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絕對不可能(1 / 2)

諸天影視流浪 隨緣筆名 10449 字 9個月前

昏暗幽寂的大殿。

地上是一口巨大的浴池。

浴池邊上一張寬大的烏木桌案之後,席地而坐一個人。

他身穿一身寬大的黑色袍子。

身上氣機流動不休,使得他的衣袍咧咧作響。

天地靈氣散布在他的皮膚、肌肉、血液、骨頭之間。

劈裡啪啦聲不絕入耳,同時整個屋子裡麵都充斥著一股刺鼻的腥臭氣息。

“果然,不管什麼時候錘煉肉身都是如此的痛苦。”

一道略微有些嘶啞的聲音響起,然後緩緩的起身,走入了浴池之中。

浴池當中清澈明淨的池水,隨著那人的進入,先是變紅,然後變成了黑色。

最後更是誇張的變得粘稠。

這是王明淬煉在自己的肉身。

不!

準確來說是唐皇李世民的肉身之。

這並不是在修來仙法,而是在直接重修武道。

仙佛法力和人王氣運相衝!

修煉仙佛之法的修士攻擊人王,會被人王氣運反噬;但是人王修煉仙佛之力,同樣也是會被反噬的。

王明隻能以武道手段增加一下肉身的強度,主要並不是為了加強李世民的個人戰鬥力,而是為了提高肉身的活性。

畢竟不久之後王明就會帶兵西行。

李世民已經不年輕了。

今年是貞觀十三年。

唐太宗李世民四十歲了,這個不惑之年,古代已經是老年人。

(曆史玄奘出發時間貞觀三年,西遊貞觀十三年。)

彆到時候走在路上,肉體不堪路途折磨,直接累死了可就搞笑了。

王明如此清楚時間的不同,隻是因為王明在「漫威世界」無聊的時候,去將東方國家的很多書找來看過一遍了。

雖然那個世界的國家並不是王明前世的國家,但是很多的東西還是一樣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王明又一陣無語(;?????)。

因為唐三藏是貞觀十三年出發西行,到達西天靈山用了十四年時間。回來用了三年時間,總共十七年時間。

也就是說唐三藏回到長安的時間是貞觀三十年。

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活到了貞觀二十三年,享年五十二歲。

正常情況下,唐三藏取回真經,李世民基本已經掛了很久了。

唐三藏取回真經能力見到李世民,隻能說是時間多出來了。

多出來的時間哪裡來的?

諸神列仙給的。

在李世民遊曆地府的時候,崔判官在生死簿上,給李世民增加了十年的陽壽。

目的是什麼?

因為他們害怕李世民死的太早。

死的太早樂了的話,唐皇就不過再是李世民了。

唐皇的人換了,玄奘自然也就無法消耗大唐的王朝氣運了。

不久前,

玄奘法師已經啟程了。

諸佛列仙看玄奘已經獲得了人王氣運和王朝氣運的加持,自然不願意讓玄奘繼續在長安耗時間,直接托夢給玄奘催促他離開長安。

··············

天庭,

高坐淩霄大殿寶座上方的玉皇大帝,不怒自威,身上淡淡的帝皇之氣,壓的下方的仙神沒有一人膽敢露出不敬之色。

玉皇大帝緩聲開口道:“看情況唐皇李世民是真的打算西征天竺,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

“隨他去吧!

長安前往天竺,這可不是我們神仙,駕雲最多幾個時辰就到了,他們凡人可是需要用腳去走的,沒有十幾年是無法完成的。

李世民彆說是離開長安城十幾年時間了,就是再開三年時間,他的兒子就會直接在長安城稱帝。”一個神仙開口道。

大殿當中的很多人聽到這裡都是不禁點頭,覺得這個神仙說的有理。

“沒錯!唐皇李世民不過是在白費功夫而已。”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多做關注了。”

就在此時,

南天門外的千裡眼和順風耳快步走入了淩霄寶殿,直接行禮稟報道:”陛下,唐皇李世民此時已經到了鷹籌澗了。

“什麼?”一眾仙神震驚道。

“怎麼回事?”脾氣火爆的巨靈神問道。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們一群凡人,走斷腿也不可能這麼快。”

“你是不是眼睛太乾,看錯了?”也有不正經的神仙調侃起了千裡眼。

對於千裡眼和順風耳,所有的神仙都不怎麼喜歡他們。

畢竟一個可以隨時聽你說話,和做事,你怕不怕?

【千裡眼】和【順風耳】,並不是獨一份的神通,其他人也是可以修煉的,隻是想要修煉到他們這地步卻是千難萬難。

再就是兩個神通很是雞肋。

距離確實很遠,但是他們的實力並沒有穿透法術和陣法屏障的能力。

不過,

在投靠天庭後,依靠天庭的特殊陣法和地理位置,他們足以看穿任何大羅金仙一下之下,根本無法逃出二人的注意。

“他怎麼可能出現在鷹愁澗了?他是非的嗎?”

之前信心滿滿的一眾神仙露出不信的神情。

“是不是有哪個神仙違背了規矩,去幫助李世民了?”

千裡眼搖頭道:“我們沒錯沒有看錯,不信的話陛下可以親自施法印證。”

坐在高處的玉皇大帝聞言,開口沉聲道:“你們不會說謊,不過我倒是很好奇他怎麼這麼快的。”

說完玉皇大帝身上射出一道金色的流光,流光瞬間停留在了淩霄寶殿的上方。

光芒緩緩消退,露出一麵巨大的鏡子,鏡框上麵布滿了複雜而又神秘的符文。

“昊天鏡!”

所有的仙神心頭一凜,所以【昊天鏡】的強大他們心知肚明。

整個世界的玉皇大帝可沒有轉桌子底下,孫猴子也沒有打進淩霄寶殿。

鏡子的鏡麵緩緩的變化,不多時就影射出了他想要的畫麵。

··········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三日。

浩浩蕩蕩的十萬軍隊出了長安城,沿著唐玄奘的腳步西征。

在大軍的中央位置,是一架巨大的輦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