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耗費時間同修多種法則,倒不如留下時間修仙體和道果,一旦成功就會有更廣闊的前途。
但是如今的陳念之煉製八卦一炁,隱約看到了種種法則融合的玄妙,不由對於此前的想法有些遲疑。
“同修乾坤之法,彼此相生相合,發揮出的威力遠超尋常人的想象。”
“同參風雷之道,更是霸道迅猛無比,怕是也足以越境而戰了。”
陳念之喃喃低語,隱約覺得若是參悟出兩種可以互相增益的法則,或許就可以小成之法逆伐大成仙人。
登仙境之中,無論是神通、仙體、還是法則,都有小成大成之說。
就如那仙體,想要小成不難,肉身成仙的仙人隻要稍作鞏固,便可擁有小成仙體。
可大成仙體卻萬般艱難,隻要肉身成仙的仙人,修煉到參天境之後才能夠鑄就。
登仙境後期為參天境,而何為參天呢?
顧名思義,這參天境便如那參天大樹,已經成長到了自身的極致所在。
肉身成仙的仙人,將自己的仙體修成大成仙體,才有資格參天境。
法則仙需要將自己的主修的法則參悟大成,才有資格稱得上參天。
若是道果仙,更是需要修成大成道果,擁有混元無漏的至強道果,才有資格稱得上參天。
在此根基之上,再輔以上品仙寶和仙道神通的威力,每一位登仙後期的實力都能輕易鎮壓三五位登仙中期。
可陳念之如今見了這法則交融之能,隱約覺得隻要同修兩種以上法則,使之融合催動的話,或許就可以比肩大乘法則了。
“看來同修肉身、法則、仙體,並非是唯一的道路。”
“若是同參諸法,或許也未必不是一條通天大道。”
陳念之喃喃低語,隱約有了一絲明悟。
三千大道條條皆可成仙,未必一定要同修道果、仙體和法則,才一定是大羅之姿。
隻是這條路最容易走通,也是最為常見和最為基礎的法門,故此才流傳最廣。
可這條路卻未必適合所有人,有些人天生就是肉身成聖的種子,缺不適合修法。
有些人先天近道,才情不弱於同齡的大羅金仙,參悟法則無往不利,肉身資質卻奇差無比,自然亦有更適合自己的道路。
直到此時,陳念之才隱隱感覺,自己就算不修肉身和道果,僅靠混元無極法則,或許便可一窺大羅金仙之境。
便是不參法則,僅靠混元不滅體,亦有近乎無限的可能。
“所謂不同修兩道,就無法突破天仙之境,或許隻是底蘊不夠深厚,根基還不夠強大。”
“反之亦然,若是根基底蘊淺薄,便是同修法則和道果,也未必能夠突破地仙天仙。”
“所謂同修兩道鑄就天仙之姿,或許隻是衡量底蘊的標準而已,日後修行之時稍有差池損了根基便難以為繼。”
心念浮動之間,陳念之收回心神,看著眼前的法則本源,心中不由有了些許明悟。
每個人生來不同,或有高低貴賤之分,可最終能走多遠,還得看個人的努力和機緣。
天道至公,一切皆有生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