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是否有敵軍的援兵?”亞特問道。
“若是沒有敵軍援兵,我們早就奪下了瓦隆堡,也不用勞煩宮廷派兵前來。”
騎兵指著東邊說道:“距此兩三日路程的奧南、布凡、伯塔以及更遠些的布雷迪蓋伊都有施瓦本的駐軍,幾處敵軍人數在兩千以上。我們的邊境重鎮熱內、梅迪耶爾和卡普勒迪埃三地駐守的軍隊時時防備著那幾處的敵兵,根本不敢前來支援瓦隆堡的戰鬥。更可惡的是還有一支五十人規模的施瓦本騎兵隊伍經常遊弋在瓦隆堡四周,有一次我們已經破開了瓦隆堡的堡門,眼見破城在即卻被這支騎兵襲擊了後陣。”
亞特趕緊讓羅恩取來了一張地圖,看著粗製地圖上的幾處城堡要塞位置,“看來施瓦本人是早有準備,他們拖住了可能增援的幾處守軍,讓你們沒有強力的增援力量。”
“就是呀,我們攻打瓦隆堡的三百軍隊中隻有不到百人是附近領主們集結的精銳,剩下的兩百來人全是剛剛丟下農具拿起刀劍的農夫,這月餘的戰鬥已經讓我們戰損了八十多人。而且每次眼看我們就要攻下瓦隆堡的時候,那支遊弋的施瓦本騎兵都會背後襲擾我們,等我們放棄攻城返身對付他們的時候,這些雜種又絕塵而去。我們的拚湊的騎兵不足三十,根本無力追擊。”
亞特聽罷騎兵的介紹,環視四周,低頭沉思片刻,對騎兵問道:“你們有沒有攻擊的好計策?”
“亞特大人,我們雖然缺少精銳戰兵,但是有不少攻城器械,周邊幾個城堡要塞雖然沒能派遣士兵支援作戰,但是他們運來了不少的投石機。這段時間我們也主要是靠投石機砸塌堡牆登城作戰的。但是瓦隆堡畢竟是我們自己的城堡,收複之後還得駐守,一旦我們讓堡牆破損太過嚴重,將來我們修繕起來也很困難,說不定我們城牆還未修複施瓦本人又得打過來~”
亞特撓了撓頭,“自家的城堡,不打不行,打壞了也不行,難辦~”
“羅恩,回營傳令中隊長以上指揮官軍議。”
命令完羅恩,亞特轉身對引路的騎兵說道:“夥計,煩請你回去告訴你們的各位指揮官,請他們立刻來我營中商議破城的計策。”
騎兵領命跳上馬背離去。
亞特對跟隨勘察戰場的安格斯問道:“軍士長,戰場你也看過了,有什麼想法?”
安格斯盯著已經有著殘破的瓦隆堡,說道:“鮑爾溫伯爵的意思是儘快收複瓦隆堡,我們不可能長期圍困,所以目前看來隻能強攻,所幸當地軍隊已經將敵人的城防打得千瘡百孔,攻下瓦隆堡應當不算困難。隻是遊弋外圍的那支騎兵實在討厭,我們強攻瓦隆堡的時候必須防備著他們背後捅刀。”
“我與你的想法差不多。我們先回軍營和大家議論一番再定奪。”
說完也跨上戰馬,朝駐軍營地奔去......
............
三月末,嚴冬開始褪去,勃艮第伯國東境地區下起了蒙蒙細雨,雨水飄在身上,微微寒意生起。
經過短暫的修整商議,抵達瓦隆堡的第二日中午亞特便帶著軍隊來到瓦隆堡西門外半英裡的地方列陣。
亞特身穿黑色兜帽披風,騎在戰馬上立於隊首。
身後是羅恩率領的侍衛隊,再後麵是五個戰兵中隊和弓弩小隊,他們身上也都穿著加了防水塗層的改良披風,黑壓壓一片。
陣列兩側,各有幾架大小規製不一的投石機和攻城塔,由當地軍隊派出的投擲兵和雜兵操縱。投機機兩側還有六十餘名當地軍隊的精銳士兵,他們也將在攻城的最後一擊中發揮助戰作用。
攻城軍隊後陣兩百餘步是斯賓塞帶領的輜重隊,他們已經將急救傷兵的軍帳搭起,軍帳邊也支起了幾口銅鍋燒著熱水。
瓦隆堡戰場外圍,一支四十個騎兵(含哨騎隊騎兵)和一百三十餘步兵組成的外圍軍隊在一個邊境男爵的率領下列陣以待,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那支施瓦本騎兵......
麵對突然出現的一支陌生軍隊,瓦隆堡中的施瓦本人也十分緊張,城堡裡的告警號角一直吹個不停,城中殘存的守軍也全都登上的堡牆。
今日一戰,既分高下,也定生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