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章 東京之夜(五)--(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6340 字 9個月前

雙擊電凝繼續更換,尖端的尺寸越來越小。

激光刀切開脊髓的實質,一直往上,延伸到延髓的實質。

斷麵的出血點還未形成那一點淡紅,雙極電凝便以瞬移般的速度,進行精準獵殺。

止血的碳化點極小,在顯微鏡下,僅僅看到漂亮的細小的黑點,周圍的軟組織被保護得非常好。

所過之處,乾乾淨淨。

凝血功能存在障礙的病人,居然可以“無血”操作。

幾輪之後,腫瘤如埋在土裡的番薯,露出一點點表麵。

以此為起點,激光刀不斷地進行銳行分離。

腫瘤的可見表麵越來越大,不斷地與周圍組織分離。

在手指大的延髓與上頸髓裡,腫瘤的血管在立體空間四通八達。

一些表麵紅色的血管在視頻上清晰可見,這些蔓延的血管竟然讓腫瘤呈現出罌粟花一般的美感。

激光刀,一根一根地切斷這些血管,然後斷裂的血管被雙極電凝接手,實施電凝止血。

手術帶來的視覺享受,讓大家似乎忘記,沒有凝血功能障礙,這台手術也是不可翻越的高山。

如果說手術的前半段,止血點分步在平坦的平麵上,那麼現在,這些止血點分步在一個包裹腫瘤的複雜剖麵,這個剖麵分為兩麵,一麵是腫瘤的表麵,一麵是包裹腫瘤的延髓組織與上頸髓組織。

這些剖麵猶如複雜的山地、峽穀、甚至洞穴,讓止血變得複雜困難。

但是主刀似乎並沒有受影響,依然可以跟之前一樣,雙極電凝所過之處,成片的出血點被快速地消除。

觀摩者,每個人都提心吊膽,每一次止血,仿佛雙擊電凝戳在自己心臟的表麵。

藤原正男屏住呼吸,他守候在手術室,但還是依靠手術室的屏幕獲取手術進度。

手術現場,即使距離他不過一米多的距離,他也看不清楚裡麵究竟做什麼操作。

隻有屏幕上,才能獲得清晰的術野。

他自認在外科領域也是頗有天賦之人,但是這台手術讓他無比震撼。

仿佛楊平非常熟悉每一次切開的組織剖麵出血點。

按道理這些出血點是未知的、陌生的,無法精確預判,楊平再好的基本功也不可能這麼快這麼準,從眼睛發現出血點,到大腦做出判斷,再到手上的操作動作,不可能這麼快。

不可能的!

人體反應存在極限!

但是楊平做到了,他幾乎不用看,好像一切隨心所欲,似乎沒一個出血點了然於心。

藤原正男發現,楊平的雙極電凝根本沒有做判斷,刀切開,剖麵被顯露的瞬間,顯露還不充分時候,眼睛還看不到出血點位置,雙極電凝已經準確無誤的指向出血點。

也就是,雙極電凝快過了眼睛的視覺捕捉。

就像敵人的導彈還沒有起飛,反導係統就已經提前知道它要乾什麼,直接將其擊殺於準備狀態。

這是怎麼做到的?

難道它有什麼辦法對手術區域的三維局部解剖做到幾乎百分之百的重建?

就算做到百分之百的重建,也沒辦法做到這樣的速度。

藤原正男根本想不明白,隻能放棄追根究底,用天賦來解釋這一切。

這種一元論解釋方法,非常省心,隻要想不明白,統統推給天賦。

藤原穀生心率的下降,已經沒有多少人關心,因為他們已經見證過,即使與死神擦肩而過,楊平還是可以牢牢地抓住那一絲希望。

所有人的注意一直聚集在止血。

藤原正男盯著屏幕,每一次切開新的位置,他在心裡模擬自己在主刀,然後想象自己如何快速精準地止血,可是在他還沒有將止血點判斷清楚,楊平的雙極電凝已經收工,開始新一輪的切開與止血。

用意識去模擬手術,都無法跟上楊平的節奏。

藤原正男忍不住向楊平投去敬佩的目光。

他慶幸自己做出這個決定,邀請楊平來東大醫院主刀手術,否則,叔叔真的沒有任何機會。

當時哪怕一點點動搖,現在叔叔恐怕已經

長期處於日本醫學金字塔的定點,習慣了被人膜拜。

現在藤原正男被這個年輕人深深地吸引,有時候,藤原正男想,楊平要是自己妹妹的男朋友,該會多好。

或者,他是自己團隊的一員,那該多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