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衛和李俊兩老表的治療,現在已經不是一個科室的事,關聯著、器官移植中心、綜合外科,器官移植涉及兩個科,腎移植和肝移植,覃小衛捐給李俊的腎已經配型成功,獲得倫理審批。
但是反過來,李俊捐肝給覃小衛,這事還沒翻開篇章,既沒有配型,也沒有走倫理流程,這些必須的流程要跟李俊溝通之後,獲得他的簽字同意才行。
由醫生直接說這事不合適,所以安醫生想了很久,覺得應該找個機會,將覃小衛的病情給李俊好好說說,讓他自己來決斷。
覃小衛這麼為表弟,表弟大概會主動提出捐一部分肝吧,但是人心叵測,誰也猜不準彆人的心思。
就像四個兒子兩個女兒的老頭住在,兒女們沒有一個願意交費,但是為了老頭的房產在門口可以撕逼。
曾經山盟海誓的夫妻,丈夫躺在,妻子堅持不到兩周,便無聲無息地消失,還帶走家裡所有存款。
見過太多故事的安醫生心裡真沒底,試試吧,他也是這樣想。
畢竟李俊這種狀態,再取一部分肝,風險極大,要不是有救人之心,要不是醫生的天職,安醫生才不願意理會這種鬨心的事。
作為醫生,他想任何一個病人好好地活著。
周五下午。
奧古斯特發來消息,他準備返回中國,繼續學習。
小公爵術後一直非常平穩,沒有感染跡象,沒有脊髓及神經損傷的並發症,心臟功能真的趨於穩定,殘留的一點功能還能支撐身體的循環,現在小公爵已經成功脫離的依賴。
這意味著,小公爵將有時間來等待心臟移植延長生命。
夏裡特醫學院已經快速立項,以小公爵的手術作為研究課題,威廉、羅伊德、康斯但丁集合一批醫生和基礎醫學研究人員,對楊平的手術進行係統研究,希望獲得某種有價值的東西。
德國人說,這台手術是一個寶庫,他們將深入挖掘。
得益於這台手術展示的實力,脊柱外固定架三期臨床實驗在德國衛生部已經進入審批流程,通過已經沒有懸念,奧古斯特要儘快返回中國,掌握新技術,然後展開臨床實驗。
公爵基金將建立一個專門慈善項目,資助貧困兒童及青少年進行脊柱畸形矯正,這個項目將首先在中國開始實施。
這是一個好消息,讓經濟條件差的病人不至於放棄治療或者推遲治療。
奧醫生歸來的消息,讓孤單的羅醫生非常高興,宿舍有個說話的人總比一個人看電視好,雖然奧醫生經常會占用茶幾擺弄脊柱模型,但是沒有他搶茶幾,羅伯特還真不適應。
不管是綜合外科這邊,還是運動醫學中心,時不時有複雜嚴重的肩膝關節損傷病人慕名而來。
這一類病人,大多數在其它醫院被判放棄,即使有開展此類多韌帶重建手術的醫院,水平也遠遠沒有達到恢複運動能力的段位,僅僅限於恢複基本行走能力。
有醫生看到楊平的論文,嘗試著用新方法做手術,但積累經驗有一個過程。
所以對於運動醫學手術,這種手術猶如皇冠上的明珠,能夠摘下明珠的醫生目前不多,除了楊平,還有四個半,南都附一的蘇南晨、美國的羅伯特,日本的高橋,還有三博的高遠,無論是手術還是論文,這四個人都是當之無愧的領先者。
還有半個就是日本東京大學附屬醫院的運動醫學新秀藤原美雪,這個美女醫生因為跟在楊平身邊半年,接受楊平的親自指導,已經吸收楊平此類技術之精華,因為資曆尚淺,所以算半個。
至於宋子墨因為目前尚不以運動醫學為唯一專業,不嗯計算在內,將他計算在內,對其他醫生不公平。
三博醫院的運動醫學代表人物是高遠,運動醫學中心因為高遠的努力,現在日日攀高,要與附一德運動醫學一較高下,不僅如此,高遠雄心勃勃,劍指帝都三院。
所以,此類病人到了其它醫院後,醫生看完後搖頭:你去三博醫院試試,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羅伯特的目光遠遠不止於學習新手術,他要在醫學上獲得更大的突破,超越他的爺爺和父親,用美國最流行的單詞解釋!
