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戰略物資(1 / 2)

中世紀崛起 閒閒小知 6224 字 10個月前

七月下旬,繼位者之戰戰局發生突變。

就在昨天瓦爾城接到了從北部戰區博姆萊達姆城飛鴿急信,勃艮第伯國”儲君“弗蘭德親率隆夏軍團一千精銳的戰兵(職業傭兵)和五百仆從兵(臨征農兵、雜兵)一夜間攻下了貝桑鬆北部重鎮黑鐵堡,與貝桑鬆城形成了對峙,聚集在約納省邊界的西軍緊急回援貝桑鬆。

東軍這邊,查瑞斯男爵親率東境第一軍團(東境主戰軍團)和幾個臨時征調的約納省領主私兵軍團陸續向西推進,與隆夏軍團形成對貝桑鬆的合圍之勢。

東軍總司令鮑爾溫伯爵也將東軍的中軍營帳(指揮機構)從約納城遷至博姆萊達姆城,鮑爾溫伯爵也親赴博姆萊達姆指揮東軍作戰。

而被威爾斯軍團“陰謀”擊潰的那支西軍也在城外徘徊窺視了兩天後突然西撤,想來是得到了貝桑鬆的救援命令,不過就算貝桑鬆不下令回撤他們也得滾蛋,因為西軍沒有糧食了。

瓦爾城危機解除,北部將有重大的戰事,所以威爾斯軍團也接到軍令即將趕赴北部防區集結待命......

陰沉的天空仍然被麻線細雨籠罩,連續三日的綿雨讓瓦爾城內外的道路變成了泥潭,人踩馬踏之後更是泥濘不堪,順著泥濘的道路走出北城門,在北城外兩英裡處低矮山丘前的一片空地上,一堆堆柴草整理地碼放,每堆柴草上都停放著一具用粗亞麻布包裹著的遺體,每具遺體前胸都放著他們生前隨身攜帶的十字架。

隨軍神甫羅伯特和幾位瓦爾城的神甫修士穿行於柴草堆中為亡魂祈禱,威爾斯軍團所有小隊長以上沒有重傷臥床的戰兵和軍官都站在山丘前的空地上。

這裡是威爾斯軍團的火葬儀式場,那些躺在柴火堆上的遺體都是在此次瓦爾城解圍戰中戰隕的軍官和士兵。

此戰威爾斯軍團共計戰死五十八人,包括七名中隊長、十五名小隊長和三十六名戰兵,此外還有二十幾個重傷和近百人輕傷,尤其是戰團兩翼幾個旗隊的軍官和骨乾戰兵戰損尤為嚴重。

在威爾斯軍團陷入鏖戰並逐漸失勢的緊急時刻,那些軍官和老兵發揮了砥柱作用,若不是他們以命相博頂住了敵人的攻勢,那些剛加入不久的新晉戰兵根本不可能穩住陣腳堅持到最後一刻,所以此戰中隊長和小隊長(骨乾戰兵)戰死人數比超過了戰隕總數的三分之一。

軍隊就要北上聖瑞昂城駐防,重傷士兵已經派人送回了約納省腹地城堡修養救治,輕傷臥床的士兵將跟隨軍團行動,安頓完軍務庶務之後指揮營帳便開始安置那些在戰鬥中隕命的士兵。

與其他人一樣,威爾斯軍團的大多數士兵軍官是沒有“人死歸鄉”的情懷,反正他們英勇的靈魂都將升入天國,至於肉身的去處他們倒真的不怎麼在意。也正因此在以往的戰鬥中戰死的士兵除非有特彆的請求,大都是就地安葬。

不過這次亞特思慮之後決定將戰死士兵軍官的遺體舉行火葬,把他們的骨殖帶回山穀中由民政特彆劃出的一塊“英魂公墓”妥善安葬,讓戰死者能夠“歸家”。

人死了也就死了,歸不歸家都很次要,亞特此舉主要是給活人看的,目的在於培植士兵軍官的歸屬感,讓他們真正把山穀男爵領當做靈魂和肉體的家鄉......

軍團副官奧多一身擦得鋥亮的長衫鎖甲,罩袍(號衣)雖然還有殘留的血跡但已被他儘可能平整。

“大人,城中隻有兩名老木匠,您吩咐打製的骨殖盒來不及製作了,我讓人找來了五十八隻陶罐,您看行嗎?”奧多的語氣十分沉重,畢竟柴火堆上的那些遺體有不少是他麾下的士兵和骨乾軍官,幾天前的戰鬥中也是他在關鍵時刻下令所有小隊長以上戰兵軍官頂到最前麵。

亞特扭頭看了一眼馬車上堆著的陶罐,點了點頭,“可以,給每隻陶罐刻上對應的士兵軍官名字,等遺體火葬後骨殖裝進陶罐派人運回約納城交給安塔亞斯男爵的商隊,請他們幫忙運回山穀交給民政安葬。”

“是~”奧多語帶哽咽。

他低下頭看了一眼躺在跟前柴草堆上的屍體,這張青灰慘白的麵孔就是奧多的親兵護衛,年輕的士兵剛剛加入威爾斯軍團不久,因為記憶力很強,在短短一個月就記住了威爾斯軍團的所有軍號、軍令和軍旗被奧多親自挑選為親兵護衛兼傳令兵,這個不到十八歲的年輕士兵在那天的戰鬥中為了不讓頂在前麵的奧多發生意外,同奧多的另一個親兵護衛一起始終抵擋著側翼。

奧多的另一個親兵重傷,而這個年輕的士兵被戰斧砍破了肚皮,腸子當場就掉了出來......

奧多上前一步,俯下身摸了一下遺體腹部浸著血跡的地方,將自己脖子上的那條十字架吊墜取了下來捏在手中摩挲了幾下,“小家夥,你不是很想要我這條十字架嗎?今天就送給你,讓它伴你升入天堂~”

奧多說著將自己的十字架輕輕放到了追的胸前,拍了拍遺體。

“......天堂的大門已經為你們打開,願你們的靈魂永享天國的安樂。阿門!”隨軍神甫羅伯特終於結束了葬禮祈禱儀式。

“阿門~”

“阿門!”參加這場火葬儀式的人紛紛低聲祈禱。

隨後威爾斯軍團的一眾軍官和戰兵代表依次走進了柴火堆中,他們的手裡都舉著一支燃燒的火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