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博士領命立刻跑出去,來到楊平的手術室:“楊教授,溫主任說請你過去幫忙,冠狀動脈已經顯露,血管很細,他們覺得有困難。”
這邊的頸椎顯露也差不多了,楊平吩咐宋雲:“將自動拉鉤放好,紗布墊好,再徹底止血,然後等我一會,我過去看看就回。”
楊平因為想著先做完小孩的冠脈吻合再上這邊的台,所以還沒有刷手。
“楊教授?”張主任不知溫主任說的楊教授是誰。
溫主任說:“我們骨科的一個特聘教授,顯微鏡下吻合血管的功夫非常了得,我術前跟他商量好的,如果發現血管實在太細,就請他幫忙搭把手,我們年齡大,這些細活讓年輕人試試手腳。”
“也行,你們還特聘教授?哪個醫院的?”張主任很是奇怪,他正好想歇一歇,緩一口氣。
“三博醫院的楊平,發表13篇S的那個年輕人。”溫主任抓住重點介紹。
一聽說13篇論文,張主任立刻明白:“你說的那個年輕人,他現在在手術室?”
溫主任還沒有回答,楊平已經舉著洗好的雙手進來,帶路的博士幫助他穿上手術衣,戴上顯微鏡。
“血管挺細的,不足1毫米,有點困難呀,我們剛剛整了很久,現在才掛一針。”溫主任介紹手術的進度。
“乳內動脈取好沒?”
“取好了!”
楊平一邊整理雙手的無菌手套,一邊走向手術台,溫主任移到一旁讓出位置,楊平往胸腔裡看了看,然後轉頭讓博士幫忙調整頭戴式顯微鏡。
這血管確實很細,有點為難兩位主任,好事做到底,乾脆幫他們把手術做了吧。
“搭幾根?針線拿過來,旁邊放個彎盤,裡麵放把眼科剪。”楊平邊說,邊接過護士的持針器開始動手。
“兩根!”溫主任說。
溫主任以為楊平要研究一番才下手,沒想到年輕人這麼著急躁,現在就下手。
這種手術常規是有錄像的,隻是這裡沒有觀摩的屏幕,所以溫主任和張主任隻能往胸腔裡麵看,楊平自己縫針,自己剪線,就像縫皮一樣輕鬆,一點也沒有那種小心翼翼的感覺,很快,大約幾分鐘,幾十針就縫合完畢,兩條橋搭好。
“可以了!”
邊說,血管夾已經鬆開,橋接的兩條動脈已經開始搏動起來,楊平程序性地用一塊紗布輕柔地壓一壓血管及周圍,然後鬆開,通血良好,沒有任何漏血的表現。
“我那邊還有手術,兩位主任,我先過去。”
楊平也不多說,立刻開始脫手術衣和手套,準重新刷手上自己那邊的手術。
輕輕的我走了,隻帶走一片懵逼的目光!
大家就看著楊教授急匆匆地上台,幾分鐘後,又急匆匆地離去。
兩位主任木然地站在原地,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他們同時探頭往裡麵看上幾眼,然後又同時扭頭讓台下的醫生把顯微鏡調回來,再往裡麵仔細一看,血管已經吻合好,整整齊齊,漂漂亮亮,冠狀動脈的搏動良好。
特麼這跟玩似的,這橋就搭好了?搭橋這麼容易的嗎?真的還是假的?
兩位主任對視一下,幾乎同時再次仔細往裡麵看,拿起血管鉗輕柔地挑起血管檢查,吻合口的縫線真的整整齊齊,沒見過比這更漂亮的縫合。
溫主任想問幾句話,但是楊平已經閃人,手術間早就不見他的人影。
剛剛還準備大乾一場,現在這麼直接結束手術?張主任不確定地問道:“收工?我們關胸?”
兩位主任穿得整整齊齊,不可能就這麼站一會然後什麼都不乾吧,好歹也是破紀錄的手術,是不是世界上年齡最少的冠脈搭橋現在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國最小,亞洲最小也沒什麼太大的疑問。
旁邊的幾個醫生也是看得目瞪口呆,沒見過這麼快的搭橋,還是一個月大的嬰兒,難度最高的冠脈搭橋,即使阜外徐永忠教授最快的紀錄是一根橋時2分30秒,這是最高記錄,而且是成人。
現在這一個月大的嬰兒,兩根橋的用時也就差不多兩三分鐘吧,還是自己一個人完成,完全不需要助手協助,這水平真的沒邏輯呀。
“關胸!”溫主任一聲令下,手術繼續開始。
昨天楊教授說幾分鐘的事情,溫主任沒在意,當作少年輕狂的口嗨而已,沒想到是真的,這速度,大家都沒反應過來。
溫主任縫合,張主任剪線,大老遠從魔都飛到帝都,今天的工作就是打結剪線。
“要不你來縫,我剪線?”
溫主任實在不好意思,將張主任從魔都請來,結果隻剩下剪線的活,怎麼也要給他做點技術含量高的活吧,縫皮比剪線的技術含量高。
張主任無奈地說:“你繼續縫吧——”
縫皮和剪線有區彆嗎?還不是一回事,這兩萬塊的飛刀費現在張主任都不好意思拿,乾脆等下不要錢,當作義務勞動,真是尷尬。
兩位主任一聲不吭,埋頭認認真真地關胸,整個手術室也是鴉雀無聲,隻有麻醉機的呼哧聲作響。
“麻醉醫生,情況怎麼樣?”
溫主任縫合最後一針,張主任剪完最後一根線。
麻醉醫生正在犯難:“複蘇可能要等很久呢。”
藥物的劑量有點大,這手術本來就是當幾個小時來準備的,你現在這麼快結束,也沒有提前知會一聲,一台幾個小時的手術,誰敢隻給半個小時的劑量,這是不停搏的冠脈搭橋,萬一術中劑量不夠,患者躁動,影響手術操作,那可是大事。
”等就等唄!”溫主任無奈地說。
哪還有什麼辦法,今天草率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