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章 從閻王手裡劫人(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7588 字 9個月前

楊平通過這個故事,將“體外切除”的難度與風險告訴大家,尤其是複雜的體外切除,如果沒有高超的外科手術技能,千萬不能貿然使用,因為它絕對不是腫瘤切除加多器官移植這麼簡單。

就算是腫瘤切除與多器官移植疊加,已經沒幾個醫生可以順利拿下,而且難度不是簡單地疊加,所以能夠將手術做下來的醫生非常罕見,更不用說做好。

“那個印度醫生後來怎麼樣了?”

張林很想知道這個過度裝逼的家夥最後是下場,因為一向擅長裝逼的他,聽到這個故事不得不覺得裝逼有風險,裝前需謹慎。

“我也不知道,因為說故事的美國醫生用一句臟話結束故事,我也沒有問。”

這個故事是楊平當時在梅奧飛到時聽美國醫生說的,要不是恨得咬牙切齒,美國人絕對不會在那種場合用臟話來收尾。

可以想象,那不是一台機器,是活生生的人,肚子裡的臟器拿出來後,沒有辦法再回植,而主刀醫生麵對擺在無菌台上的一堆臟器居然束手無策,這是多麼絕望的場景。

“三哥真是神勇,我輩學習楷模!“不知道哪個醫生冒出一句。

“我不知道那個印度醫生後來怎麼樣,但是我知道,他的美國導師以後拒絕帶教印度醫生,因為心裡陰影太重,外科醫生要膽大,但膽大的前提是藝高,我們一定要做到藝高,才有資本膽大。”

楊平借著這個故事告訴科室的醫生們敬畏生命,敬畏醫術。

“我們來繼續說說這個病例吧,每一個細節我們都要處理好,下腔靜脈很長一段已經被腫瘤侵襲,這是非常致命的,將腫瘤切除後,我們需要依賴人工血管移植來彌補可能的缺損;胰腺要大部分切除,術後必須對血糖進行調控;膽囊要切掉;肝臟要切掉一部分;胃要切掉一部分;小腸也要切掉一部分;左側腎臟已經被腫瘤嚴重侵襲,必須切除——隻有這樣,才能將腫瘤儘量切除乾淨。”

“我們要術前對腫瘤侵襲的範圍進行精準把握,然後術中還要使用一些手段進行腫瘤組織的標識,這樣才能保證腫瘤最大限度切除。”

“我們既要做到徹底切除,又要保護人體一些自然的屏障,這些自然屏障非常重要,它可以將未來可能複發的腫瘤限製在特定空間內,延緩或降低複發的可能,當然,術中還要做到無瘤技術。”

“所以,即使切除,也不是無腦地切切切,切除是手段,不是目的。”

宋子墨凝視著屏幕上的影像圖片說:“我們還要考慮到,按照我們的計劃將腫瘤及部分組織器官切除後,留下的血管如果不足為移植提供血管吻合?還要考慮血管移植。”

“對,如果正常的可供吻合的血管被破壞,我們被迫改變吻合血管的方式,那麼我們麵臨新的問題,要考慮血管的管徑、流量和壓力,因為肝臟不同於普通的臟器,人體大量的血液要經過肝臟,一發而牽動全身,這就是重建手術的難點,也是重建手術的魅力所在。”

“教授,你應該——已經有方案了吧?”

許徐誌良問道,因為教授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

“教授給我們講講具體的手術方案吧,我們這樣隻能東一榔頭西一斧頭。”宋子墨接過話。

方主任雙眼直勾勾地盯著楊平,故事也講了,是時候亮真家夥了吧?

“手術計劃我們製定好,繪圖的草稿在我的抽屜裡鎖著,我暫時不講,這是留給你們的作業,你們各自抽空拿出自己的手術方案,必須具體到每一個細節,每一個人要交一份,互相不能抄襲借鑒,李醫生,伱也要拿出一份方案,不要怕,手術方案能夠做到什麼程度都可以。”

李醫生點點頭:“我一定認真畫出來。”

“我呢?“方主任著急地問到。

張林的手搭在他肩膀上:“教授說所有人,你說你要不要交?”

方主任立刻笑顏逐開,那說明我是自己人,好事。

“好的好的,我也一定好好畫。”

——

李民醫生很是勤奮努力,他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他知道自己的基礎差,所以比彆人更加努力。

做一個好醫生,不是醫德好就行,還要有過硬的醫術,否則也會好心辦壞事。

他下載學習解剖的軟件,利用上麵的三維解剖動畫,將全身的解剖背誦得滾瓜爛熟,他每天晚上會將白天學習的知識在腦海裡回憶一遍。

身處的環境對人的影響也非常大,外科研究所全是學霸級的醫生,李民醫生所以深受感染,立誌奮發圖強。

係統解剖、局部解剖、應用解剖,李民已經全部背熟,而且楊平會不定期地抽查他學習的情況,在生活上楊平給予他足夠的關心,在學習上楊平非常嚴格,要求他必須將解剖知識完全掌握,將手機軟件顯示的3d動畫人體要深深刻在腦海裡,遇到哪個部位,要能夠清清楚楚地回憶這個部位的解剖結構。

楊平還手把手地教他畫圖,當然教他畫的是醫學解剖簡圖,這樣李民可以快速學會掌握,使用繪圖來進行專業的醫學表達。

總之,楊平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教育方案,儘量以臨床實用為主,一些原理性的東西也是作為應用基礎來講授。

作為大專生,知識儲備肯定比博士碩士不是差一點點,但是這沒有關係,楊平有足夠的耐心,因為教會他,以後他可以帶教很多邊緣山區的醫生,讓他們在邊遠地區發光發熱,提高這些地區的醫療水平。

將解剖理論知識熟悉後,楊平下一步要帶他解剖一具完整的屍體標本,通過解剖屍體獲得解剖實踐知識,這樣與之前的理論知識結合,對解剖的掌握又會提高一個層次。

很少有醫生能夠解剖一具完整的屍體,終其一生也沒有機會解剖一具完整的屍體。

解剖完屍體之後,楊平會帶他去創傷急救中心做手術,如果能夠將全身各部位的創傷手術做幾遍,那麼,對真正的活體解剖,他就有了一個基本的框架。

這個時候再跟著楊平學手術,相對會輕鬆很多,解剖是手術的基石,沒有熟練的解剖,任何高超的外科技術都是空中樓閣。

在學習解剖的同時,楊平又手把手培訓李民的外科基本技能,切開、分離、縫合、打結、止血等等。

反正外科研究所資源多,各種培養器具一應俱全,而且實驗豬也是管夠,還有20頭實驗豬留著給大家動手呢,李民這人確實能夠吃苦耐勞,心中有想法,所以非常賣力,一點一點跟著楊平學。

楊平還培訓他的顯微鏡和內鏡基本操作,以後可以捐助幾台設備給李民的醫院,雖然在鄉鎮醫院,但是隻要有基本設備,做做普外科和泌尿外科的微創手術,比如膽囊切除、泌尿係結石取出等手術還是不錯。

——

袁玉林和聶順娥夫妻已經來到三博醫院,他們辦理好住院手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