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約戰(1 / 2)

中世紀崛起 閒閒小知 5073 字 11個月前

瓦隆堡西邊五英裡,一座廢棄的農場磨坊,約納邊境守備軍團第一步兵團(威爾斯軍團)以及騎兵隊、死侍隊全部,特遣隊、輜重隊大部,以及中軍指揮營帳和侍衛隊軍法隊等近六百人臨時駐紮在磨坊四周的空地上,空地三麵都有半人高的拒馬尖樁,磨坊東邊有一條十五英尺寬的湍急溪流,也算是一道堅固的“城牆”。

臨時營寨四周除了明崗暗哨還有輪值的騎兵不停地巡邏放哨,防止施瓦本人的偷襲。

營寨中,士兵們都以中隊為單位聚集在各自的那兩三頂帳篷中享受大戰前難得的安靜休閒,平日裡那些頗具才華的老兵無聊之餘就會拿出豎長笛、蘆笛或是蘆葦製作的單簧管圍在篝火前吹奏起動聽的聲樂,甚至軍團中還有一個做過遊吟詩人學徒的士兵總愛抱著一把破舊的魯特琴用鵝毛杆撥弄出憂傷或是快樂的小調,伴隨著他那公鴨一樣的嗓子惹得眾人捧腹大笑,不過他自己倒不以為意,每次彈完唱罷都會脫下鐵盔向圍上來的士兵們彎腰伸手,收取費用,通常是沒人願掏這筆錢的,不過他並不會懊惱,依舊唱著應景的歌。

不過今天的營地十分安靜,士兵們隻是在軍帳裡取出條石打磨刀劍或是思考如何就包囊裡的錢袋送給家裡的妻子兒女。

一場與施瓦本軍隊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中軍指揮營帳所在的廢棄磨坊中,邊境守備軍團總司令亞特和第一步兵團軍團長安格斯兩人正在一份剛剛粗製而成的沙盤上推演戰陣,第一步兵團團旗隊長以上軍官和各支直屬軍隊指揮官們圍在沙盤四周聆聽。

施瓦本人的犯境太過突然,亞特也沒有時間精力製作一幅西線戰區那樣精致的沙盤,所以隻能根據當地人的口述和特遣隊的哨探粗略地堆砌了一座以瓦隆堡和布拉蒙城為核心的沙盤模型。

當亞特親率第一步兵軍團和幾支中軍直屬軍隊從集鎮趕到這裡之後,那支三百人規模的施瓦本軍隊立刻停止了前進,他們在距此兩英裡半的一處山丘四周紮營,而且這兩日也不斷有施瓦本軍隊從瓦隆堡戰場及瓦隆堡更東邊的地方朝那處山丘集結,而且增援的軍隊以重甲騎兵為主,短短三日,施瓦本軍隊中的重甲騎兵已經超過了百騎。

將超過百騎的重甲騎兵聚集一處,顯然施瓦本人也打算對亞特手下的這支勃艮第軍隊致命一擊,早知道在平原戰場,重甲騎兵是戰無不勝的存在。

第一步兵團軍團長安格斯指著沙盤為亞特講解戰鬥策略,“......麵對強敵,尤其是擁有一支戰力強悍的重甲騎兵隊伍的強敵,戰場的選擇是這場戰鬥成敗的關鍵,若是施瓦本人主動出營攻擊我們,那我們便有選擇戰場的有利條件。羅恩和斯坦利已經率領特遣隊將附近五英裡範圍內所有地方都跑了一遍,符合您要求的戰場僅有兩處。”

“一處在此地東南方一英裡半處的大片沼澤,那裡三麵都是淺草泥潭僅有東向連接平地,敵人的騎兵無法繞行,我們可以在正麵挖掘壕溝陷阱暗埋尖樁拒馬。在這種地方施瓦本人若敢策馬衝鋒,他們的重騎兵絕對會深陷泥沼無法自拔,沒了重騎兵的優勢,對付那些步兵就容易對了。”

“不過此地對我們而言也是一處絕境,一旦戰事不利我們連撤退的機會都沒有,那片泥沼足以吞下十支我們這樣的軍隊,而且我們也不排除施瓦本人會知道那裡是沼澤而不肯前來與我們對戰。這一點是很有可能的,據我們的特遣隊回報,敵營中有不少主動投靠施瓦本人的當地領主私兵,他們熟悉地形,隻要施瓦本人能想起問問當地人,很容易就發覺這處巨大的索命陷阱,到時候施瓦本人隻要堵住那處通往平地的缺口,絕對會把我們活活餓死在沼澤地中。”

亞特聽完輕輕點頭,不置可否。

“第二處地點呢?”

安格斯抬起細木棍指向了磨坊的東北方兩英裡,“這裡!”

“此處是大片密林的豁口,兩山密林之間一條寬約兩百英尺的狹窄通道,兩邊的樹林十分茂密,施瓦本人的重騎兵絕對無法從側翼衝鋒,因而他們的重騎兵很難發揮優勢。而豁口兩側的密林綿延數英裡,施瓦本的重騎兵既無法繞行也彆想穿過密林,而且我們還可以在密林中設置陷阱,讓企圖穿過密林偷襲我們兩翼的敵兵葬身其中。”

“最主要的是這裡雖有密林阻擋,但對敵我雙方而言都非死地,相比沼澤而言人們對密林的恐懼就要輕微得多,所以施瓦本人即使知道戰場有陷阱也會為了儘快“殲滅”我們而發起衝鋒。”

亞特的眼睛盯了安格斯指著的那個地方許久,抬頭令道:“傳侍衛隊準備馬匹,我要親自去看看那處戰場。”

............

亞特對森林有特殊的喜好,這可能源於他意外進入這個世界以後依賴於山林密穀的庇護和養育,所以當他率領侍衛隊來到安格斯篩選的這處戰場時他就已經決定將這裡作為決戰之地。

六年前他在森林中設置陷阱圈套與野狼棕熊搏鬥,六年後他將整座森林當作陷阱圈套與異族軍隊搏鬥。

豁口東邊的山丘緩坡上,亞特立馬丘頂眺望著山丘下的那片密林,他在想象若自己是施瓦本軍隊的指揮官,是否會命令麾下軍隊從這處緩坡往那處密林間的豁口衝去,儘管那裡可能有一個陷阱等著自己。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亞特可以用時間換取勝利,但施瓦本人不可以,他們必須在勃艮第伯國光複軍占領貝桑鬆之前攻下瓦隆堡和整個東境防線並迅速建立穩固的防禦根基,否則一旦從西線抽出身東返的勃艮第光複軍以及即將啟程開赴東境的勃艮第公國援兵趕到,施瓦本此次出兵將變成另一場水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