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楊平來到皮膚擴增實驗室,皮膚擴增的實驗雖然取得巨大的成功,皮膚為什麼能夠擴增,而其它的器官卻無法進行這樣的擴增,目前這還是一個黑箱。
要揭開黑箱,必須用科學實驗。
皮膚是人體最神奇的器官,它藏著很多秘密,研究皮膚的過程中或許可以獲得很多秘密。
對實驗室主任唐順,楊平很是滿意,他將實驗室管理得井井有條,能夠將自己的實驗計劃很好地執行下去,有時候還能提出一些很有價值的建議。
如果能夠將李穎彤也留下來,實驗室的實力更加會大大增強。
---
關於楊平參評院士的事情,饒校長是非常用心的,院士的數量代表高校的科研實力,同時也意味著可以獲取更多的科研資源,楊平,一定要評上院士,至少要在自己任期內評上。
現在論科研成果,楊平完全符合要求,最大的不足是資曆,資曆這東西很玄乎,有時候看起來是最硬件的東西,但有時候又是最不硬件的東西,總之它有一定的彈性。
通過饒校長一番斡旋之後,整個南都醫大已經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再也沒有出現不和諧的聲音。
原本持反對意見的丁校長在得到關汝言傑青名額的許諾後,立刻站到支持陣營,這樣,反對陣營自然瓦解。
成年人從來隻談利益,丁校長也是攫取利益的高手,時機把握得很恰當,懂得借勢而為,讓本來沒什麼希望的女婿又重新牢牢抓住傑青的名額。
名額這種東西,當大家硬件條件都符合時,究竟名額給誰,還不是大家商量著來。
當初饒校長找夏院長商量此事的也沒想到事情這麼順利,夏院長說要找年輕人聊聊。
放棄新一屆的傑青競爭,這涉及到年輕人的利益,夏院長不能私自做主,他必須與年輕人商量,取得理解和諒解。
本來夏院長是懷著愧疚的心情去找年輕人談話,可是年輕人根本不在乎這個什麼傑青,完全同意放棄這一屆傑青競爭,多好的青年,多麼識大局的青年。
其實對於宋子墨和徐誌良來說,傑青隻是早晚的事情,他們誌在科研,而不在乎這些什麼名號。
其實夏院長知道,楊平參加院士評選,一個丁副校長怎麼可能成為阻礙,但是饒校長這麼用心,夏院長也隻好配合行事。
饒校長感歎,長江後浪推前浪,看來南都醫大的未來一片燦爛。
南都醫大這一代的年輕人是人才濟濟,楊平這種罕見的天才不說,學校本部的關汝言、林嵐等等,附院的蘇南晨,宋子墨,徐誌良,唐順等等,板著手指根本數不過來。
饒校長有一個想法,搞一個年輕人的研討會,將他們聚集起來,相互交流交流,這有利於以後得合作。
楊平、宋子墨、徐誌良、關汝言算是有過矛盾的人,楊平“搶走”關汝言的傑青,現在宋子墨和徐誌良給關汝言的傑青“讓路”,有時候爭爭搶搶不是什麼怪事,但是大家能夠成為朋友,互相體諒,為創造南都醫大良好的工作氛圍,非常有必要舉行一個這樣的沙龍,讓年輕人多接觸,多溝通。
“這樣吧,就讓大家都拿出自己最近的課題出來交流,讓他們互相知道各自最近都在乾什麼,怎麼樣?”
饒校長提議。
幾位副校長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丁副校長非常高興,自己的女婿與這幾個年輕人經常接觸,以後要是能夠成為朋友,肯定不是壞事。
其實丁校長非常不願與與蘇青雲結梁子,現在饒校長提出這麼一個沙龍,他明白其中的含義,這是提供一個讓年輕人化解矛盾的機會。
再說這次楊平的院士參評,隻要女婿能夠獲得傑青名額,丁校長覺得自己應該比彆人更加賣力支持,這樣正好化解與蘇青雲的之前結下的矛盾。
“我來組織這次活動吧,地點就在我們南都醫大,參加人員就按校長所說,主要為整個南都係統的青年人才,他們是該交流交流,相互討論爭辯,可以養成良好的學術氛圍。”丁校長現在很積極。
“年輕人可不比我們,一團和氣,他們爭論起來激烈得很,要不要派幾個資深教授壓壓陣?”一位副校長擔心全是年輕人會不會商和氣。
饒校長擺擺手:“就是要爭論,不爭論叫學術會嗎?真理是越辯越明,我們這些老家夥是已經磨去銳氣,也磨去了質疑的心,其實已經不適合搞科研了,希望他們能夠一直包括一塊年輕,好奇,質疑的心。”
眾人覺得饒校長也說得對,想當年自己年輕時,那是多麼充滿激情,對什麼都敢質疑,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現在——早就沒了這些。
---
楊平知道南都醫大為自己申報院士,曼因斯坦為自己推薦諾貝爾獎,他其實心裡沒有多少波瀾。
他對這些東西已經沒有多少興趣,現在引起他最大興趣是係統的積分。
如果這些東西不能帶來積分,他可能真的沒興趣去弄這些。
對楊平來說,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現在他已經破格晉升為主任醫師、教授,而宋子墨也跟著一起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張林小五也混了個主治。
配套一起的碩導、博導也是全部已經落實,連博士後的帶教資格也已經落地,李穎彤將是楊平帶的第一個博士後。
很快,到招考碩士博士的時候,楊平將有自己的第一個碩士和博士。
在得知楊平成為博導時,已經好幾個同學開始拉關係,希望可以讀他的博士。
在南都附一的研究生同學歐立春第一個知道楊平成為博導的消息,他立刻聯係楊平,希望可以讀他的博士。
外科研究所的李國棟和趙文博醫生也很想考楊平的博士,兩人已經在備考。
不管是誰,隻要他們通過公平競爭取得最後的勝利,楊平都歡迎他們讀自己博士,但是要舞弊放水開後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楊平最痛恨這些東西。
當年楊平自己碩士畢業,成績名列前茅,本來可以留在學校的附院,但是最終被人掉包擠掉名額,他不得不遠走他鄉,來到南都省城參加各個醫院的合同工考試,最終在市人民醫院獲得一份工作。
雖然當時謝院長和吳四文不是東西,這種招考隻是為了補充當時醫生大量離職空缺的勞動力。但楊平對市人民醫院還是有感情,因為畢竟是自己考試得來的第一份工作。
“教授,什麼時候有空給我們講講你的優選法?”唐順發來一條微信。
楊平回了一條:“過於深奧,不便展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