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十章(直播)(1 / 2)

【當然,這裡我得提一下,史書也確實有一處沒有抹去婉兒和太平公主的可能為同黨的信息。】

【根據《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五》記載,“太平公主與上官昭容謀草遺製,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皇後知政事,相王旦參謀政事。”】

【我們可以看到,婉兒和太平公主共立遺詔是寫在正史之上的。有很多人要疑惑了,為什麼之前史書上多處對二人的關係肆意塗抹,怎麼偏偏在這裡就不再避諱二人的關係呢?】

這句話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彈幕十分活躍。

【是啊,為什麼呢?】

【李隆基他良心發現了?】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寫的,是不是司馬光編撰史冊的時候查到了什麼資料,所以有所保留?】

【我覺得不是啊,司馬光是宋朝人,宋朝對女子的束縛不用我多說了吧?怎麼可能說婉兒的好話。】

【唉,證明她們之間關係的證據,能在正史上留下一點點也是好的。】

宣政殿前,張說和姚崇又背著李隆基嘮嗑。

姚崇看著天幕上,後人對此的各種猜測道:“張大人對上官婉兒多有欣賞之意,想必張大人應當知道。”

張說眼睛一瞪,這老登這時候都不忘要在陛下麵前害他。

可以欣賞上官婉兒之才,若籠統概括為欣賞全部,陛下如何想?那不是斷他的官路嗎?

張說避開姚崇給他挖的坑,把話又推回去:“上官婉兒之才天下文人皆欣賞,姚大人這是覺得上官體不行?”

“再者,至於這史冊為何保留著段,我想姚大人心裡也清楚萬分。”

李隆基雖已經習慣了被天幕掀飛,但心中不可避免仍有不爽。

他注意到了後頭兩個大臣的交頭接耳,鼻子噴氣:“朕不知道呢,不如張大人為朕講講。”

一時間,張說與姚崇安靜如雞。

【因為這裡是政變的一處關鍵點,這裡無法憑空捏造虛假事實,也無法用春秋筆法進行混淆視線的塗抹。】

【這裡若不寫明二人之間的合作,那麼就無從解釋唐睿宗為何要追封婉兒,也說不通太平公主在在政變還未發生之時就在擁相王登基一事上的功勞。】

【最為重要的是,婉兒捧著遺詔來見李隆基這件事,是當時在場所有參與政變的功臣都親眼看到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婉兒在軍前拿遺詔向李唐皇室投誠。】

【其實大家仔細品一下這句話就會發現,史書隻是單純在說二人共立遺詔的事實,至於二人的關係,史書上隻字未提。】

【加上史記在其他位置把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所有相處的證據全部抹去,讀書的後人其實很難從這一句話中,去聯想到什麼。】

【事實上,史官做的也十分成功,如果這份深埋地下一千三百年的墓誌銘沒有被發現,那麼所有人都會認為,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的關係不怎麼樣。】

直播間的觀眾議論紛紛。

【幸好這墓誌銘出土了,成為研究曆史的一手資料。】

【考古的一大作用就是糾史啊,被史書上抹黑的曆史人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說到史書,我是真想嚎一句,新舊唐書不一定可信,畢竟成書時間已經離那個時代那麼久了,誰知道是不是真的。】

【是的,史書編撰肯定要受到當時執政者政策的影響的。】

神音像是想起了什麼一樣。

【說到新舊唐書,我得再說一句,新舊唐書上對婉兒的描寫是真的不怎麼樣,穢亂後宮的大帽子給她扣上了。】

【《舊唐書·上官婉兒傳》原話是這麼說的:“婉兒既與武三思淫/亂……”,“又以昭容上官氏素與三思奸通,扣索之”。】

“淫/亂”、“奸通”二字牢牢抓住了眾人的眼球。

能來到這個直播間中關注上官婉兒的,有大部分是女性。

直播間要炸了。

【古代已經開始流行造黃謠了嗎?】

【宋朝那些個汙蔑女性是史官真讓人無語,沒錯,說的就是你歐陽修!】

【婉兒她一生無子啊!空口說瞎話之前能不能看看事實啊?】

【古代避孕就做的那麼棒了?這可真稀奇。】

【婉兒一個事業型女性,汙蔑她荒淫無誕男寵泛濫,就好像她靠的是荒淫無誕坐到那個位置上的一樣。】

【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女人就得三從四德才是最好。】

【史書上給她打的那些標簽根本就經不起推敲。】

這次的彈幕來的比之前的幾次都要更為猛烈。

天幕之上,彈幕彈出的速度令人咂舌。

宣政殿前沸騰了。

那些默不作聲降低存在感的百官全都有了嘴巴。

在李隆基嗬斥之下,安靜如雞的姚崇和張說也都開了口。

就是李隆基他本人,瞪圓了眼睛看著天幕好像是看到了什麼讓人難以接受的離譜事情。

“這這,這太離譜了。”

“怎會如此?宋朝究竟是哪個朝代?宋朝的史官怎麼這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