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區的人們,看到剛才這一幕,全都屁股離開椅子,術中突然出現心跳驟停,對任何主刀都是一次臨床經驗和心裡素質的嚴峻考驗。
“心跳停了?”
“在除顫!”
“有了!”
“有了。”
嘈雜與驚呼聲中,大家看到屏幕上的正常心電波,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有人伸手摸了摸椅子,重新坐回去。
心有餘悸的人們,從驚險中爬出來,調整情緒。
“對這種腫瘤的研究,楊博士領先我們一個代差,他早就預料到心跳驟停。”
“我們還停留在原始探索階段,在我們看來,暫時無法克服的難題,在他這裡仿佛成為常規。”
約翰內森心裡剛剛激起的巨浪,慢慢歸於平靜,但是餘浪陣陣。
格裡芬好不到哪裡去,也被嚇了一條。
延髓是腦乾的一部分,腦乾眾多的神經核分布在此區域,在以前這個區域的手術是禁區。
近年來因為腦乾解剖的進步,顯微鏡下操作技術的進步,各種先進檢查與手術設備、導航設備的應用,才讓外科醫生邁進禁區。
但是操作也限於安全區,在神經核團與傳導束的間隙進行,馮老這種腫瘤已經生命核團緊密粘連,仍然是手術禁區。
楊平的手十分穩定,猶如精密的機器,比機器更加優秀的是,良好的觸覺反饋,讓操作力度把握十分恰當,這是目前任何機器無法做到的。
擅長顯微鏡下操作的溫仁濤,看到楊平的操作,也不得不承認,與楊平的差距,無法縮小。
在放大的顯微鏡下,操作十分自如,始終保持最大精度,動作沒有絲毫的走形。
越過第一個危險區,腫瘤被繼續分離,邊分離邊止血。
沒有包膜的腫瘤,在楊平眼裡仿佛存在某種看不見的包膜,而楊平可以在這層包膜表麵分離。
他真的猶如徒手攀岩,整個攀岩過程會出現五次墜落,墜落後要重新抓住岩石,繼續往上攀登。
一次失手,便萬劫不複。
“這是人類的極限,他的手一直穩定,沒有任何鬆懈疲勞的跡象。”
“無論成敗,這台手術應該成為經典。”
“糟糕,粘連太緊,又遇上危險,01毫米的精度都無法滿足這個手術需要,又要來一次墜落,我的天啦。”
“”
越是能夠看明白,越是心裡緊張。
約翰內森掩嘴,差點發出聲音,格裡芬和伍德海德已經擠在一起,仿佛這樣可以獲得安全感。
激光手術刀頭,發出微微的亮光,再次進入死亡區,楊平在此做了短暫的停頓,提前和助手溝通,提示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大家注意,第二次心跳驟停馬上來臨,打起精神。”楊平清晰冷靜的聲音。
大家重新凝聚所有的精神,等待死神的第二次降臨。
隨著會議室一聲沒有控製住的尖叫。
第二次心跳驟停出現,這一次來的更快,沒有任何先兆。
毫無耽擱,快速的動作,無菌單覆蓋保護術區,掀開背部無菌單,撤離心電監護的電極片及導線。
第一次除顫,失敗
觀摩室屏幕右側顯示手術室的全景和各種監護參數。
第二次除顫,失敗
約翰內森跟著前麵的人站起來,所有人都站起來,第二次失敗了。
時間一秒一秒過去,這種心電紊亂,早期如果除顫失敗,後期機會渺茫,約翰內森明白其中的風險。
仿佛病人就在麵前,約翰內森又無法幫上忙,雙手握緊拳頭。
“加油,加油呀!”
他握緊的拳頭,手指深深扣住自己的掌心,一陣鑽心的痛。
繼續
武醫生經曆多少搶救,經曆多少與死神的搶奪,當第二次失敗,他的手開始微微顫抖。
此時,醫生良好的專業素養表現得淋漓儘致,即使這樣,他還是以最快的動作,毫無變形的動作,將電極板壓向準確的位置,完成了第三次除顫。
“有了!”
