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晉江正版(1 / 2)

工作人員很快將這件明永樂甜白釉高足盌拿了過來。

這隻瓷器被放在雲舟麵前的桌子上,等到對方放下,他才開始拿起來看。

這件甜白釉的高足盌保存得十分完好,在燈光下沒有看到任何瑕疵。

盌在古代指“大口小腹的容器”,和碗是一個意思,簡單來說就是甜白釉的高足碗。

雲舟拿到手中的第一感覺是胎體很薄,很輕;第二個感覺是釉麵瑩潤如玉,幾乎能夠照出人影。

從上方往裡麵看,內壁有暗花飾蓮托八吉祥紋,紋飾細膩淺淡,需要對光細看才能看出來,有一種素淨清雅之感。中心處同樣以暗紋撰寫二行四字的款——“永樂年製”,字體與花紋融為一體,外框以暗花蓮瓣圍繞一周,非常精美。

在華國的曆史以白釉為色的瓷器很多,比如邢窯白瓷、定窯白瓷,但甜白釉卻仍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其中的佼佼者。

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釉色溫潤如玉,胎薄如紙,有「透胎」之譽,給人以溫柔甜淨之感,能給人帶來“甜”的感受,故名“甜白”。

雲舟個人很喜歡這種溫潤的白,雅致清新。

在他查看瓷器時,小玉龍將尾巴緊緊地盤在瑩白的手腕上,兩個小鼓包似的小小龍角支棱著,歡快的張大嘴將瓷器上的靈氣儘數吸入口中,身上米粒大小的鱗片瞬間亮起了兩排,銀光閃閃、燁燁生輝。

雲舟看著小玉龍身上亮起的鱗片,朝工作人員詢問道:“請問這件瓷器的起拍價是多少?”

工作人員微笑著回答:“起拍價200萬。”

“好的,謝謝。”

雲舟知道起拍價隻是一個參考,一般的成交價格要比起拍價要高一倍甚至高幾倍。這件瓷器的價值估計要在四五百萬左右,或者更高一些。

不愧是著名的藝術品拍賣行,拍品檔次很高,動輒都要數百萬。

徐澤讓工作人員將這件明永樂甜白釉瓷器送回展廳,遞給少年一份樣冊,“這是瓷器專場的拍賣圖錄,收錄了這次秋拍的全部瓷器,你先翻一翻,想接觸實物直接告訴工作人員即可。”

雲舟接過瓷器拍賣圖冊,一眼就看到了封麵上的清乾隆禦製‘有鳳來儀’轉心瓶。

這件瓷器他僅在博物館見過類似的款式,據說是乾隆為了母親的60大壽特意讓督陶官唐英燒製,極其珍貴。

他內心有了幾分激動,轉頭看向工作人員,“這件轉心瓶...我能看一下嗎?”

“當然可以。”工作人員應聲而去。

徐澤看到他翻開圖冊,簡單介紹道:“一般封麵上的拍品是瓷器專場估值最高的拍品,也是所有收藏家競相爭搶的對象。前三頁和封底同樣是精品,頁數越往後估價越低。

圖冊後半部分展示的瓷器可能會有磨損或者殘缺,一定要親自上手查看,光看圖片是看不出來的。”

“好的。”雲舟點了點頭,怪不得如此珍貴的瓷器也能上手,這就是原因吧。

不然買家以為自己在拍賣會上買了個完美無缺的精品,結果提貨的時候卻發現是一件殘器,恐怕要鬨著退貨了。

工作人員這次的動作很慢,大約過了四十分鐘才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將這件‘清乾隆禦製‘有鳳來儀’轉心瓶’小心翼翼的送過來。

“不好意思久等了,剛才有其他客戶在看。”工作人員朝兩人道歉,對待這種有身份的買家必須做到最好的服務。

“沒關係。”

