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掌櫃暗暗心驚,開始翻閱這厚厚的一遝合同。
這些合同擺在桌子上,厚度足有十幾公分,可想而知數量得有多少。
為了最大程度避免糾紛,每份合同後麵都會附有寄售品的高清彩色照片3張,一般為物品的正、反兩麵和底款部分。
照片由店內的助理協助拍攝並現場打印,除此之外還要在合同上填寫物件的名稱、類彆、年代,估算的市場價格和出售價格等等。
雙方確認無誤後,簽字進行確認,並蓋上珍寶閣的公章,這才算交易完成。
他對照著照片分彆檢查了幾個物品鑒彆的年代、價格等等,發現價格的浮動均保持在15%以內,收購價也完全符合珍寶閣製定的規則,便徹底放了心。
再放下一翻,這數量真是不少,而且種類複雜多樣,瓷器、玉石、古籍、錢幣、雜項等等應有儘有。
吳掌櫃從最後部分看了一眼編號,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居然有100多件,比他去年全年收的物件都要多!
不僅如此,裡麵還有不少好東西。
光他前麵看到的就有:遼代的銅鎏金佛像、宣統通寶·天下太平的古錢幣、清雍正鬥彩靈仙祝壽盤,這三件都是百萬以上的。
吳掌櫃心中的震驚已經不能用語言來形容了,他第一次知道原來古玩店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攬客,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不過仔細一想,這確實是個好辦法。
就說現在,門口還排著二三十個人呢。
很多人手中不止拿了一件東西,他進來的時候粗粗掃了一眼,基本都在三件以上。有人直接拉了個大行李箱過來,裡麵估摸著得有十幾件東西,可能是一位民間收藏家。
即使按照三件來算,今天需要鑒定的物品也有六十件。
其中贗品肯定占大多數,假設真品率為10%,那麼真品的數量能有六件以上。
六件中可能有兩三個價格比較合適,當場便賣掉了。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起碼能收六七十件,兩個月收一百多件倒也合乎情理。
當然,這樣做的風險同樣不小。
在古玩這行,哪怕是專家都會打眼。
一旦打眼,金錢方麵的損失是一方麵,更讓他們在意的是名聲有損。
名利是一把雙刃劍,有了名氣反而會束手束腳。
像吳掌櫃這樣在珍寶閣做了幾十年的大掌櫃,除了要把控風險之外,自己也很愛惜羽毛,不會像青年這樣大批量的幫人鑒定。
萬一鑒定錯了,古董中的疑難雜症還好,若是因為大意出了錯,他這張老臉往哪兒擱?
不說其他人,自己心裡就過不去那個坎兒,還可能連累珍寶閣的名聲。
這就像很多人所說的‘偶像包袱’。
地位高了,心裡的包袱自然也就重了,在所難免。
思來想去,吳掌櫃隻能歎息:辦法雖好,他卻做不到啊。
雲舟卻完全不在意這些。
他正處於積累經驗的階段,在他能力範圍的會仔細鑒定、認真分析,不太了解的部分就請教杜老爺子,根本不會去想麵子之類的事。
在這樣的鍛煉下,青年進步飛快。
可不是麼,每天有幾十件的古玩需要鑒定,一個月便有上千件,這可是很多鑒賞師都達不到的數量。
與此同時,他也做好了萬一鑒定失誤,及時道歉並賠償損失的準備。
不過有小銀龍對於靈氣的提示,加上杜老爺子的協助,目前還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這兩個月來,有人見雲舟如此年輕又大張旗鼓的給人做鑒定,上百萬的物件說收就收,頓時心念電轉,打起了下套的主意。
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眼力能強到哪裡去?
專家都有打眼的時候,不信這小年輕不上套。
於是就在上個月,一位開著保時捷、穿著高定西裝的男人來到了珍寶閣,看起來舉止不俗,頗有上位者的氣勢。
男人坐下後,對雲舟彬彬有禮道:“我姓殷,C市人,是被朋友推薦來的。
聽說珍寶閣在S市誠信良好,不同於一般的古玩店,便想出手這對‘清康熙青花釉裡紅團花紋搖鈴尊’。”
說完之後,他從手提箱中小心的拿出了這對瓷器。
這對搖鈴尊高約22公分,口徑4公分左右,小口長頸,豐肩斂腹,因整體狀似手搖鈴鐺而得名。
胎質白皙無瑕,釉質溫潤如玉,腹部以釉裡紅繪漩渦狀團花四組,分散於四周;底部繪一圈三角蟬紋,其間暗含青花弦紋一道。
整器紋飾取材於上古青銅器,布局疏朗,除團花及三角蟬紋之外皆施白釉。瓶底以青花書寫“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書款,字體端正雋秀,做工精良。
殷老板:“這對搖鈴尊是我在三年前的嘉禾春拍時拍到的,當時的拍賣價為1500多萬。我個人非常喜歡,可惜現在生意遇到了一點困難,亟需資金周轉。”
在雲舟鑒賞瓷器的時候,他從手提箱裡把成交確認書、發\票以及兩位專家的鑒定證書都拿了出來。
“這是當時的成交文件,我都完好的保存著,因為拍賣行不保真,還找專家鑒定了一番,幸好是真的。”
雲舟拿過來翻看了一會兒,不著痕跡地問道,“你想多少錢出手?”
