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章 順帶把腫瘤也切了(2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7354 字 9個月前

胰腺這麼多血管,腫瘤也有差不多二十多根血管生長在這一塊,根本分不清楚哪裡是胰腺的血管,哪裡是腫瘤的血管,必須搞清楚它們的來龍去脈才行。

廖醫生越看越佩服,自己平時那麼自負,在這位楊教授麵前,自己那點三腳貓功夫什麼都不是,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龍主任反正現在看得津津有味,這血管一根一根分離出來,該保留的保留,該處理的處理,居然沒有一次失誤。

最恐怖的是做了這麼久,居然跟切個膽囊似的,幾乎不怎麼出血,這水平全國也是獨一份。

胰腺處理完畢,接著處理臨近的胃、十二指腸。

大家已經完全忘記了時間,這個手術估計要做到晚上,十幾個小時是正常的時間,龍主任大概忘記手術時間會這麼長,居然還讓呂醫生去訂餐。

大紗塊不斷地鋪在術區的四周,腫瘤上係著很多牽引線,每根牽引線尾端夾著一把血管鉗,它們整整齊齊地擺在腹腔術口四周。

呂醫生沒上台,也在台下打遊擊,他也突然想到這一點,龍主任請客,可是這手術按照常規時間要十幾個小時吧,這客不太好請。

但是龍主任在台上正忙著,也不太好問,所以等等看吧,或者等龍主任有空的時候再問一嘴。

梁教授一個人在手術間也不好玩,楊平在這邊忙,他溜達到骨科那邊去坐鎮。

麻醉醫生也是見多識廣的人,他也時不時在手術台邊上轉悠,雖然他看不到手術的具體此操作,但是他關注現在使用的有尾大紗布,如果紗布上全是血,數量很多,那說明出血很多。

但是現在他轉了幾圈,除了前麵已經有的紗布,收集紗布的盆子裡隻新增幾塊,而且還是那種上麵淡淡地沾染了一些血跡。

再看看患者的血壓,自從楊教授接手之後,血壓一直穩住,因為補液的原因,血壓現在的處於回升的趨勢。

這是個絕頂高手,麻醉醫生這麼判斷。

麻醉醫生年齡比較大,大約有五十多歲,手術室的經驗非常豐富,即使不懂得手術操作的細節,他一看就知道究竟主刀醫生的水平如何,這是所有資深麻醉醫生的基本功。

手術正在關鍵時刻,尖刀遊走在最危險的區域,龍主任作為最近的目擊者,他現在整個人感覺不是在做一台手術,而是參與某種極限運動,或者可以將這種做手術的方式命名為極限手術。

因為這種手術無時無刻傳遞著一種不一樣的氣息——極限、高危與不能失誤,龍主任傾儘所學參與到手術中,成為一個合格的體驗者。

隨著血管的分離與結紮,手術有條不紊地推進,如果按照這種狀態保持下去,即使輸血科無法支援更多的血,龍主任相信這台手術可以安全地做完,他心裡瞬間十分踏實。

腫瘤不僅侵襲十二指腸,還侵襲到胃,胃左動脈、胃右動脈、胃網膜左動脈、胃網膜右動脈、胃短動脈、胃後動脈,一大堆供血動脈,胃左、右靜脈,胃網膜左、右靜脈和胃短靜脈,前二者直接彙入門靜脈,後三者分彆經腸係膜上靜脈和脾靜脈間接彙入門靜脈。

真是錯綜複雜的血管網絡係統,尖刀勢如破竹,無可抵擋,但是它始終在各種間隙遊走,即使沒有間隙,他也會自己開辟出間隙。

廖醫生是二助,他已經完全入迷,他對這把尖刀的理解,已經不是一把手術刀,而是某種擁有超能力的武器。

他是如何快速判斷血管的位置,又是如何快速分辨哪是正常的血管,哪是腫瘤的血管,因為每一次的切斷結紮血管,他都毫不猶豫,說明他的判斷極為自信與精準,這是怎麼做到的。

廖醫生不得不思考這個簡單的問題。

在這些複雜的解剖間隙裡,楊平也不知道處理了多少血管,反正一直在血管、腫瘤、臟器之間遊走,看似根本不可能處理的胰腺後側的血管和肝門位置的血管,楊平都在極為勉強的操作空間裡完成。

甚至好幾條血管,龍主任親眼所見,他是直接從臟器的後側用彎鉗挑出來的,也就是根本不是直視下處理。

因為那幾根血管根本沒法直視下處理,被肝臟和胰腺擋住的,除非切斷肝臟和胰腺,否則根本不可能切斷血管。

手術是很爽,隻是跟手術的人太辛苦,不管是龍主任還是廖醫生,覺得非常辛苦,因為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整個大腦的神經都是繃得緊緊的。

“可以了!”

楊平處理完最後一根血管。

隻要血管處理好,後麵的手術就好辦,龍主任心裡放心了一大半。

此時的楊平,拿著夾住腫瘤牽引線的幾把血管鉗,居然直接從腹腔將腫瘤提拉出來,這是一塊完整的腫瘤。

剛剛不是處理血管嗎?怎麼腫瘤也切掉了?

龍主任剛剛一直看到楊平在分離血管,根本沒看到他還在分離腫瘤,還以為隻是處理血管呢。

但是楊平卻是齊頭並進,明線是分離血管,暗線是分離腫瘤,在分離血管的同時對腫瘤也做了分離,剛剛大家都沒在意,以為他隻是處理血管,腫瘤很大一部分藏在臟器的後麵,剛剛楊平處理血管的時候是翻攪過,但是不至於把腫瘤全部分離出來。

“龍主任,你看看,我順便幫你把腫瘤拿出來了。”

龍主任立刻往裡去察看,雙手在裡麵摸了足足十分鐘,腫瘤全部已經切去。

這手術結束了?要關腹了嗎?

順帶幫我把腫瘤切掉?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