多慮了!”
姬鬆對於這點毫不在意,笑道:“年或許不清楚他們在瑪雅人中地位,他們就是夏商時代的巫,是上天指派的代言人,是神的使者,你說他們有沒有能力做主?”
聽到此言,李承乾放心了,沉聲道:“那就去,反正也耗費不了多少。並且上次來過匆忙,據艦隊回來的人說,他們探索的地域還不足已知的十之一二,這次去後要好好探索下那片大陸,要是再找到什麼好東西,那可就發了。”
李承乾一臉猜謎,實在是那三種作物對大唐的幫助太大,一下子就解決了數千年來的糧食問題。要是再有什麼東西,那就賺大了。
姬鬆翻個白眼,他當然知道哪裡有什麼,說實話,好東西確實不少,但也隻是錦上添花而已,但李承乾既然有此念想,說不定還真能找到什麼好東西。
畢竟,後世亞馬遜叢林還是人類禁區,誰知道裡麵有什麼好東西,加上那裡地廣人稀,肯定很多好東西都不曾被發現。
“好了,此事朕會去安排的,不過這才怕是要再麻煩你那幾個弟子了,這事你去問問他們,誰願意去?”
“隻要完成任務回來,朕記他們大功一件!”
“另外,組建遠航艦隊的事情就靠你了,畢竟你比朕熟悉!”
姬鬆點點頭,這點他當仁不讓,此番不比之前。雖然有了一次航行的經驗,但運氣成分太多了。這次可不是去碰運氣的,要是出了意外,那可就真的完了。
“陛下放心,臣會準備好的!”
說到這裡,姬鬆就準備離去,但李承乾卻叫住了他。
“你在講學的時候蠱惑那些年輕學子出海,到底是怎麼想的?你是不知道,從昨天開始彈劾你的呃奏章就沒停過。”
“來,你自己看看,反正說什麼的都有!”
姬鬆一臉詫異地接過奏疏,打開一看差點鼻子沒氣歪了。
有說他居心叵測的,有說他送學子出海送死的,也有他泄露國家機密的彈劾,反正說什麼都有,目的就是希望朝廷不要采納他的意見。
合上奏疏,姬鬆嗤笑一聲:“還真是陰魂不散啊!”
“你說你,在大庭廣眾之下說這些做什麼?這不是沒事找事嗎?”李承乾一臉嫌棄道。
姬鬆卻不在意,這在他說之前就已經想到了,隻是沒想到他們的反應竟然如此激烈。
“這是大勢,誰也阻止不了,就算沒有郕的那番話,在越發激烈的競爭後,不甘平凡的學子必然會走出這一條路。與其到時候他們奮不顧身下傷亡慘重,還不如朝廷提前挑明,給他們一點幫助。”
“世家豪族在海外發展的太快了,在毫無掣肘下,更是無需擴張,眼看下一階段的兼並不可避免,正好給他們找點事做。”
李承乾當然明白他的意思,並且已經嘗到了甜頭,啟用寒門官員,在朝廷上已經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現在,書院係,寒門係的官員已經占據朝廷至少三分之一,並且還在不斷增加。
海外怎麼能少呢?寒門士子是沒有世家的底蘊,但朝廷可以拉偏架啊!
前段時間新任的南海長史府的顧延之上奏言,在海峽以南大唐已經占據了大量的島嶼,加起來的麵積足足有半個中原那麼大。
這還得了?既然占了,你就需要開發,開發就意味著稅收,這怎麼能停?
於是就上書朝廷,希望遷移些百姓來此,這不正好了?
並且有著朝廷的支持,很快就能追上那些世家大族領地,何況這些人可不是一般百姓,都是讀書人,治理領地也算是物儘其用。
“但你支持的力度還是小了些,朕明日就下旨,命水師在前期多多照顧些,不然怕是趕不上那些人。”
姬鬆自無不可,點頭道:“陛下做主就是!”
這是恩出於上,想必那些學子會感恩戴德吧?
走出太極殿,他看著金碧輝煌的宮殿,思緒不知飄到了哪去。
現在的大唐早已不是他熟悉的大唐,海外封地,殷州,和大食的較量,這些都是原先曆史上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但現在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發生了。
至於是好是壞,那就讓時間去檢驗吧。
至少,大唐走出了這一步,並且嘗到甜頭的人豈會輕易放棄?想到後世周邊全是狼子野心之輩,他就憋屈不已,正好,當漢人腳步踏遍全球之後,會發生什麼呢?
他無比期待..........
登州,這段時間突然熱鬨了起來。
無數年輕學子,以及眾多新進家族都在往這邊趕來,甚至導致登州城內人滿為患。
此時刺史府,姚昶看著朝廷下達的文書,以及郕公送來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