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章 一旦超綱容易爆CPU(2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8341 字 9個月前

蘇南晨手裡有個課題---3d打印軟骨治療骨性關節炎,現在進展非常順利,一旦結題,傑青以後,院士又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到時候自己和兒子女婿都是院士,一門三院士。

蘇院長心裡十分舒暢,這丫頭真是有眼光,當時小楊也不是很突出,自己一向心高氣傲的寶貝女兒怎麼就一眼相中,以前那麼多優秀的追求者硬是沒看上一個。

當年女兒讀護理本科,老蘇是不滿意的,女兒成績那麼好,為什麼學護理,要按自己意思的安排,應該讀華西的口腔,然後再一路碩博,可惜女兒不願意,隻願意做個普普通通的護士。

但是那時夫妻十分寵愛這個女兒,不僅是老蘇夫妻,就是爺爺奶奶也是十分寵愛,那些伯伯叔叔也是一樣。

老蘇隻能遂她的願,本科畢業後,這家夥居然沒有半點心思去讀研什麼的,平時打打網球,遊遊泳、健健身,網球打到專業水平,在大學生運動會還得過獎牌。

老蘇說,大小姐,玩歸玩,你總得考個碩士吧,最好讀個博士,就像你媽以後做到護理部主任也不錯。

蘇宜旋說,人生各有活法,她就不願意去讀研,隻讀個本科,做個普普通通的護士就夠了,她喜歡這樣平平淡淡的生活。

好吧,老蘇夫妻還算開明。

這個女兒思維有點不按常理來,所以老蘇也是沒辦法,現在女兒找到自己的歸宿,楊平這小夥子是個極品天才,而且人品又好,老蘇總算放心。

這個女兒呀,老蘇操心最多。

現在小蘇有身孕在身,蘇太太在女兒家裡照顧小蘇,蘇教授也是周末就往女兒家裡趕,幫忙買買菜什麼的。

本來蘇教授一家在雙沙島有一套彆墅,更方便照顧女兒,但是距離醫院相對遠點,而且周邊的醫院實力也不行,萬一女兒臨產,不是很方便,所以蘇教授和蘇太太決定等女兒生完之後,再接到彆墅去坐月子,讓女婿安心工作。

蘇太太距離五十五歲的退休其實也差不了幾個月,這幾個月算是請事假,到時時間一到,立刻辦理退休。

本來老蘇還雄心萬丈,現在後輩這麼強,搞得他都想退休,無奈還有很多年,隻好慢慢等,不過也好,這幾年把附一醫院再推上一個台階。

每每想起這些事,蘇教授總是心裡十分開心,蘇家到他們這一代也算不錯,大哥高調京城,老三的公司現在是發展得很不錯,老四在部隊也是乾出了成績。

他一代人現在沒有辱沒祖上的榮光,看現在這樣子,蘇南晨肯定會超過自己,尤其有女婿的幫助,以後肯定前途無量。

蘇家年輕這一代隻有蘇宜旋這個女孩,其它幾個兄弟生的都是男孩,而且個個都是學霸,名校畢業,全部都是博士畢業。

大哥的孩子是清華畢業,老三的孩子是北大,老四的孩子是國防科大畢業。

蘇家這書香之家算是延續得很好,老太爺說了,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每個孫輩必須生三個,把家族的人脈繼續擴大。

---

在係統空間實驗室,腫瘤凋亡的研究又取得一點小小的進展。

為了快速將係統空間的實驗結果轉化到現實的實驗室,楊平將大量的數據依靠大腦記憶準確無誤地帶出來,長期反複這種靠記憶攜帶數據,楊平練就了超強的記憶能力。

看來記憶力也是跟肌肉差不多,符合用進廢退的規律。

楊平將帶出來的數據立刻記錄在a4紙上,這次帶出來的有點多,密密麻麻,寫了一百多張,寫完之後,他立刻去樓上的腫瘤實驗室,唐順帶著團隊正在忙碌,唐順真的是個精力充肺的家夥,現在同時開展兩個大課題,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完全沒有匆忙淩亂的感覺。

時間管理大師!名不虛傳。

“教授!”唐順立刻跑過來。

“實驗室成功了,你的猜想是正確的,的確這個二聚體小分子有啟動思思腫瘤細胞凋亡程序的作用,我們用人工的方法按你的設計製造這個二聚體小分子,在體外實驗環境,它居然可以一邊屏蔽腫瘤細胞的抗凋亡能力,另一邊啟動腫瘤細胞的凋亡程序,很多腫瘤細胞現在已經死亡。”唐順十分興奮。

“如果這個分子真的能夠啟動腫瘤細胞的凋亡,那麼我們要開始進入動物的體內實驗,將實驗環境從體外遷移到哺乳動物體內,你去想一想,看怎麼樣才能將二聚體分子安全地送進動物的血管,然後通過血液循環低損耗地送到腫瘤細胞的位置,我這裡有一些粗略的設想,你看看能否用上。”

楊平將一袋子的a4紙扔給唐順,他不想浪費時間,一切科研成果隻想最快速度轉化,這樣才能快速起到實際作用,尤其這個成果還要用於思思的身上。

平時都是幾張幾張,最多也是十幾張,這次一次性給一百多張,唐順提著沉甸甸的袋子。

楊平交代完一些注意事項,然後就離開實驗室,唐順從裡麵抽出幾張,這裡麵的a4紙把以後實驗的演化路線寫得清清楚楚,如果遇到什麼障礙,路線怎麼開枝散葉,幾種可能都寫出來。

這樣,一到多,多到多,本來指數級彆增加的演化路線被科學的推理篩選,壓縮在一百多張a4紙上,這是何等的優選能力。

唐順有個想法,認為教授掌握了某種超強的科研路線優選方法,隻是現在沒出拿出來。

以前自己的導師也用路線演進寫過這種實驗計劃書,唐順因為交流還去過美國的麻省理工乾細胞實驗室,麥德蘭主任也擅長這樣寫實驗計劃,普通人的實驗計劃書幾乎都是單線的,不會考慮太多實驗中遇到的可能困難,然後遇到困難實驗室如何改變路線。

大師級的科學家考慮問題會更加全麵深入,他會把可能的困境儘可能考慮到,遇上困難路線會做出可能的演變,這樣走到實驗最後,路線越來越多。

寫到最後,往往因為路線指數級彆的增加而無法再寫下去,所以即使如福永、麥德藍也隻能一次寫出幾步而已,後麵必須依據實驗結果再重新推演,如果能夠寫出十幾步,後麵的路線基本沒有實際意義。

現在楊教授這這麼多步驟全全寫出來,後麵的指數級彆的路線明顯被他進行過某種挑選,他究竟是怎麼挑選的,這裡麵肯定涉及龐大深奧的數知識,唐順越想越複雜。

哎,還是在自己的智商範圍思考吧,一旦超綱容易爆cpu。

唐順自認為自己智商是超一流的,可是麵對每次實驗路線的優選,他根本想不出來,究竟楊教授用的什麼方法,即使巨型計算機的優選模型也做不到這麼這一點。

不行,不能再想,唐順摸摸自己已經有點發熱的腦袋。

笑話,去揣測楊教授的思維,智商沒達到他的水平,結局隻有一個---去精神病醫院療養。

跟電腦差不多,cpu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運算,結局隻有一個---燒壞!

十幾個女朋友等著自己,這事犯得著拿自己的cpu去燒?

首發最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