殷老板苦笑了一下:“我知道市場價格比不上拍賣行的價格,我的最低要求是900萬,低於這個價格...那也隻能去彆處看看了。”
若是一般人可能真被這些手段給唬了去。
這些文件製作得非常逼真,和拍賣行的基本無異,幾可以假亂真。
專家為業內知名人士,出具的證書完全符合規範;三年前的嘉禾春拍上也確實拍過這對瓷器,在官網上一查便知。
而且中年男人帶來的青花釉裡紅搖鈴尊屬於高仿瓷,一般人很難看得出其與真品的區彆。
再加上一轉手就能賺四五百萬的金錢誘惑,一不留神就上了套。
然而,雲舟並不是普通的鑒賞師,他對瓷器的接觸和研究超過了很多鑒賞專家,這次對方算是白費心思了。
青年仔細觀察了十分鐘便發現了仿品的問題,語調清晰地反駁:
“第一,清康熙青花釉裡紅真品為康熙四十四年郎窯燒製,釉裡紅發色深豔,仿品的顏色稍淺了那麼一兩分。
第二,腹部繪製漩渦狀團花四朵,紋飾複雜,筆觸極為細致,深淺有彆,你這對的精細程度達不到,深淺太過刻意。
第三,底部的青花弦紋應於紅色之中若隱若現,帶了幾分虛虛實實的觸感,可惜這件的落筆太詳實了,我猜測是後來畫上的。”
青花釉裡紅之所以這麼名貴,是因為青花和釉裡紅這兩種釉色要在同一溫度、同一條件下燒製而成。
但是兩者所用的釉彩,一個是鈷料,一個以銅為著色劑,燒製溫度差彆很大,要同時滿足兩個兩種顏色的生成條件,需要極為精準的把控。
況且氧化銅在高溫下很容易揮發,一不注意釉裡紅就燒飛了,成色之艱難超乎想象。
青花釉裡紅燒起來不容易,仿造也難,能仿造成這樣確實不容易。
可不巧的是,雲舟對於色彩極為敏感,對於整天調製的釉料更是,用顏料塗畫和燒造的區彆一看便知。
“你再仔細瞧瞧,我這裡有兩位知名專家的鑒定證書,肯定不會是贗品。”
男人皺著眉,仍舊擺出一副你鑒定錯了的樣子,讓雲舟都有些刮目相看,臉皮真厚,他都說得這麼明白了。
這時候,杜老爺子嗤笑一聲,“你說的這兩位專家我都認識,要不要我現在聯係他們?
老葛這幾年身體不好,一直在療養院修養,哪有功夫給你鑒定——”
中年人被說得啞口無言,在眾人看好戲的目光中臉色鐵青的離開。
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年輕人的眼力居然這麼毒,一眼就看了出來,背景也夠深。
他們做了這麼多準備,竟然一點作用都沒有,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從那天起,雲舟作為鑒定師的名氣更上了一個台階。
吳掌櫃走到青年身旁,聽到他正在耐心的跟一個中年婦女講解,“您這對簪子是金質累絲花卉簪,年代大約在清後期。
整體保存比較完好,屬於實用簪,紋飾相對簡單,不如裝飾簪貴重。”
中年婦女從來沒接觸過古玩,懵懂地問道:“累絲是啥,這簪子值錢嗎?”
雲舟耐心解釋,“累絲是一種工藝,將金銀拉成很細的絲,進而編製成各種網狀的紋飾,進而焊接於器物之上。
發簪看的是做工和重量,因為金銀本來便具有不菲的價值。”
他將這對金簪放在稱重儀上,“這件的質量比較輕,隻有15克,而且當時的工藝提煉不純,達不到千足金這樣的純度,正常隻有80%。
綜合來看,這對簪子的價格在兩萬五左右。”
中年婦女聽到價格之後有點不滿意,“那之後還能升值嗎?”
雲舟:“升值空間比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