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1 / 2)

孟麗雲接的電話是市裡的南順百貨大樓打來的,南順百貨的意思是,要訂兩百套童裝。

百貨大樓進貨一般都是以千為單位計,論起來,兩百套隻是個正常數量的零頭,就像之前方小桃他們那批襯衣一樣,光是有問題的就有兩百件。

但是對於孟麗雲來說就不一樣了,兩百套對個體戶是一筆大訂單,而且開業當天就接到,心裡頭的那點兒忐忑就落了地,更重要的是,孟麗雲明白,南順百貨大樓這是在嘗試。

以往百貨大樓的產品都是來自於國營廠子,統購統銷嘛,就是說廠裡生產什麼,百貨大樓就得賣什麼,買進賣出,也都按國家統一定的價格來,但是這種調配方式可能產銷不對路。

就拿紡織廠的的確良布料來說,因為紗卡的定價比府綢要高,紡織廠為了效益,就會大量生產紗卡,但是實際上,百貨大樓的府綢供不應求,紗卡呢,根本賣不出去,隻能大量堆積。

這樣一來,紡織廠評上了先進,百貨公司的銷售量卻下降了。

現在政策鬆動,尤其還開放了個體戶營業執照,南順百貨大樓這兩百套童裝是在試探,試探對政策的解讀,也是試探孟麗雲的實力。

隻要這兩百套賣得順利,孟麗雲就有了一條通向南順百貨的服裝櫃台的路。

“黃經理,您是怎麼聯係到我這兒的?”孟麗雲心裡有點猜測,不過她以前也沒乾過這事兒,所以不太確定。

果然,電話那頭的黃經理說:“從山嵐日報上看到的。”

山嵐日報是本市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機關單位基本都有訂閱,黃經理今天一早看報紙,出於職業敏感,他一眼就注意到了報紙上唐棠兄妹三個的著裝。

現在國家的棉布已經能夠充足供應,人們實現了穿得暖以後,就產生了穿得好看的需求,但是在山嵐這樣的地方,國營工廠的服裝款式和五年前十年前幾乎沒有差彆。

而唐棠兄妹幾個的衣裳就不一樣了,雖然報紙上的照片沒有顏色,但是款式十分亮眼,新穎、活潑、有趣、舒適,黃經理曾經去上海參加過兩次展銷會,以他的眼光來看,這幾套童裝的時髦程度趕得上上海的水平。

黃經理放下報紙,馬上就給報社打電話,之後又輾轉聯係唐文他們學校,再從學校轉到市設計院,費了好大一通功夫,終於在晚上這個點兒,把電話打到了家屬院。

“看您明天什麼時候方便,我帶幾套樣衣過去。”孟麗雲說著,拿王大爺登記家屬院訪客的筆記下地址。

電話裡當然隻是確定個意向,具體的款式、材質和采購價,還得孟麗雲去百貨大樓,跟黃經理麵談。

就這,已經是好多人求之不得的機會了。

孟麗雲掛了電話,拿著記百貨大樓地址的小紙片,不由得也跟踩了電門一樣,有點飄啊。

她正準備回家,唐誌華也下了班,從家屬院外頭回來了。這下,心裡的喜悅一下子找到了分享的對象,孟麗雲興衝衝地迎上去,拉住唐誌華的手,笑吟吟地說:“下班啦?”

唐誌華任由孟麗雲牽著手,耳根卻明顯地紅了。

這個男人啊,長得好看,年紀也不大,偏在這方麵正經得有點可愛。

孟麗雲不由得噗嗤一笑,顧忌到丈夫的臉皮,拉著唐誌華飛快地上樓回家。

一到家裡,她就再也憋不住了,興衝衝地說:“唐組長,你的活兒又來啦!”

唐誌華這人本身就聰明,又非常肯鑽研,兩年前剛進汽車公司,就是最先拿到駕照本的那一個,後來原先的組長調任,就推薦了唐誌華接任,業務實力擺著的,唐誌華當然是順利地當上了貨運隊一組的組長。

要說起來,孟麗雲當個體戶還真離不開唐誌華的支持。

因為現在吧,布料不緊張了,好些廠裡甚至有積壓的棉布,連布票都不用,買的多還能打折。於是,運輸成了最大的問題。

貨多車少,但凡哪個廠子要拉貨,一般得提前十天半個月就跟汽車公司申請,至於私人想用貨車,那更是難上加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