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章 為時已晚(2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7600 字 9個月前

王院士當即說:“偉聰,事不宜遲,你去跟楊教授溝通一下,看不能讓夏書留下來,跟著楊教授學習心臟外科,至於客座教授的事情,再慢慢談。”

“他還要值班呢,跟彆人換班才能過來的。”

辛教授為難,因為值班是各個醫療組共同的事情,突然抽走一個人不好辦。

“他不用值班了,補一個人,或者重新排班,要是楊教授同意,讓他留下來。”

王院士堅持意見。

——

麥子景的父母聽說手術非常順利,見到做完手術的孩子,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有點如夢如幻的感覺。

前不久還在為兒子的事情奔波,帝都的醫生還為是否手術爭論不休,一直沒有拿下主意,今天手術已經做完,而且孩子好好的,這如何不激動。

安穎慧一直在擦眼淚,麥吉富也眼睛紅紅的,此刻的楊平在他心裡就是活菩薩。

“楊教授呢?”麥吉富想當麵感謝。

送病人的管床醫生說:“在手術室吃中飯呢。”

真是辛苦楊教授,麥吉富當即決定要好好感謝楊教授。

麥子景被送到U進行術後觀察,康主任已經提前熟悉這個病例,現在U已經接管很多綜合外科病例,比如不久之前的郭沛華,成天嚷著自己靈魂出竅。

康主任還是指派阮醫生來管理這個病人,因為最近阮醫生管過綜合外科的病人,為了能夠適應工作的需要,他看過很多這方麵的書。

心臟外科重症監護與冠心病重症監護室區彆很大,但是比與普通重症監護室的區彆要小,怎麼說大家都是心血管專業的。

“我看不久,醫院就要建立心臟外科重症監護室了吧?”康主任問道。

管床醫生是綜合外科研究生齊承祥醫生,比李國棟低一屆,齊醫生點點頭說:“按這個發展速度,遲早的事情。”

康主任有一些落寞,如果建立專門的心臟外科重症監護室,楊教授的病人再也不會放到這裡來,這裡隻是一個臨時過渡而已。

作為醫生來說,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救活高難度高風險的病人,比如之前的郭沛華,現在麥子景,要是突然沒有這種病人,康主任會很失落。

就像一個天天喝咖啡提神的人,突然斷了咖啡,非常難受。….

這種“好日子”恐怕不久了,康主任不免有些傷感。

麥子景的術後觀察,最怕的就是縫合地方出現漏血或者崩開,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緊急手術開胸返工,所以血壓的觀察非常重要。

其次,擔心心律失常或者突然心臟停搏。

——

李澤會的工作很忙,手術排期很多,他看完手術馬上又要購買最近的機票回美國。

此時的李澤會非常感激父母從小讓他學習漢語,讓他現在用漢語交流毫無障礙,而且他通過了漢語六級,目前是國際群裡唯一一個通過六級考試的,羅伯特和高橋還在準備中,短期內估計很難通過六級考試。

這是李澤會第二次來三博醫院,以後他還會經常來三博醫院,不知道怎麼回事,李澤會對三博醫院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就像回到自己的學校,或許這是因為每次李澤會能夠在三博醫院學到知識的原因。

任何能夠學到知識的地方,人們都會覺得這像學校,自然有親近感。

李澤會回到綜合外科的學習室,學習室是平時供研究生和規培生看書學習的地方,有電腦可以上網查資料。

坐在學習室,李澤會整理好資料,坐下來慢慢地消化吸收今天的手術。

整台手術的難度不言而喻,如果讓李澤會來做,沒有二十個小時,他根本拿不下來,而且,他不一定敢做。

挑戰難題需要的勇氣,醫生往往比其他行業需要的更多,因為醫生的機會隻有一次,要麼成功,要沒失敗,失敗的結果就失去患者的生命,代價非常大。

所以,醫生在冒險之前,通暢反複思考,輾轉難眠,王院士和陳教授這次就是這樣,不冒險孩子就沒希望,如果冒險,可能孩子下不了手術台。

如果沒有楊平這個最好的選擇,王院士一定會親自上手術台,他不在乎自己的聲譽,聲譽與孩子的生命比較起來,微不足道。

李澤會看了看時間,距離飛機起飛的時間還早,他有足夠的時間趕往難度機場,所以他決定在這裡多呆一會。

楊平還在手術台上,李澤會這次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有幾個值班醫生帶的學生,來學習室望了幾眼,然後又離開,他們其實隻是好奇,過來看看克利夫蘭的心臟外科大牛長得怎麼樣。

李澤會將資料學習一會,然後去三博酒店,他想訂下一個長期的房間,以後來帶出三博醫院比較方便,而且後續等他抽空過來進修也不用找地方。

可是三博醫院不允許訂這麼長時間,而且訂房間還需要三博醫院的證明或推薦人,比如,如果是住院的病人家屬,需要住院證明,這杜絕外麵的人來住酒店,導致房間緊張。

沒有弄到長租房,李澤會還要趕飛機,他不能花太多時間在這,他準備下次來時,在醫院附近的酒店弄一個長租房。

奧古斯特和羅伯特還在手術室,也沒有人陪他,他自己一個人在醫院附近轉了一圈,熟悉環境,然後收拾東西,退掉酒店房間,去南都機場趕飛機。

(本章完)

.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