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無需洗手,坐在操作台前。
宋子墨帶著徐誌良洗手上台消毒鋪單,他們是助手,助手在台上負責裝配器械,協助機械臂完成手術。
一切準備就緒,準備開台。
“安全套,快拿安全套!”
張林吆喝巡回護士。
“你猴急什麼?”
巡回護士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跟張林對上。
其實所謂機器人,距離機器人還遠著呢,頂多是一個遙控手術機器,一條或幾條遙控機械臂代替醫生的手來操作手術。
依據線的透視,屏幕上獲得的實時重建圖像,脛骨、腓骨、跟骨、距骨等等,清清楚楚,還可以旋轉以獲得最佳角度。
幾個置放針的位置被藍色的原點標記,進針的方向是藍色的直線。
機械臂夾持著帶固定針的鑽頭,固定針出現在屏幕上,機械臂自動對準原點,然後調整方向,讓針的方向與指示直線重疊,校準完成,然後牢牢地穩定住。
鑽頭高速旋轉,固定針完全按照指定的方向進入,進針點、方向、深度都精確按照預定的數據完成。
每一根針都按照這個傻瓜式的方法旋進。
第二步開始截骨,宋子墨在擬定截骨的位置切開皮膚,用拉鉤牽開顯露截骨的部位。
徐誌良將機械臂上的器械換成微型擺鋸,然後鋸片出現在屏幕上。
圖片的左下肢骨骼,截骨的位置已經被藍線標記,位置、長度與方向,精確度達到亞毫米級彆。
鋸片尋找方向,開始自動校準,校準後,機械臂鎖定,按照固定的路線開始截骨。
同樣,每一處截骨非常精準地完成。
機械臂在楊平的操控下,如行雲流水,而且富有節奏。
譚主任覺得,此處應該有音樂,於是問道:
“要不要來點音樂?”
宋子墨也有相同的想法:“音樂響起!”
手術室的角落裡有一套音響,連接著電腦。
譚主任開始在電腦上的樂庫文件夾找曲子。
永不放棄,這是給重症患者聽的。
席琳迪翁我心永恒,心臟外科常用曲。
比吉斯樂隊的活下去,創傷骨科招牌音樂。
布蘭妮的bbnr,產科催產的曲子,怎麼放到這裡。
你快回來,急診科慶祝搶救成功的曲子。
譚主任也是個有品位的人,配樂不能隨便,究竟用什麼曲子呢?
“這個病人很緊張,酷玩樂隊的治好你!”宋子墨對手術室這些音樂非常熟悉。
譚主任終於找到那首治好你,音樂在手術室響起。
“平時楊教授做手術喜歡聽什麼曲子?”譚主任覺得下次應該提前準備好。
宋子墨說:“高山流水”
“要不要換?”譚主任問道。
宋子墨告訴譚主任:“不用,這首給病人聽,緩解他的緊張。”
最後,宋子墨和徐誌良完成外固定架剩下的安裝,上固定夾,安置連杆,旋緊螺母。
一個複雜完整矯形外固定架安裝完畢。
其實天璣機器人隻是完成關鍵步驟,很多步驟還是需要人工完成。
所以,需要進步的空間還有很大。
整個手術,十幾分鐘完成,出血量隻有不足5毫升,精準的置釘與截骨,讓關節囊、韌帶等穩定結構保留完好。
這些完整的結構將隨著骨的矯正,也依照伊裡紮洛夫原理,進行矯正。
譚主任全場觀看手術過程,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完成幾百台手術,還是沒有楊平熟練,差距還挺大。
老司機與職業賽車手的差距。
看楊平做手術真是享受,機械臂在他的操控下,真的隨心所欲,成為真正的醫生手的延伸。
難怪,他可以操控天璣的機械臂畫出一副人體解剖圖。
還可以操控達芬奇的四條機械臂,在一個小玻璃瓶裡,完成那段熱舞。
音樂仍然想起,楊平來到房發全的頭側。
“手術做完了!”
“成功吧?”
房發全擔心地問,好像剛剛開始,就結束了?沒啥感覺。
“非常成功!”
譚主任接過話。
音樂一直在響,房發全覺得心情十分舒暢,腦海中,他邁著健康的雙腿,帶著漂亮的老婆,回到自己的小山村。
甭提多神氣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