麻醉醫生一直瞪著除顫儀屏幕的心電波浪,密集的室顫波後麵,跳出了熟悉的竇性心率的波形。
“有了”大家幾乎歡呼起來。
麻醉醫生自己都沒有發覺,喊出“有了”的時候,臉上掛著兩顆淚珠。
不僅是因為馮老,醫生不願意任何病人在自己手中離去,生命從手中滑走,對任何一個醫生,都是一次心靈的衝擊。
生與死,就在這一瞬間,生與死,就在三個除顫動作之間。
心跳恢複
巡回護士挨個給大家擦額頭上的汗。
手術間門外,韓建功和洪誌剛一直守候在門口,不時有其它科室的醫生朝這邊望,但是都不敢過來。
他們知道,隻要手術室門沒有提前打開,裡麵就還在繼續。
韓建功和洪誌剛,兩人心如火烤,裡麵什麼情況,他們透過小窗也能看出,已經過了第二道鬼門關。
張教授時而站定不動,時而背手走來走去,神經外科一個醫生搬來凳子,讓張教授靠牆坐下。
張教授擺擺手,示意不坐,坐下來全身發抖,走一走反而舒服。
陳院長坐在更衣室,靠在椅背上,一直沒有進去,手機摸在手裡,不時看有沒有未接電話。
“抓住了,上帝,他又抓住了。”
大家又坐下來,約翰內森大口喘氣,鬆開已經發白的手指,伍德海德和格裡芬兩人的手緊握在一起。
資深外科醫生,觀摩這種手術,步步心驚肉跳,尤其心跳停止的時候,生怕無法複蘇。
這種心跳呼吸停止,呼吸因為全麻,將自主呼吸抑製,完全靠呼吸機接管呼吸,所以無法表現出來。
而心跳會立刻反映出來,萬一搶救不過來,即使用臨時替代心臟推進血液循環,也毫無作用。
因為患者的大腦生命功能區已經紊亂,也就腦死亡不可避免。
“大家調整情緒,有沒有誰要換人的?”
楊平詢問大家,無數次魔鬼訓練,讓他手術時心如鐵石,極度理性,猶如機器人,理性到不近人情。
在這種手術麵前,任何的情緒波動,任何的慷慨激昂,都無濟於事。
一切按照科學規律行事,一切選擇和判斷必須理性,才能最接近成功。
經過兩次心跳驟停,兩次與死神的較量,消耗了大家大量心力。
在楊平的詢問下,沒有人說話,魔都六院的醫生素質不愧是全國一流。
“後麵還有幾次,大家打起精神,死神就在我們身旁,隨時伸手,我們每一次都不能失手,檢查除顫儀的電量。”楊平叮囑大家。
重新整理手術台,更衣換手套,手術繼續。
主刀堅定的意誌貫注在手術刀尖,它無所畏懼,繼續前行。
手術已經進入到延髓最危險的區域,第三次心跳停止,將來得更加突然。
楊平必須提前判斷,給其他醫生以充分的時間,五秒鐘,稍微猶豫一下,或者出現耽誤,就會失去機會。
五秒鐘,生命之神每次都隻給五秒鐘。
“楊博士怎麼能夠精準判斷出心跳驟停出現在哪個步驟”
“說明他對腦乾解剖生理的研究已經很透徹。”
“在中國,腦乾手術是神經外科醫生的活。”
“聽說他研究上頸椎的腫瘤時,往上延伸到延髓,研究從此而來。”
“我們此次的中國之行,讓上頸髓腫瘤和腦乾腫瘤的手術水平,往前推進至少十年。”
“中國人太瘋狂了,他們似乎沒有攻克不了的問題。”
“先生,彆忘記,世界第一例斷肢再植,就出現這所醫院。”
約翰內森、格裡芬和伍德海德一直坐著,連洗手間也沒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