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視頻)(2 / 2)

陛下這是要記錄在史啊!

能進太極殿的都是察言觀色的人精,有機靈的見皇上如此模樣,行跪拜大禮匍匐在地:“恭喜陛下!”

此行為提醒了還陷入震驚於欣喜之中的眾人。

一時之間,太極殿門口跪倒一片,恭祝之聲響徹雲霄:“恭喜陛下!”

李隆基雙手負在背後,高深莫測之中帶著抑製不住的驕傲。

他環顧百官,心潮澎湃。

這些,是朕的臣子!

他眺望遠方,似乎隔著宮牆就能看到外麵行人。

外麵,是朕的百姓!

他低頭看著腳下,石階層層。

這裡,是朕的土地!

他深呼一口氣,最終看向了天幕。

這,是為朕降臨的神跡!

史官顧不得禮儀,撩起衣袍,衝到前麵。

寫下的史冊被萬人看,這才是一個合格史官的畢生追求啊!

能侍此主,實在是他三生有幸。

年輕的史官接過高力士遞來的紙筆,撩起衣袖,顫抖著雙手,以地為桌,唰唰便開始落筆。

李隆基久久的看著史官筆下的字跡。

他可以料想的到,這份史冊傳出去是怎樣的轟動。

不僅他在世之時榮耀加身,乃至百年之後他入土,帶領大唐走向輝煌的事跡也依舊可以被口口相傳。

是的,現在的李隆基已經將這一生的高光時刻通通想了個遍。

天幕的畫麵在繼續轉變。

那是一個身著黃袍的背影,他站在極高的城樓之上,麵對的是整個長安城的百姓。

旋即又是朝堂之上的畫麵,坐在龍椅上的中年男人蓄著胡須,整個大殿莊嚴巍峨。

大臣們看看天幕,又折返回去看看自己身後的太極宮。

“這不對啊,這與我們的太極宮,想去甚遠。”

“這外頭的形製也不同,天幕上的大殿雖與我們所在的相似,但根本不一樣。”

大臣們皺著眉頭看那高位上蓄胡子的男人,又嘗試小步往前挪挪,試圖近距離端詳他們陛下的麵容。

他們的聲音壓的更低了。

“這也不對啊,天幕上那人,可不是我們的陛下。”

“是啊,雖天幕上的人也英俊瀟灑,器宇軒昂,但那是另一個人。”

“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這天幕是假的不成?”

李隆基雖將注意力放在了天幕之上,但大臣們竊竊私語的內容也傳到了他的耳中。

天幕剛說了他李隆基一手建立盛世,後麵的臣子卻在討論這天幕是假的?

哪裡有假?他倒是看這天幕真的很。

神跡,怎會有假?

李隆基冷哼,氣從鼻孔出來。

高力士作為內侍,時刻關注著李隆基。

按理說,他本不該多言。

但這到底不是在討論國家大事,往小裡說,不過是臣子們隨口的討論之辭。

於是他接了話茬道:“我們平日看戲聽曲兒,裡頭的故事也是找人扮演的。想來這天幕也如我們一般,找神扮演了陛下。”

說著,對著李隆基恭敬作揖。

李隆基聽到高力士的話,不虞的麵色舒緩了一些。

他十分讚同:“朕認為,確是如此。天幕既能通古,自然也可預知之後未發生之事。朕登基一年,而天幕所說的唐之盛世,是未來之事。這還需君臣一心,共同創造。”

說話的大臣自知失言,忙不迭作揖:“陛下說的是。”

經李隆基提醒,眾人也發覺了,天幕神跡展現出來的並不僅僅是過去是事情,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天幕也會透露。

想到此,百官們也激動起來。

不知道他們是否有機會看到自己的未來?他們是否能官運亨通,仕途順利,常伴陛下身邊,成為他的左膀右臂,肱股之臣?

神音還在繼續。

【李隆基他勵精圖治,任用一批能臣。在一個又一個賢相的輔佐下,他於驪山閱兵,於泰山封禪。

他將大唐推至繁盛,離不開他非凡的領導能力,審時奪度,知人善任。】

此時,太極宮外響起了一片抽氣的聲音。

封禪!

封禪可是最為隆重的大典!這是一代皇帝讓朝堂政局穩定,國土疆域安寧,百姓安居樂業,才會進行的盛典!

這是登臨泰山之頂,去最接近上天,最接近天神的地方,將皇帝的成功告知於天地。

這是對一個皇帝最大的認可。

太極宮門前又跪倒了一片:“恭喜陛下!”

李隆基摸著自己的心口,竭力平複自己並不冷靜的心情。

明君,他可是一代明君,不可因區區幾句的讚美之辭忘乎所以。

明君,冷靜!自持!端莊!

他轉身,看著跪拜自己的百官,隻覺得通身舒暢。

李隆基像是看女婿的丈母娘,看著這些人,越看越滿意。

隻是不知他的賢相究竟是何人?

那個能與他並肩,攜手共同開創大唐盛世的究竟是誰?

神音給出了答案。

【姚崇便是唐玄宗的救時之相,大名鼎鼎的“十要事說”由姚崇嘴中說出,振聾發聵。

君臣之間,著實千載難遇。

姚崇兩袖清風,一身正氣,敢於直言納諫。

此時的唐玄宗知人善用,虛心納諫,整個王朝欣欣向榮。】

李隆基有些呆滯。

誰?神音說是誰?

他沒聽錯吧?

姚崇?

那個被他給了一個背刺的大臣?

李隆基的雙手張了又握,握了又張。

麻爪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