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那麼多人失敗,最後不得不放棄對這種手術的研究,除了他,誰還會有這樣極致的刀功。
難度最高的兩個步驟完成,接下來的,結腸重建,胸小肌重建括約肌,已經完全不會有困難。
術前三打印的模具,被植入重建的肛門、尿道和中,為了防治術後的粘連。
三個重建結構外口的縫合極為講究,漂亮的圓環外翻,然後與周圍皮膚縫合,就像天然形成的移行部。
刀還沒有停留,對切口的各種加強,各種線條的組合,讓皮膚和組織瓣一塊一塊的翻起,進行重新組合,有的翻轉,有的埋入,有的折疊。
無損傷美容縫合針線,所到之處,如神筆馬良的畫筆,隨著切開、縫合、移植、轉移等外科技術的交疊使用。
肛門、尿道、口竟然按照自然順序排列,皮膚和組織瓣重塑的n竟然以假亂真,甚至人造的臀縫也被塑造出來。
殘留的雙側髂骨在第一次手術時已經處理圓潤,代替原來坐骨結節,而殘留的肌肉被儘量轉移到雙側的人造坐骨結節。
這樣,半截身體可以借助兩個帶有肌肉緩衝的支撐點,再借助手的幫助,可以豎立,就像還保留了臀部一樣。
第一次手術的時候,楊平就已經考慮到第二次手術,很多步驟為第二次手術做了完美的鋪墊,比如各種重建管道周圍的肌肉鋪墊。
高橋此時才領悟,楊平對手術的設計能力遠不是他想像的那樣,那種亂序手術,他已經認為高不可攀。
可是現在,楊博士當時在爭分奪秒的時候,已經將兩次手術聯係在一起,手術步驟排序的時候,已經超出當時的手術,思維已經連接到第二台手術。
高不可攀之上,又是高不可攀!
翻越不了的高山之外,還矗立著一座更高的山。
如果不出現感染,不出現意外,餘水蓮將獲得一個接近正常的肛門、尿道和,半截身體將人體最基本的功能保留下來。
失去的僅僅是行走能力,如果有一天,真的可以使用動力支具,她還可以像正常人那樣直立行走。
創傷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修複與重建外科、整形外科,集合眾多專科頂尖手術,才完成這例藝術般的傑作。
隨便哪一樣手術放到對應的專科,都是讓人無法企及的。
可誰又知道,這些入神入化的技術,是楊平在係統空間裡,完成係統一個又一個魔鬼訓練,才能獲得。
一個隻有他自己的空間,一個隻有無窮的病例分析、手術訓練、解剖學習的空間,需要堅韌不拔的意誌克服來孤獨與寂寞。
隻有具備成神之心的人,才會如此堅韌不拔。
“站在山巔的男人!”
藤原美雪看著專注於手術的楊平,由衷地讚歎。
手術結束的時候,不說彆的,餘水蓮殘端絕對的左右對稱,也隻有楊平可以做到。
要做到左右對稱,殘留髂骨的磨骨處理,肌肉加墊的處理,皮膚縫合的調整,都要照顧。
這並不是手術的要求,但是體現了主刀的精確,精確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手術結束了,你們三個,明天開始練習顯微鏡下剝葡萄皮,將葡萄皮解剖出完整的三層才算合格。”
楊平說的是宋子墨、高橋和徐誌良。
“你有沒有問題?”楊平問徐誌良。
因為他的顯微外科功底應該是最薄弱的,徐誌良點點頭:“沒問題。”
“我們呢?”張林問道。
“剝出兩層,能做到不出現大的破洞,就算合格。”
“還有,你們拉鉤還要練習,單手拉鉤,持續一個小時手不發抖才算合格。”
楊平移開主刀的位置,宋子墨、高橋和徐誌良對餘水蓮的殘端進行包紮,這種包紮也不是隨隨便便,需要高超的包紮技術。
凡士林紗布先墊一層,然後是乾燥的無菌紗布,有的地方要鬆,有的地方要緊,該隔開的時候要隔開,該填壓厚實的地方要厚實。
最後才是棉墊繃帶包紮,將殘端包紮好,不緊不鬆,紗布繃帶還不會輕易脫落。
“我呢,楊博士,你還沒有布置我的功課?”藤原美雪主動提出來。
楊平差點忘記她,她也是來進修學習的,楊平想了想,她是運動醫學專業的,不能讓她跟高橋一樣全麵。
“你在關節鏡下,用橄欖核雕刻出膝關節的模型,股骨遠端、脛骨平台和髕骨的輪廓要接近解剖形態,前後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和半月板,基本內部結構要有。”
藤原美雪愣住了,這?可以做到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