“教授,我們合作搞個項目怎麼樣?做膝關節軟骨再生的研究,你不是在搞乾細胞培育器官的項目嗎?要是乾細胞培育出軟骨,以後無論是膝關節軟骨損傷,還是骨關節炎,我們可以嘗試用人工培育的軟骨移植來進行手術,具體工作我來做,你做技術指導和項目第一研究人。”羅伯特很想與楊平合作開啟一個項目,這是他琢磨已久的課題。
脊柱外固定架臨床實驗,他隻是幫紐約特種外科醫院脊柱外科拿項目,屬於“掮客”,脊柱外科不是羅伯特的專業,羅伯特很想自己跟教授有個合作項目。
茶氣悠香,楊平思量一二。
對麵的羅伯特緊張地等待回複。
這個項目作為自己課題的外延確實不錯,自己做核心攻略,這一部分外延交給羅伯特去做,楊平表示同意。
看到楊平點頭,羅伯特猶如做完作業,被家長允許自由活動的學生,攥緊拳頭,十分激動。
楊平想起來,還有個反腐教育會議,這個會議他必須親自參加,不為彆的,就是想親耳聽聽吳主任是怎麼做懺悔。
再說老主任好久不見,這次能夠來三博醫院“演出”,作為曾經的下屬,備受老主任關照,也應該去捧場。
這種會議為什麼安排在周五下午?因為這個時間點相對來說大家都有時間。
周六周日醫院休息,不做擇期手術,隻做急診手術,各科主任們一般不會在周五堆積大量手術,能夠不拖時間儘量不拖時間,大家都要趕著回去,一周難得和家人團聚。
還有些主任們要趁周末趕場子到下級醫院飛刀走穴,畢竟對外科醫生來說,飛刀走穴是一筆大收入,能夠有飛刀資格和機會的大主任,這筆錢比工資收入多,甚至是主要收入。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飛刀走穴的資格和機會,省級醫院或大學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級彆以上,有一定的知名度或有一定的飛刀關係網,同時符合三個條件的醫生,數量不多,一般年齡也至少在四十多歲,學曆嘛,博士少不了,即使資格老的,也會弄個在職的博士,從醫經曆呢,出國進修不可缺少。
這種醫生在醫療界的層次,換到彆的行業,都是翹首級人物,如果在行政行業,怎麼也是廳級乾部如果在中小學教師行業,也是全省排名靠前的幾所學校的知名特級教師如果在放在商業領域,肯定是幾家大型國企或民企的高管。
比如創傷骨科的丁主任就是飛刀活躍分子,在南都省內,他的飛刀站點還比較多。
三博醫院行政會議室,要不是夏院長親自坐場,很多人不會來參加這種會議。
這次的會議是省衛生廳搞的反腐教育巡回會,由省廳紀檢部門組織,帶著幾個典型案件的當事人,在各大醫院巡回“演出”,以自身案例警示眾人,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楊平一個人來到會議室,找個靠後的位置坐下,開會什麼他很少參加,即使參加也是靠後,這樣無論是開溜還是小動作也方便。
台上除了省廳紀檢乾部,楊平也沒有看到什麼現身說法的案件當事人,印象中,這些人想必應該穿著囚服,剃著光頭,耷拉著腦袋,胸前掛著牌子。
紀檢部門的領導是個女的,四十多歲,剪著短發,顯得十分乾練,正在和夏院長低頭交談,其餘幾個也在相互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