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舉製度,基本上是宋承唐製。同時,順應朝代發展,針對前代科舉的弊端,在科舉製度的方方麵麵進一步完善和改革。其中,對寒門學子和後世科舉影響深遠的,主要有下列幾條:一是,取士不問家世,二是,考試規程嚴密化,三是,取士寬厚。
在宋代,不論士農工商子弟,不問東西南北之人,均有資格應試科考“取士不問家世”。終以考試成績決定是否錄取的唯一標準“一切考諸試篇”。當時宋代王朝更是為革除“科名多為勢家所取”的弊病,在科舉入仕上的名次和數量上大加裁抑勢家子弟,北宋載人《宋史列傳中的北宋人物,出身於高官家庭的不過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布衣的則超過二分之一,而且隨著時間的演進,時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以宰輔的出身來作統計,情況也大體相似。
“惟有湖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詩句裡的湖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所以又稱彌封或封彌錄,鑒於湖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跡、暗語,後來就又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這樣一來,閱卷的考官也就無從辨認這究竟是哪位考生的試卷了。除了湖名、譽錄以外,宋朝還有鎖院製考選期內隔離考官、鎖廳試已入仕為官的考生、彆頭試回避食祿之家子弟和主考官的子弟、親戚等嚴密的考試規定、製度。同時,廢除了盛行於唐代和宋初的公薦、公卷製度,在科舉入仕的道路上為寒門子弟創造了相對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
宋代也是科舉史上取士最多的朝代。此外,凡科舉及第的考生無需再通過吏部考試,直接授予一定官階,且晉升機製比較完備,仕途顯達。據史料記載“仁宗一朝十有三榜數其上之三人,凡三十有九,其不至於公卿者,五人而已”。大意是,仁宗在位期間,開科考試十三次,計算其中的前三名,一共三十九人,而這些人中沒有晉升到公卿地位的,隻有五個人罷了。
“崇文抑武”,這是宋初為防範唐末五代以來重武輕文之患,定下的治國馭將方針國策,其後,構成為趙宋“祖宗家法”的重要內容,貫穿始終。宋代科舉取士,重用厚待文人,而這些科舉出身特彆是來自寒門的青年士子也以天下為己任,與天子共治天下,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橫渠先生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皆是由此而生。
李湛自進入考場一切如常,沒有任何的緊張,心態平和,文思泉湧,一切風平浪靜,沒有任何的意外,畢竟這可是國家選取人才的大事,哪個膽敢搗亂,怕不是嫌脖子上的腦袋待的太安逸了。
三天的時間,雖然難熬,但主要也是因為隻能待在同一個小小的地方吃飯如廁,味道自然是不用多提了,反正李湛是不想回憶那段痛苦的經曆,在考場大門打開的那一刹那,就衝出了考場,一刻也不想多待了。
回到盛府的李湛狠狠的睡了一天的時間,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床,用過午膳之後,就一頭紮進了盛老太太為他練武所建造了一處練武場。
說是練武場,其實也就是在府中的後院留了一塊空地,平整出來,用石墩壓實了,豎起了幾個箭靶子和木樁,倒也費不了幾個銀錢,盛紘看在老太太的麵子上,所以也沒有什麼意見,倒是林噙霜老大不樂意,因為那塊地本來是她的花地,被盛老太太硬是命人全部給鏟了,這事倒是讓王若弗非常高興,對李湛都多了幾分親近,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