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的視力不錯,一眼就看清了這麵旗幟的模樣,脫口而出道:“這是漢人的帥旗,是賈瑜……賈瑜親自來了!”
伴隨著皇太極的話音落下,就看到帥旗旁的升起了一串燈籠,一伴隨著燈籠的升起,就見大夏軍的大陣一頓,四個軍陣合成的大陣同樣緩緩移動起來。
無數的騎兵開始催動自己的戰馬,持著自己武器,控馬前進。
軍官們的喝令聲不時傳來,讓部下注意保持行軍陣列的嚴整。
在前軍方向,是虎賁營兩千火槍兵和長槍兵列陣前行,他們無論火槍兵還是長槍兵,都將自己武器持靠肩頭,如牆而進。
與大夏其他普通的部隊,行數步或是十數步,就要稍微停下來整頓隊列不同,虎賁營的士兵一路前去,軍容軍陣始終保持嚴整。
幾千人組成的方陣在行走間,隻聽到一片整齊的踏步聲。
由此可見賈瑜所部訓練有素,陣令森嚴,可見一斑。
看到賈瑜親率大軍前來,皇太極咬了咬牙,“阿保,將我的旗幟打出來!”
“主子……這……這……”
阿保猶豫了一下,一旦將主帥的旗幟打出來,無疑就是在向交戰雙方宣布了自己的位置。
這樣做的話,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一旦金兵們看到主帥旗幟,就會自動向這麵旗幟
靠攏,士氣也會開始振奮。
壞處是,敵人也同樣知道你的位置,肯定會蜂擁而來。
賈字旗下,賈瑜看著前方的金兵突然升起了旗幟。
隻見對麵滾滾的金兵大部隊,在一片白色旗幟裡,一杆巨大的織金龍纛突然升起,緊接著便是伴隨著金兵們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賈瑜扭頭對跟在他身旁一名留著金錢鼠辮子的中年漢子問道:“那便是皇太極的龍纛嗎?”
“回大人的話,正是那皇太極!”中年漢子趕緊回答。
這名漢子便是阿敏的貼身包衣奴才汪文忠。
奉了阿敏之命前來報信的汪文忠是在皇太極到來之前兩刻鐘趕到大夏軍大營的。
在說明了來意並仔細搜身之後,汪文忠便被帶到了賈瑜的麵前。
一看到賈瑜,汪文忠便獻上了阿敏的親筆書信,並將皇太極要來偷襲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向賈瑜道了出來。
雖然賈瑜已經通過無人機偵查到了皇太極率領的正白旗,但他並不知道這次來襲的金兵是哪部分人馬。
現在有了汪文忠這個奸細的說明,他這才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經過,感情皇太極是為了上位才冒險一搏啊。
既然如此,那你今晚就留下來吧!
從空中望下去,兩邊黑壓壓的大軍在慢慢靠近,最後,雙方在距離各自一裡的地方停了下來
雖然是淩晨深夜,但今晚的月亮很圓,加之風雪停後天空的烏雲也全都散去,月光灑滿了大地,照在雪地上,將整片大地照得一片銀白。
在這麼近的距離,雙方的情況都是看得清清楚楚,在金兵大陣中,一杆最大的織金龍纛下,正白旗旗主皇太極,身披鎏金盔甲,威風凜凜地騎坐在一匹駿馬上。
在皇太極的身邊,是兩百多名巴牙喇兵。
原本正白旗是擁有三百多巴牙喇兵的,但在剛才的戰鬥裡,鄂那海主動要求率領五十名巴牙喇為全軍打頭陣,以至於全部折損在前麵,現在隻剩下兩百餘名。
在皇太極的號令下,大股大股正白旗兵馬開始前出,在陣前排成密集的陣形。
最前麵的,是約兩千的弓手,內中除了旗中五百善射的步甲外,還有約一千五百的旗中輔兵。
這些輔兵同樣是各牛錄的丁壯,他們身上披著棉甲,雖說不如那些彆著兵丁刀,雲梯刀,背著盾牌,身著鑲糧棉甲的步甲兵,但也是從小習練弓馬,作戰能力趕上得大夏軍的普通士卒,甚至更強些。
在兩千弓手的後麵,則是一千身披雙層重甲的騎兵,這些人大部分是旗中精銳的馬甲和步甲兵。
他們全都個個手持長槍或是虎頭槍,隻待弓手射破賈瑜的軍陣後,他們就結陣衝擊。
最後是五百的重騎,不但每個士兵身披兩層重甲,個個手持長槍,便是戰馬身上,也罩著厚厚的鑲鐵棉甲,這些重騎兵跟隨在這些步兵身後。
最後還有二百多的巴牙喇兵,一色的水銀色重甲,手持鐵柄長刀或是長槍,策馬跟隨在最後麵。
皇太極一口氣押上四多千人,這已經是他手中大半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