雲舟朝她一笑,露出腮邊兩個小小的酒窩。這種放在封麵的珍貴瓷器肯定很搶手,多等一會兒也沒什麼。

這件轉心瓶很大,比他見過的青花大罐還要大,高約63厘米,看上麵精致的釉彩,給人一種金碧輝煌之感,也符合乾隆皇帝的審美特征。

它的上半部分是以胭脂紅為底,飾有纏枝蓮紋等各種紋飾,下麵則是在山石、樹木之上、雲彩之中有從天而降的鳳凰,其尾羽與翅膀纖毫畢現,畫工精湛,巧奪天工。

而轉心瓶最珍貴的地方並非在於它的畫工,而在於其工藝的複雜。

整件瓷器由上下內外四部分組成,分彆為頸瓶、腹瓶、底瓶、內膽瓶,內膽可隨頸瓶旋轉,因此叫做轉心瓶。

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裡記載:“瓶之腹玲瓏剔透,瓶內更有一瓶兼能轉動,若是者,名曰‘轉心’,乃內府珍裳殊品也”。

據說一隻轉心瓶的製作要足足耗費十八個月,其複雜的工藝及艱難的燒製曆程可見一斑。

由於轉心瓶實在太耗費財力,乾隆皇帝在奏折上批複“不必照隨常瓷器一樣多燒”,導致如今的總量不過幾十件,存世量極為稀少。②

雲舟仔細的觀察了一會兒,好奇的問道:“這件轉心瓶的內膽真的能轉動麼?”

“可以的。”

少年按照工作人員的指示將眼睛湊到瓶身鏤空處,隻見隨著瓶身緩緩轉動,鏤空處的瑞鳥似乎活了起來,張開雙翅像是迎向鳳凰而來,呈現出“百鳥朝鳳”的景象。

“這真的...太不可思議了。”雲舟的雙眸微微睜大,小聲驚歎道。

兩百多年前的瓷器,到現在竟然還能保持如此完整的麵貌,工藝的複雜超乎想象,做工精巧富有創新,如今已不可能再有這樣的精品了。

在雲舟驚訝於其精巧的做工時,小玉龍高高昂起頭,毫不客氣的將瓷器儘數吸入口中,銀色的鱗片一排接一排的亮起,像是天上的繁星般銀光閃耀,美不勝收。

他接著低頭觀察瓷器的時候震驚的數了數,一排、兩排......足足亮起了八排之多!

即使是珍寶閣的鎮店之寶——清雍正青花九龍紋大膽式瓶也隻是讓小玉龍亮起了四排多鱗片而已,這次居然有八排。

這有些出乎雲舟的意料,他簡直不敢想象這件轉心瓶的價值。

小玉龍已經蜷著身子盤在少年的手腕上呼呼大睡,鱗片亮閃閃的,看來吃得很飽,吸收這麼多靈氣需要消化一段時間。

雲舟懷著崇拜激動的心情繼續欣賞了一會兒,麻煩工作人員將這件‘清乾隆禦製‘有鳳來儀’轉心瓶’放回原處。

兩名工作人員的動作格外小心,手穩穩的托住瓷器下方,從神情上來看也是十分緊張的,畢竟這件乾隆禦製轉心瓶是這次瓷器專場的重頭戲。

雲舟將目光收回,看了一眼封麵上的標注:RMB8000萬人民幣。

這裡的參考價其實相當於起拍價,起拍價就這麼高,那這件轉心瓶的拍賣價絕對過億了,甚至有可能超過兩億!

而這樣的瓷器他在兩分鐘前剛剛親手摸過,這種感覺很奇妙,恐怕一輩子都無法忘懷。

少年深吸一口氣,再次感歎自己的資產根本不算什麼,心情比以往更加放鬆,徹底從迷茫的狀態中脫離出來。

雲舟繼續翻看著圖錄,確實如徐澤所說,前麵幾頁的起拍價都在千萬以上,件件都是精品。

不過和他想象中不同的是,後半部分的很多拍品的起拍價並不高,有些瓷器的起拍價隻有幾千。

雲舟有點蠢蠢欲動,或許他也可以拍一些不太貴重的瓷器回去,開啟他收藏的第一步,順便體驗一下拍賣會現場的感覺。

“麻煩將這件清中期的藍釉小瓶拿一下,謝謝。”

很快,工作人員將這件瓷器送了過來。

雲舟垂眸查看,發現在瓶口部分缺了指甲蓋大小的釉,露出裡麵米白色的胎,這屬於明顯的釉質磨損。

因為磨損是在內沿部分,而外沿偏高,所以從正麵角度看是完好無損的。他對比了一下圖片,發現從圖片上完全看不出來。

‘有些東西確實要親自上手才能發現問題。’雲舟這樣想著。

不過他並不感到失望,眼中反而帶了一點興奮。這種‘有傷’的瓷器與其他完好的瓷器相比很不顯眼,他也許能用很低的價格拍到。

填補釉色是修複瓷器中非常重要的步驟,正好可以拿它們練手。

他看了一下圖錄上的參考價:7000元。

如果這件藍釉小瓶能用兩萬以內的價格拍到,還是很劃算的。

又接連看了好幾件瓷器,價格有高有低,價格較低的基本上都有一些瑕疵,或瓶口、底足有磨損,或釉色不完整,或瓶身有爆釉等等,起拍價標注的都比較低,大多不超過萬元,比其他完整的瓷器要低很多。

“唔,這件瓷器給我的感覺有點奇怪——”

目前放在雲舟眼前的是一件清嘉慶時期的青花纏枝蓮紋賞瓶,它的形狀為典型的長頸、鼓腹,造型優雅。表麵用青花繪製蕉葉、纏枝蓮花等紋飾,胎釉白皙潤澤,算是官窯精品。

但是他看了一會兒,明明尺寸和胎質都與真品無異,但是給他的感覺有點不對,總感覺青花的發色沒有那麼自然。

或許是錯覺,難道拍賣行裡也有假貨嗎?

應該不會吧。

“我看看。”

徐澤將這隻青花賞瓶拿到麵前,對著燈光仔細觀察了足有二十分鐘,又很耐心地查看了底足的款識後,才將賞瓶放下,低聲道:“這件應該是民國仿製的,底款不太對。”

不過仿得很逼真,若不是他從小跟著爺爺見了這麼多古玩,又仔細觀察了很長時間,恐怕也會被蒙騙過去。

他看向對麵的少年,眼中不由得露出幾分訝然。

即使是被爺爺誇讚眼力好的自己都要分辨很久才發現,雲舟不過上手看了五六分鐘就得出了結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他知道雲舟不是古玩世家出身,所以才更讓人覺得驚奇。

雲舟還不知道,在跟隨馮大師學習修複瓷器的兩個多月中,他的眼力有了明顯提高。

因為要經常調製與釉色相同的黏合劑、以及修補裂縫的塗料,他對顏色的敏感度提高了不止一倍。

馮大師要求的是完美修複、無痕修複,對於釉色修補的要求極高,顏色在燈光下、在日光下、在夜光下的光澤度是不一樣的,哪怕深一分、淺一分都不行,如此苛刻的要求也造就了雲舟對於色彩的敏感。

他現在還看不出究竟是哪裡有問題,有的隻是一種潛移默化而培養出的直覺,等以後接觸的多了、了解的多了,他便能從根源上找到原因,成為真正懂瓷器的人。

“...大少,這真是仿的呀。”

雲舟微微一愣,隨即小聲問道,“難道拍賣行也有贗品嗎?”

“嗯,條款上注明了不保真。”

徐澤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像估值較高的瓷器都做了來源追蹤、熱釋光鑒定、並經過數位專家的一致認可,基本可以保真;至於其他瓷器,就看鑒定師的眼力了,真品率在90%以上。”

古玩市場的水很深,任何一位專家都不能保證自己的判斷從未出錯,而科學鑒定以及來源核實是需要成本和精力的,隻會用在值得的地方。

“這樣啊——”

雲舟看著眼前的青花纏枝蓮紋賞瓶,神色帶了一點惋惜。

如果是清嘉慶時期官窯瓷器,那麼估價在百萬以上,但如果是民國仿的,可能隻有幾萬塊,價值要相差幾十倍。

這完全顛覆了少年的認知。

以往他一直認為拍賣行中的拍品都是真品,現在才發現,原來世界性的拍賣行也是有風險的。

不過比起外麵市場上那種一百個裡麵都不一定有一個真品的概率,這裡的風險已經很低很低了。在贗品泛濫的現在,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看來在古玩一行,最重要的還是要提升自己的眼力。

雲舟用餘光偷偷掃了一眼站在門口的工作人員,在他們的討論過程中,對方一直保持著沉靜的表情,臉上毫無尷尬之色。

可見這種事情並不是特例,在每次拍賣會上都有可能發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